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秀芳  杨习英 《前沿》2009,(7):87-89
河北省在我国东部地区,是沿海省份,环京津,有地域优势,但河北经济有待大发展,尤其是农村经济。正确认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弘扬农村先进文化,改造、重建文化传统,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本文着重对农村文化阻碍经济发展的因素作简要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
张广才 《前沿》2012,(3):167-169
现代化经济对民族经济的影响能够改变民族文化的形态,而民族文化的改变与否,决定着本民族经济转型与民族文化内质变化。如何认识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的关系,关系到在经济发展中能否保持原有民族文化特质、发展多样性民族文化,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发展低碳经济 构建两型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碳经济简言之就是排放二氧化碳比较少的经济,实质是立足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低碳化产业、促进低碳化消费,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即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的产出,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多赢,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开放合作,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致力推动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谁在低碳经济道路上走得好、走得快,谁就站在历史的制高点,谁就拥有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臧伟  范存滨 《中国发展》2008,8(4):46-49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危机潜在并可能频发。该文认为,危机的诱因在宏观层面上与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相关,具体表现在经济发展具有不均衡性、政治体制改革有待深化和传统道德文化体系的失稳上;在微观治理方面则存在着缺陷甚至于“治理真空”,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机制与体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我国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应当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来进行。我国民族地区应当以国民幸福为切入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积极调整中央投资方向和重点;要发挥好民族地区政府的主导作用;要尽快转变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要注重保护传统文化;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要大力开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我国民族地区率先建立以国民幸福为目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6.
甘勇 《求索》2007,(12):37-38
采用柯布-道格拉斯形式的经济增长模型对农村商业性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农村保险业发展缓慢,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现金仍然是商业性金融在农村存在的最主要标志,贷放现金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影响农村经济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利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抑制现象广泛存在;农村金融资金容量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7.
论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对湖北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的时候,探讨国际经济中的主要发展趋势及其对湖北经济的影响,对于正确制定全省经济发展战略,寻找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思路,推动全省经济的发展将是十分有益的。一、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及其对湖北经济发展的影响环顾世纪之交的国际经济,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存在以下几种主要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这是目前也将是下世纪继续迅猛向前发展的重大趋势。这一趋势使各国经济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致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整个世界经济组成一个高度融合的、有机的网络,形成所谓的“地球村…  相似文献   

8.
姚凯伦 《中国发展》2010,10(2):88-88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农村群众科学素质不高,增收致富缺乏技能;农村科普工作与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与公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迫切愿望有较大差距,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立旭 《今日浙江》2012,(15):56-57
《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如何加快我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事关我省未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课题。加快我省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必须突破“文化瓶颈”,强化文化软实力的精神动力作用;优化我省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提升我省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发挥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的引擎功能。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推动我省欠发达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是一种具有主观性、可选择性和传承性的社会意识,它主要以伦理或审美的情感,包括人的主观欲望、兴趣、态度、意志的满足为基础。经济价值观是一定经济结构中的人对经济客体的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是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方式的内在灵魂,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环境的主要支柱之一。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其经济价值观带有传统的明显特征,这必然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深刻影响。所以,考察传统经济价值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于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价值观,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既是一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又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时伴随着教育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同时教育发展水平又影响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生产关系性质来看,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五种社会形态;从经济性质来看,可以分为原始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由生产力所决定与经济发展相…  相似文献   

12.
很多经济学家将金融危机比喻为经济结构转型的“催化剂”,在这个过程中,谁利用好了危机,谁就将获得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强的竞争优势。所以,危机尚未结束,各国已都在谋求新的发展思路,抢占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杨明贵  赵临龙 《前沿》2014,(7):103-107
站在文化的维度思考助推安康县域文化旅游的路径选择,有助于安康县域在推进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传承县域历史文化根脉,实现“旅游强县”和“文化兴县”的相依相存、共生繁荣。通过文化视阈下的思考,本文认为安康县域在推进旅游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树立旅游强县即是文化兴县的发展理念;重视县域旅游文化研究的纵深开掘;依托县域民间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含量丰富的人文旅游品牌;大力发展县域乡村休闲文化旅游;精心设计县域城市印象。  相似文献   

14.
主悔 《理论月刊》2004,(7):22-23
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文化对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作为经济发展最基础的因素极大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轨道和速度。文章通过分析发现经济繁荣与文化底蕴有着紧密的联系,提出了用先进文化创新经济发展观念,培育优良的文化氛围方可全面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创造实现人民利益的经济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15.
江苏淮安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京杭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在此交汇,早在18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了城郭。历史上淮安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故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在过去的一年里,淮安市在各个方面取得了斐然的成就。GDP超过500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淮安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谁创业谁光荣、谁发展谁光荣、谁致富谁光荣”的观念在淮安深入人心;社会综合治理连续四年获得省委、省政府命名的“平安市”光荣称号;信访工作继续保持稳定,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呈现出和谐社会的局面。今明两年,淮安市将投资162亿元打造中心城市,全面实现“四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省文明城市)创建目标。针对这些举措,本刊记者亲赴淮安,对市委书记丁解民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6.
海南建省办大特区后,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对于海南工业的发展方向和地位问题,仍有不同看法。有的同志认为,应发挥海南的热带作物资源优势和水产资源优势,把海南建成以热带作物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业基地;有的同志则主张,海南应突出其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笔者认为,海南土地广阔,资源多样,应大力发展工业。工业在海南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忽视的。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发展工业是现代经济建设的一大特征,现代社会是由现代工业来牵引的。谁不发展工业谁就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英国等早就…  相似文献   

17.
文章立足于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实际状况,从传统孝文化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相结合的角度来思考家庭养老问题,指出推进农村孝文化家庭养老功能建设需要经济、社会、政治、法律等多种条件予以保证,为此,要引入制度因素,构建孝文化的制度基础;开发孝文化资源,强化孝文化发展的动力;多管齐下,构建孝文化的传承机制。从而实现孝文化与养老保障制度的双赢,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孝文化、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养老道路。  相似文献   

18.
文化因素,在近代以来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战后东亚经济的腾飞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论述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方面,韦伯的研究无疑具有开拓性,从理论上和方法上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学者的相关研究。本文将客观细致地分析韦伯关于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不仅关注他在分析问题时所提出的理论命题,而且也将关注他在分析问题时所运用的方法,力图对相关的理论命题做出方法论层面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19.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思考武俊瑶世界各国实践普遍证明,经济与文化是密切联系、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企业的发展包括企业经济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内容,彼此缺一不可,只有树立这样的企业整体发展观才能适应时代要求。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09,(1):44-44
当前,世界金融经济危机扩散蔓延,冲击我国,影响我省。 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是世界经济增长减慢,外需收缩,我国产品出口下滑;二是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投资后劲不足;三是消费受到收入预期下降因素制约而低迷;四是就业需求压力增大;五是经济增速减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