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所谓的"信任之谜"问题实质上是不存在的,它实质上是一种由于中国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和中国当前市场经济不成熟的特点所导致的人们在信任问题研究上的一种扭曲反映。一方面,中国的整体信任水平不容乐观;但另一方面,在熟人之间和圈子内部,可能信任度有一种提高的趋势。关于"中国之谜",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只不过有些作用程度较大,有些作用程度较小。在这些众多因素中,关键和基础因素有两大方面:一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这是保证经济高速增长的政策基础;二是人力资本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我国,人力资本支撑主要表现在两支队伍上:一支队伍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另一支队伍是一般劳动者大军。高考制度的恢复,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庞大的专业技术人才后备军。人才队伍的壮大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创新作出了巨大贡献。若没有这些高素质人才作支撑,中国的高经济增长率就是不可能的,或者说至少是不能持久的,也就不可能有三十多年的高增长。另外,农村改革也释放出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既给城市带来了活力,也给企业带来了利润。专业技术人员主攻创新,而一般劳动者则从事具体加工和生产,再加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共同构成了中国三十多年经济高增长的基本动力。在未来中国的发展中,人力资本优势很可能丧失。  相似文献   
2.
在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有一个关于“节俭的悖论”,就是节俭导致需求不足,需求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发展减速,经济发展减速又导致贫穷,最终是节俭的手段与节俭的目的相悖。但笔者认为,从长远和全局看,所谓“节俭的悖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节俭应是社会经济持久繁荣的真正基础,而不是相反。其一,节俭对一个人或家庭而言,只是导致一个人的支出出现在不同的时间段而已,而并不是不支出,所以,由节俭导致的一个人的需求并不是减少,而是需求在不同时间段的重新配置。一个人有了储蓄,最终都是要花出去的,不可能一直留着不消费。若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没有消费完自己的储蓄,自己的后代最终也会消费这部分储蓄的。所以,所谓“节俭的悖论”,只具有静态的意义,但现实不是静态的,而是沿时间动态展开的。其二,节俭有利于家庭稳定。一个家庭选择节俭,有利于家庭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慌不忙。不注重节俭,既破坏了家庭美德,也破坏了家庭经济。因为浪费容易导致家庭经济拮据,也就容易导致家庭矛盾。从实际情况看,大凡注重节俭的家庭,大都生活的比较平稳。有了家庭稳定,也就有了社会稳定的基础。在这种隋况下,就是有失业等情况发生,家庭也是一个好的缓冲器。因为若一个人冒险冲撞社会,家庭就是一个阻拦。而贫寒的家庭对个人冲撞社会的阻力就小,因为涉及的家庭损失成本小,阻力也就小了。其三,节俭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目前,我们保护环境,一方面是注重技术的改进,就是要提倡更环保的技术,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提倡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另一方面是要减少生产量,降低发展速度;再有一个方面,就是要提倡节俭生活,因为来自生活方面的垃圾对环境污染也是十分严重的。  相似文献   
3.
宋圭武 《廉政瞭望》2011,(20):43-43
时下我们有些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把理论作为获取实惠的工具,明明是谋取私利,也能说出一番道理来。《民主》杂志刊发赵超的文章认为,这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比重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就是公平理论.在政治层面,所谓公平,主要就是要符合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在经济层面,公平原则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在先天资源收益方面的平均分享原则,在后天劳动收益方面的按劳分配原则,对弱势群体的人道保障原则.在文化层面,公平就是要有公平精神,就是要在人文价值中体现平等、对他人的尊重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现实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和对策提高劳动报酬占比,做到相对公平.主要思路有:要合理界定产权;国家要积极通过税收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国家要限制劳动收入差距过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平均水平应当是社会上最高的,在收入分配上要向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建立民主、协商、公开的政治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营造有助于实现公平的社会发展环境;建设包含诚信、理性、敬畏精神的文化;社会发展要多提倡精神文明建设;收入要尽可能阳光化等.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一切直接能增加效用的行为都可属消费范畴。新的消费函数应体现如下特点:一是不仅要注重物质收入因素,也要注重精神因素对消费的影响。二是不仅要考虑现实情况,也要考虑未来的情况。三是对个人消费偏好不仪要考虑其不变的情况,也要考虑其变化的情况。另外,笔者也认为,所谓的“库兹涅茨反论”,根源就在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对消费有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在短期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消费函数有较大作用,但在长期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消费函数的影响是有限的。所以,短期消费函数将反映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作用,平均消费倾向就有可能是递减的;但长期消费函数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反映不明显,所以平均消费倾向就有可能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6.
面子、血缘、权力,构成了中国社会运行的三个关键点,这三个关键点构成的三角形是制约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陷阱,以至于长期循环而不能自拔。国人注重面子的约束是有其特定基础的。在历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宋圭武农业产业化实质问题属于产业化理论和实践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当前在此问题的讨论中,理论界也是观点纷呈,大体说来,主要有三种:(1)主要是从结构方面去探讨产业化的实质,如有的同志认为产业化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是“一体化”,有些同志在...  相似文献   
8.
诚信和理性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两轮,政府是国家发展的主导者,需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西方社会之所以能够产生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主要原因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发展充满理性和诚信精神,这为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二是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的实质是市场需求的大发现,这为欧洲社会的整体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引力;三是在发展中政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相对于西方而言,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主要原因就是在专制集权体制下,一是缺少诚信和理性,二是缺乏需求,三是政府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进一步探讨,笔者认为,其中宗教文明差异是最关键和最深层的因素,也就是说,中国和西方最大的差别就是宗教文明差异。也正是宗教文明差异,才最终为中国与西方走向分岔提供了一个最关键和最主要的一个解释变量。另外,从中国历史源头和历史长河看,由于宗教文明的欠缺,再加上专制集权制度的浓重,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共同作用而形成合力,最终导致中国产生了所谓的“李约瑟问题”。  相似文献   
9.
劳动价值论是一个永远讨论不完的话题 ,特别在当前国内外现实经济生活和经济理论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 ,对这一理论的反思和重新认识显得尤为重要。这组稿件正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甚至质疑 ,尽管有些观点值得商榷和推敲 ,但是只有这种讨论才能将劳动价值论的研究真正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关于人力资本范畴的界定中,总体倾向认为人力资本主要体现在技术、知识、经验、身体素质等方面。这样界定人力资本范畴是不完整的,完整的人力资本应包括知识资本、心理资本、身体资本、社会资本、道德资本等方面。搞好人力资本建设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要特别重视道德资本的建设。在以往的人力资本建设中,往往是注重智力资本以及身体资本等方面的建设,而对道德资本建设重视不够。和智力资本相比,道德资本对发展而言,意义更重大。第二,要重视心理资本的建设。第三,在人力资本建设方面,公平的竞争制度是很重要的。第四,要加强教育、培训等。第五,人力资本建设和开发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