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行了发展与创新。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科技进步,进行科技创新;把科技进步上升到与改革开放一起并列为社会发展动力的地位;大力加强科技法制建设;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技伦理;提出关于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三明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科教强市"发展战略,围绕"4+1"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但是,三明市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效益与沿海发达地区比存在较大差距;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3.
<正>科学城是“科学”与“城”的互动融合、高效协同。科学城建设是我国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与重要载体,最早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此后不断“蜕变”和“升级”,现全国范围内已有近300个科学城(科技城)。为更好支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北京、上海、合肥、大湾区等地均以相应科学城为载体进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其中,位于广州市南沙区的南沙科学城,被明确定位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发展重点承载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产业策源地等。  相似文献   

4.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央驻滇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省人民政府决定,对为发展我省科技事业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授予黄润乾院士2007年度云南省科学技  相似文献   

5.
谭文华 《理论月刊》2014,(5):141-143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具有两重性:正面的积极作用和负面的消极效应。由于科学技术具有巨大的正面作用或生产力功能,建国以来我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从"向科学进军"的"赶超"战略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一系列发展战略;而对科学技术负面效应之日益凸显的深切关注,使我们的发展理念不断得到升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等崭新的发展思想和理念。我们应大力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作用,努力规避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为我们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更进一步坚定了浙江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心和信心。目前从总体上看,我省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特别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评价考核科技成果的标准不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等“四不”问题比较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根据国家减灾委的职能分工,科技部统筹全国防灾减灾科技工作,在防灾减灾科技政策与战略研究、基础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示范及产业化、国际科技合作和科普宣传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体部署一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  相似文献   

8.
陈伟龄 《群众》2012,(12):62-6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昆山连续七年位列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榜首,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居全国县级市第一,是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在昆山科学发展的进程中,“科技镇长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选派“科技镇长团”,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工程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自2008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国家安全及社会进步的原动力和奠基石。文章论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从“向科学进军”的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衰到兴曲折发展过程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当代青年对科学技术充满信心和希望 ,同时对其发展过程中的副作用有较充分的认识 ;他们崇尚知识和科技人员 ,但对知名科学家却又缺乏了解 ,并表现出一种实用主义倾向 ;他们对科学技术的期望值较高 ,但科技意识较为薄弱 ,科学基础知识较为缺乏 ,获取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不高 ,同时在获取方式上手段和渠道较为单一 ;他们能比较正确地衡量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同时对科技的发展战略也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和较理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重要保证。要抓住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一核心问题.更好地发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管理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着力解决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评价考核科技成果的标准不科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不适应等问题,以改革强动力、以创新激活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军队战斗力是世界军事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更加凸显。"科技强军"是我党对建军理念的科学凝练,是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推进中国特色科技强军战略,应挖掘我军科技进步的内在因素,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努力提高军事科技核心竞争力,积极争取和平国际环境,从坚持科学指导、运用科学方法、依靠科学机制等方面科学实施。  相似文献   

13.
关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战略研究的若干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工作全面启动 ,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奠定一个好的科学技术基础。温家宝总理指出 ,我们所做的战略研究不是一般的战略研究 ,而是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是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战略研究。要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搞开放式的研究 ,要有国际视野。这次规划要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等方面需求 ,对未来15到20年我国科技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科技部提出该规划“三个有所突破”的要求 :一是在科技发展思路方面要有所突破 ,提出未来15至20年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战略指导方针和切实可行的战略目…  相似文献   

14.
《江西政报》2006,(1):1-1
新年伊始,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胜利召开。这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世纪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遏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新技术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付诸实施,科技强警战略也日益成为各级公安机关所关注、所研究、所实践的重要议题,公安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从当前各地实践看,实施科技强警还存在着认识、开发、管理、投入等四个方面的不到位。因此,要落实科技强警战略,还得抓领导,强意识;抓管理,搞规划;抓教育,进人才。  相似文献   

16.
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基勇 《桂海论丛》2009,25(1):42-45
要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中解放出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发展的战略体系,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发展机制等都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文章在阐述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其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你办《关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设置和专题组长人选的请示》(国科规划办发[2003]6号)收悉。经国务院领导同志同意,现函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设置方案》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组长人选方案》,请你办负责组织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专题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折射出美国维护科技霸权的“心病”,破坏了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有违全球科技合作大势,不仅无法恢复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垄断地位,还会给芯片企业、芯片产业和全球科技合作发展带来重大危害。随着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会加快实现。未来,伴随越来越多的科技企业和科研人才投入芯片关键核心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创新,中国必将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蓝锐 《当代广西》2010,(23):31-31
近年来,河池市委、市政府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河池"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根据全市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努力以科技支撑资源型产业的科学发展,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0.
, 《创造》2012,(10):26-29
实施“科技入滇”战略,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国际化的重大机遇,更是有效破解云南科技资源缺乏、科技支撑严重不足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推进云南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打造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基地,为建设桥头堡提供科技支撑,推动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