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位哲人曾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结果。对于大多数服刑人员来说,他们往往都是无视法律,放纵行为,最终,导致身陷囹圄。本文主人公韩晓(化名)也是如此沦为一名囚犯的。  相似文献   

2.
一位哲人曾说过:播种行为,就收获珈嚼;播种习惯,就收获结果。对于大多数服刑人员来说,他们往往都是无视法律,放纵行为,最终,导致身陷囹圄。本文主人公韩晓(化名)也是如此沦为一名囚犯的。  相似文献   

3.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观念变则态度变,态度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习惯变则结果变,结果变则命运变。观念形成不易,而要改变原有的观念往往更难。人们如何根据客观形势的要求,及时调整和转变自己不适应现实的观念,做到“时移则势异,势异则情变,情变则法不同”。笔者认为,转变观念需要有三种“勇气”。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美国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前辈。年轻气盛的他,昂首挺胸迈着大步,进门撞在门框上,迎接他的前辈见此情景,笑了笑说:“很疼吗?可这将是你今天来访的最大收获。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相似文献   

5.
从近代以来,从民族性格出发考察、解析某个民族法律的独特性或不同民族法律的差异性,构成了许多学者自觉或不自觉遵循的一种法律研究范式。进入20世纪以后,比较法学者、法律史学者、民族性格研究者纷纷应用这一范式解释各个国家法律思维、制度、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差异性。虽然民族性格范式有其独特的解释力,但亦有其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刘亚 《方圆》2023,(8):22-23
<正>我想告诉年轻的法律人,从现在开始,要培养自己严谨的法律思维和习惯,这将决定你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圆》:你在工作中是高校教师、专业学者,但在微博上却是一名活跃的法律博主。你是如何灵活切换这两种身份的?施鹏鹏:这与我的性格有关。我属于偏双重性格,更愿意接触新鲜事物。在高校上课时,我接触的是年轻学生,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关注点,就难以上好一堂课。获取最新知识的最便捷来源是互联网。要做好教育,就要了解年轻人,学会转换角色,像年轻人一样成为网络使用者和倾听者。  相似文献   

7.
行政审判实践中有时遇到这样的难题:对同一份行政处理决定或者行政主体的同一个行为,有的人将它看成是行政机关的内部行政行为,认为不具有行政诉讼的可诉性;有人则认为其是外部行政行为,即具体行政行为,具有行政诉讼的可诉性。同一行为,缘何会产生完全相反的看法?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原因是人们对于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内部外部重合的行政行为缺乏了解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搞体育,好像天天就在考虑"成败"这两个字.也许是接受了一些美国文化的影响,我对成败胜负,心里没有太人压力,因为,美国人的观念是,只要你尽全力、做最好的尝试就行,然后,或成或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但在中国,我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观念、一种追求:必须得胜、必须要拿冠军、必须战无不胜--我强加给自己的也只有这一种选择.那时候,我的牛活中只有排球,球打不好,生活就没有光彩,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精神压力特别大,一输球,脑海里就冒出一个很大的问号:怎么向全国人民交代?……  相似文献   

9.
易武 《检察风云》2005,(1):64-67
你听说过,一个孩子没钱读书的农民把新收的谷子用来买码,一个农村的老太太把舍不得吃的鸡蛋用来买码,一个六岁大的孩子流利背出49种码数,并且告诉大人们怎么买码吗?曾几何时,习惯于一分钱当作两分用的农民一掷几十,几百,甚至几千用来买码,因为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神话,你只要用一块钱就可以得到四十块,一百块就可以收获到四千块,一万块就会得到四十万块,而这些只需要运气好或者会算。即1:40或者1:38的赔率。当人们在各种一夜暴富的神话中陷入一种迷狂中的时候,我只能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一种撕心扯肺的伤痛。回家我的家乡是湖南的鱼米之乡汩…  相似文献   

