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同志们:今天,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第十四次法制讲座,请外交学院副教授江国青同志主讲《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的几个问题》。国际法是国家之间的法律,是各国进行国际交往的行为准则。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际交往越来越广泛,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因此,要善于运用国际法来处理国家关系和国际事务,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学习、掌握国际法知识,对于我们做好人大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是宪法赋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我国缔约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行使好这项职权,就需要了解条约的种类、缔约权、缔约程  相似文献   

2.
一、缔约能力与缔约权关于条约的缔结,有两个概念应加以区别,即缔约能力和缔约权。缔约能力是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缔结条约的能力,而缔约权则是指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内部某个机关或个人代表国家行使缔结条约的权限。前者由国际法决定,而后者主要由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的内部法律决定。《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6条规定,每个国家都有缔约能力。国家的缔约能力是国家主权的体现。由于主权不可分割,国家的缔约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以下简称缔约双方,为促进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巩固与发展两国的领事关系,以利于保护两国国家和两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决定缔结本条约,并议定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缔约双方"),在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发展并加强两国在司法领域的友好合作,决定缔结本条约。为此目的,缔约双方议定下列各条:  相似文献   

5.
蔡志烽 《中国人大》2010,(16):52-53
平日里说起国际条约,大家可能觉得莫测高深,但有些迂回曲折、聚同化异的条约轶事,却常常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近17个月连续批准了三份中国与外国缔结的领事条约,凸显了发展中外领事关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三份条约与缔约双方公民都有直接关联,引人注目。作为条约参与者,有几件事着实让我难忘。  相似文献   

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4年4月29日,我在应邀对蒙古国进行正式访问时,同蒙古国总理彭·扎斯莱分别代表本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友好合作关系条约》(以下简称《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是中蒙双方为修订1960年缔结的中蒙友好互助条约,在各自提出的条约草案基础上,经过友好谈判达成一致意见的。《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符合我国法律规定和对外政策,也符合两国关系发展的需要。条约确定了发展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为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法律保证,有利于促进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国务院同意《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现提请审议并请作出批准的决定。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柬埔寨王国(以下简称“缔约双方”),愿意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缔结引渡条约促进两国在打击犯罪方面的有效合作,达成协议如下:  相似文献   

8.
(三)送达的方式刑事法律文书送达方式,因请求国和被请求国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条约而有所不同。 1.请求国和被请求国间订有条约。凡是两个相关国家之间缔结了有效的刑事司法协助条约,规定了文书送达的方式的,那么,就应严格按照条约规定的方式进行。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波兰人民共和国关于民事和刑事司法协助的协定》第六条第一款规定:“缔约双方的法院和其他机关相互提供司法协助,由缔约双方的中央机关直接通知。”“被请求的缔约一方的主管机关,应按照本协定第六条第一款规定的途径,将送达文书或调查取证的执行日期和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下简称“缔约国”), 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本着促进两国间的有效合作以打击犯罪的愿望, 决定缔结本条约,并议定下列各条: 第一条 缔约国有义务按照本条约的规定并根据另一缔约国的请求,引渡在其境内发现而被另一缔约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意大利共和国,在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加强两国在司法领域的合作,决定缔结关于民事司法协助的条约。为此目的,缔约双方议定下列各条: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民事的定义为适用本条约,"民事"一词也包括由商法、婚姻法和劳动法调整的事项。第二条司法保护  相似文献   

11.
随着频繁地参与国际交往,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越来越多。国际条约在我国国内的适用问题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本文在简要分析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及其典型实践后,针对我国适用国际条约的现状,提出了应采取“纳入为主,转化为辅”的适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加纳共和国总统,愿意巩固和进一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加纳共和国之间的深厚友谊;深信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加纳共和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完全符合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和亚洲、非洲人民的友谊和团结,并且有利于世界和平;为此目的,决定缔结本条约。第一条缔约双方将保持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加纳共和国之间的和平和友好关系。第二条缔约双方决定以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以及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十项原则,作为两国关系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在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外事委员会贯彻李鹏委员长、邹家华副委员长的指示精神,在涉外立法、执法检查和议会外交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1999年,在国内外新的形势和环境中,外事委员会将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继续积极努力,开拓进取,力争在工作中取得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同全国人大其他专门委员会一样,参与立法是外事委员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立法方面,外事委员会除了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的我国对外缔结的条约、协定和我国参加的国际公约外,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波兰人民共和国,在尊重国家主权、独立、平等和互惠的基础上,为加强两国在司法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决定缔结本协定。为此目的,特议定下列各条: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司法保护缔约一方的国民在缔约另一方境内,享有与缔约另一方国民同等的司法保护,有权在与缔约另一方国民同等的条件下,在缔约另一方法院或其他机关进行诉讼或提出请求。第二条诉讼费用保证金的免除缔约一方的法院和主管民事案件的其他机关,对于在缔约另一方境内有住所或居所的缔约另一方国民,不得令其提供民事诉讼费用保证金。  相似文献   

15.
条约在法国执行是一个很有特色,同时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条约在法国执行具有四个特点,即:严格的一元论条约适用体系;全民公决制度对条约实践存在巨大影响;条约是否生效要根据缔约对方的执行情况而定;审查国内法和条约是否冲突是适用条约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一、中国经贸法律制度与国际经贸法律制度的接轨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十分注重按照本国国情,建立与国际经贸法律制度相适应的中国经贸法律机制及制度。其主要表现是: 1、参加或缔结有关的国际经贸条约,并明确在中国的适用性。我国缔结的国际经贸条约和协定,是涉外经济法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根据“条约必须遵守”的国际法原则,我国将条约、协定规定的权利、义务作为本国法律的一部分加以实施。迄今为止,我国参加的多边国际经贸条约就有100多个,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世界版权公约》等,同100多个国家政府签  相似文献   

17.
国务院批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事仲裁委员会改名为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现行隶属关系不变。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规则,由你会根据我国法律和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并参照国际惯例,对现行海事仲裁规则进行修订,经你会委员会会议通过后发布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墨西哥合众国,为发展两国的领事关系,以利于保护两国国家和国民的利益,促进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决定缔结本领事条约,并议定下列各条: 第一章定义第一条在本条约中出现的下列用语具有以下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怀普 《新东方》2014,(4):51-55
欧洲议会在欧盟对外政策决策领域扮演着一个制衡性角色。欧洲议会的对外关系权能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确立与发展起来的,总体上呈现渐进性扩张之势,尤其是《里斯本条约》赋予欧洲议会更大权能,大大增加了其在欧盟对外经济政策上的话语权。然而,欧洲议会对外关系权能的扩展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包括欧债危机短期内带来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看,欧洲一体化的继续发展将助推欧洲议会进一步扩权,包括进一步提升其对外关系权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宪政的视角看,欧盟的基础条约以及成员国的国内宪法构成了欧盟的多层宪法体系。欧盟的一体化过程不是欧盟条约发展成国际组织的过程,而是欧盟的宪政化动态发展过程。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是欧盟多层宪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欧盟在外交政策领域行使行政和管理职能的体现。2009年生效的《里斯本条约》明确赋予欧盟独立法律人格,统一欧盟对外政策的目标,取消欧盟三大支柱的划分,在机构设置上简化欧盟机构并增强机构间的协调与统一,从而促进了欧盟对外政策的有效性和一致性,使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由原来纯粹的政府间主义性质向受法治原则和条约法调整的双重属性过渡。但是,《里斯本条约》对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改革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彻底,使现存条约体系下的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在具有重要宪政意义的同时,也成为新一轮宪政改革的重要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