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刘娟 《人事天地》2010,(12):7-7
目前,研究战略实施与绩效评价的关系,国际上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依据企业的战略,研究企业未来的成功关键,依据成功关键建立企业的KPI(关键业绩指标)体系;其二是美国哈佛商学院卡普兰教授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记分卡(BalancedScoreCard)。平衡计分卡设计绩效管理是基于组织运营、发展的管理核心,建立KPI指标体系,常用的工具包括“杜邦价值树、平衡计分卡和SCOR模型(Supply—ChainOperationsReference—Model,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三种。  相似文献   

2.
平衡记分卡--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衡记分卡"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应用于企业中并获得了成功的绩效评估方法;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引进该方法并使其很好地发挥其作用,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平衡记分卡"的顾客导向和全面的评估指标体系是该方法的核心价值理念;这符合我国政府改革,建立以人民满意为评判标准的高效廉洁,守约负责,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原则相一致,在公共部门引入该绩效评估方法时,应注意吸收它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论及评估指标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责任背景下,可以根据问责的时间和强制两个维度,构建非营利组织问责的分析框架,具体包括功能问责、使命问责、商业问责和战略问责四种类型。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认同存在自利和他利的组织边界,提倡给予自愿问责的组织隐私空间,指出社会企业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可能的组织演进趋势。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背景下,研究对于减少非营利组织的失灵现象、促进非营利组织回归公益服务的使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非营利组织的营利问题是指非营利组织对其非营利性原则的背离。目前,我国部分非营利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营利问题。对此,首先要严格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界限,细化非营利组织的分类;其次要完善非营利组织自身的治理结构;最后要增强其运行的透明度,加强外界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绩效评估有助于激励非营利组织更广泛地承担公共责任,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效率。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的主要困难在于目前的评估标准易倾向于公益的特殊性,社会公众普遍混淆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等。为此,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需要在评估机构、评估体系、社会认同和沟通平台等方面加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比较分析发现,我国高校学生团体和非营利组织在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社会性特征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高校学生团体属于高校内部发展环境中的非营利组织.高校学生团体管理部门借鉴非营利组织的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品质管理、营销管理、项目管理和评估理论,能够促进高校学生团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中层干部绩效评估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设计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是企业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应用于高校中层干部绩效评估的一种尝试。从BSC的财务、客户、内部经营流程四个维度出发,设计分别设计四个维度下的关键绩效指标,比如在学习与成长维度下可以设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共三个一级指标,继而设计出一级指标下的二级指标,如师资队伍建设包括招聘计划达成率、招聘合格率等八项指标,同时给出这些二级指标的定义与标准。其他一级指标同样需要设计出若干二级指标,方法与师资队伍建设指标的二级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方法类似,最终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当代管理领域,平衡计分卡作为重要的战略管理体系与绩效管理工具,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企业和公共组织.本文首次对公安派出所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进行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派出所的警力资本、信息资本和组织资本等无形资产进行了战略组合,从而将其使命、愿景和战略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和指标,为提升派出所的整体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非营利组织与公益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回顾公益型非营利组织的历史演变和相关理论的发展过程 ,强调它们的重要作用。其次 ,分析非营利组织获得公益地位的先决条件以及相应的优惠 ,着重分析纳税优惠和相应责任 ,在责任与优惠之间取得平衡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再次 ,从比较角度分析公益地位判定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管理条例以及不同管理方法的内在逻辑。最后 ,分析对公益型非营利组织进行分类和管理的模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文章根据捐赠方偏好与非营利组织使命的契合程度、监管方对非营利组织控制程度,为管理费计提提供一个新的情境分类即依据非营利组织能力、监管方控制(问责)程度、捐赠方偏好、慈善项目难易度四种情境,分别计提不同的管理费用。管理费计提比例,究其实质是一个成本权衡的问题,依据不同情境选择最优计提比例,并将其限定在合理范同内,对非营利组织构建其公信力,拓宽善款渠道,以及组织的良性发展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平衡计分卡是近年来在国外较为流行的一种全新的战略管理方法,它可以将战略转化成可度量的指标,并使整个机构得以了解。针对目前房地产企业经营和管理面临的困境,运用平衡计分卡理论构建房地产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体系,即通过平衡计分卡框架集成新的战略规划流程,系统分析房地产企业绩效影响要素的指标结构,建立了包含41项评价指标的绩效评价体系,使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日常工作的考核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当前对于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界定是多样的。从其界定的视角看,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从法理上界定;二是从非营利组织的特征上进行定义。这两种界定各有所长,但也存在某些缺陷,急需一种较为全面且具备操作性的概念用于理论探讨和实践。因此,本文在分析已有非营利组织概念的基础上,指出非营利组织是以社会公益或者互益为使命,社会主体自愿参与,通过开展非营利性活动,以达成组织目标的自治性组织机构。  相似文献   

13.
借鉴国际经验是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走向成熟的捷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际经验对于加快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具有全方位的意义 :促进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形成 ;可以加速我国非营利组织法律制度的形成 ;可以加快我国非营利组织自身能力建设。当然 ,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特别是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14.
协同治理是一种新的政府治理理论,它强调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个体公民等多元社会组织和行为者相互协调合作,共同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基于协同治理的视角实现地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良性合作,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非营利组织和个体公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非营利组织收入的来源有收费、公共部门的支持、慈善事业等。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主要是依靠政府。而目前,缺乏资金是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收入来源着手:政府的资助,寻找企业合作伙伴,向社会募捐,以及增加营业性收入。  相似文献   

16.
非营利组织作为一种与企业法人类似的法人形式,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国外公司治理视角下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问题从静态的治理结构和动态的治理机制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探讨对研究我国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问题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世纪,美国政府就有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美国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公共服务在法律与物质保障、购买方式与内容以及购买流程和监管体系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绩,基本上形成了一套具有美国特色的购买体系。美国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公共服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是,加强政府购买非营利组织公共服务的制度化保障,创新购买模式,扩大购买服务的范围,建立规范的购买程序,完善评估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非营利组织介入社会保障的公共责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在介入社会保障领域以后,能否持久高效地为社会大众服务,是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研究的问题。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主体、客体是多元的;社会保障的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的表现形式有财务责任、过程责任、效益责任和以弱势群体需求为导向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