10.
蒋大兴 《当代法学》2021,35(6):82-97
公司内部存在一种"冲突性的角色假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因为公司成立或聘任关系的形成而很快转化为竞争.公司法正是在此种竞争主义结构基础上构造出来的.由此,以竞争过程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为基础的三类代理问题成为公司法中的核心问题.可是,公司诸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如何直接转化为竞争关系的?这可能与商法受到达尔文主义的影响关系密切.达尔文揭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主义逻辑,是西方近三百年来市场经济法制度的观念基础,也使得作为市场主体秩序基础的公司法养成一种竞争主义的结构.但人类是群体性动物,合作才是其存续的基础,公司组织更是以合作为前提而成立,"合作而非竞争"才是人类(包括公司)社会的主旋律.这是因为合作不仅可以节省交易成本、增加收益,还可包容创新.以合作主义为基础,公司法改革应实现以下转型:其一,公司治理应当从竞争性治理走向合作治理,淡化竞争性的公司治理结构;其二,节省强制,扩张公司内全员性激励性规范的开发空间,尤其是要认可熟人交易的合理性,缓和对关联交易的"不友好"规制立场;其三,节制诉权,公司法要改变"赋予诉权"解决纠纷的习惯,从"合则来不合则斗(诉)"转向"合则来不合则去(调)";其四,便利投资者退出,充分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引导形成多样化的主体退出机制,促进信托/理财融资方式退出机制的形成;其五,坚持整体性管理的观念,一体性解决营利性公司和非营利性公司的问题.一旦公司法的改革方向从竞争主义走向合作主义,我们就会看到另一种超越传统竞争逻辑的公司法景象.  相似文献   

11.
刑事侦讯:一种权力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牟军 《法学研究》2010,(5):146-163
从本体论的角度对刑事侦讯的认识,实际上是对刑事侦讯作为一种行为的认识。由这一行为的法律因素和主体因素所决定,刑事侦讯可归类为一种权力行为,确切地说是一种具有权力属性的行为。然而,刑事侦讯的权力属性,并非意味着刑事侦讯属于侦讯者的一种权力,将其称为一种权力的表达可能更为贴切。就刑事侦讯的特性来看,这一权力表达的符号系统可以分为三类:侦讯者的权力表达系统、侦讯环境的权力表达系统和侦讯规范的权力表达系统。刑事侦讯的体系建构须将可能影响和决定刑事侦讯权力表达方式和目标的侦讯自身要素和外部因素纳入考量范畴。  相似文献   

12.
渴望并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有许多人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点点滴滴的心理感受,不经意间与幸福擦肩而过。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内容千差万别,感受却大致相同。我们从  相似文献   

13.
一种坚持     
人的一生,应该有一种坚持。或者说应该有一些东西会令你激动,令你沸腾,激发你无限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我忽然发现,只要从梦中醒来,思想就像陀螺一样一直在不停地旋转、旋转……一种性格,一种命运。多年以来,工作、学习、生活、思考,偶尔地放松,是我们基本不变的生存方式。也养成了一种习惯,虽然未能做到像圣人一样“吾日三省吾身”,但也努力试图用思想来完善自己。应该说,这日子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生活中,写作、阅读、旅行、赌博等等,都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件事,如果成了生活方式,就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了,你无法放弃。人活几十年,总要以什么方式度过,老板每天做生意,他的人生也就是在生意中度过了。其实并不是每个老板都能  相似文献   

16.
假如有一天,你回到家,看到两个孩子在争抢一块西瓜,他们要一人一半,公平地分割。你会怎么做?方案一:“让你们吵,都别吃了!”这是最为遗憾的处理方式。因为你的加入没有让任何人收获资源,大家最终都只得到怨愤:任性的父母和霸道的总裁有时候便习惯用这种“一拍两散”的方法处理冲突。  相似文献   

17.
周全民 《中国监察》2008,(22):63-63
人的一生中,会养成很多习惯。读书是一种好习惯。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对每个人而言,既是智慧之源,又是道德之基。读书是提高修养、增长才干、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学视野中 ,将习惯视为与国家法并列的“民间法”。其实 ,“习惯”乃是物质生活条件中生存并制约着法律创制 ,具有民族特性的“法权关系”。遵从这种“习惯法权”实则是一种“恢复理性原本意蕴”之真实的理性思维方式。权利确认的逻辑告诉我们 ,国家欲颁行“良法” ,就必须关注并遵从具有“先在性”意义的“习惯法权”。  相似文献   

19.
将国家公务员的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行为界定为腐败,人们无可非议。但是,国家公职人员另一种行为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也是一种腐败,这就是行政不作为。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有积极实施行政作为的义务,依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能够履行而未履行或者拖延履行,从而导致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失范或失序。与滥用职权和渎职不同,行政不作为是不做或少做权限内该做的事,或推诿扯皮,或装聋作哑,或做表面文章。因此,行政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曾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谁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快乐,快乐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快乐的心情能使人身体健康长寿。快乐的人能够安于平淡的生活。快乐的人能够与世无争,快乐是健康地度过每一天,快乐是守着亲人对自己的关怀,快乐是在逆境中不能沉沦而是崛起的心态。快乐是在孤独中的守望成功的喜悦。快乐的人能够在困惑中不迷茫。曾有位作家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果说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