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毛泽东.50年代中期,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摆在毛泽东面前.对于缺乏大规模经济建设经验的共产党人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其时,一五计划时期许多方面照搬苏联经验的弊端逐步暴露;苏共二十大也揭露了苏联经济工作中的严重错误.以苏联为鉴戒,总结自己的经验,寻技一条有别于苏联的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是当时客观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正是在  相似文献   

2.
去年底,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围绕着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一,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奠基者。 第二,毛泽东最先发现并指出了苏联模式  相似文献   

3.
根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突破苏联模式、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问题。在《论十大关系》写作过程中,毛泽东对我国国情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系统辩证法的独特方式抓住和论述了影响全局的十大关系。《论十大关系》从社会主义建设辩证法的高度提出了重点论与两点论和谐结合的对立统一论,为突破苏联僵化模式、建立中国新型体制奠定了方法论基础。《论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方针,力图开创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相似文献   

4.
刘琳 《求实》2002,(Z1)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于中国的实际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形成了一系列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指导意义的理论架构。一 毛泽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新中国成立初期 ,毛泽东主要是学习、借鉴苏联的经验 ,研究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从《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开始 ,毛泽东就将主要注意力放在研究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规律上 ,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发展问题的思想。第一 ,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毛泽东…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突破苏联模式,结合中国的国情,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规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形成的国际原因  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弊端的暴露以及当时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封锁禁运,这是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路遥 《湘潮》2005,(3):45-45
新中国成立之前,曾多次明确表示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既不曾访问过苏联也没有访问过东欧及东南欧各国。就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也只访问过苏联一个国家,东欧及东南欧各国依旧不曾访问过。作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首脑人物,毛泽东真的疏于出访?其实不然。建国前精力十分充沛的毛泽东是非常愿意出访外国的。他尤其重视通过出访人民民主国家去借鉴他们革命和建设的宝贵经验,以利于推动新中国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早在1947年初,毛泽东就一再要求访问苏联和东欧、东南欧一系列国家,但是都被斯大林一…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毛泽东同志以苏联经验为鉴戒 ,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提出了许多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和观点。这些思想和观点直接成为今天邓小平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准备和基础。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论述了毛泽东同志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做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浅谈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周启江毛泽东对照抄苏联的方法很不满意。他以苏联经验为鉴戒,从中国实际出发,便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他最主要的经济理论成果,集中表现在1956年著述的(论十大关系)、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相似文献   

9.
试论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新思路邓敬雷当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世界上只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以血腥的原始积累为起点的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二是通过农副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实现高积累的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模式。毛泽东认...  相似文献   

10.
一、毛泽东探索的曲折历程 毛泽东在1956至1966年的10年探索,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错误逐渐占了上风的过程。 1956年至1957年夏是探索的开始时期。探索是从突破苏联模式开始的。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党和毛泽东及时提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调查研究,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弊端和我国经济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在八大前后分别作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讲话,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思想。这一时期,他对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是初步的,实际上也没有真正突破苏联模式。但是,他的立足点是建立在走自已路的基础上,方向是正确的,他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的许多思想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毛泽东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中国经济建设实际情况,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独特见解,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经济思想。一、根据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革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胡绳毛泽东同志从来十分重视俄国的十月革命和苏联的存在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十分重视十月革命的经验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下面一段话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所写的几乎人人都知道的话:“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  相似文献   

13.
(43)“大跃进”运动 1957年11月,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参加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会上,苏联提出15年赶上和超过美国。随后,毛泽东提出中国钢产量15年赶上或超过英国。毛泽东回国后,以迅速改变中国现状的急切心情思考如何提高建设速度问题。1958年5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八大  相似文献   

14.
翟全祯 《发展论坛》2003,(12):14-15
1956年春,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任务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社会主义建设究竟应怎样搞?建国后头几年,我国基本上照搬苏联的模式。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中共中央首先是毛泽东,在对此表示不同意见的同时,也已开始以苏联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应该说,这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认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五十年代中后期(主要指1956~1957年),毛泽东在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做了大量工作。其成果集中体现在这期间他先后发表的《论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崭新课题。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6.
一、得失所在毛泽东在十年探索过程中既形成了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 ,也形成了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思想。毛泽东十年探索许多时候是得失并存、相互交织、交替发展 ,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一 )从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看得失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一个前提就是以苏联为鉴戒 ,总结自己的经验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鉴于我国由于照抄照搬苏联经验暴露出来的弊病 ,毛泽东早在1955年底就提出了“以苏为鉴”的问题。之后 ,毛泽东反复强调要以苏为鉴 ,要总结自己的经验 ,包括成…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最早认识到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认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他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先河。他在八大前后探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成果突出,成就显著。然而,毛泽东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理解并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看法,致使其对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出现严重曲折。这些对当前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明显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一由邓力群记录、编辑和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以国史研究学习资料清样本形式出版的《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以下简称"批注和谈话"),是毛泽东经济理论的代表作。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吸取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系统地分析和论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经济学的对  相似文献   

2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