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泛伊斯兰主义为主的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不仅引发了伊斯兰国家内部的民族对立、宗教对抗、武装冲突、恐怖暴力和政府危机,也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恐怖活动,对地区安全、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伊斯兰极端势力在中亚、南亚、西亚和东南亚坐大后,不仅诱发了我国宗教极端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的兴起,也为美国势力的渗入创造了条件,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有176个民族,32个民族共和国和自治实体,居民信奉东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佛教等10多种宗教.俄民族宗教问题渊源有自,独立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剧变,民族、宗教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激化,并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是当代西方国家中宗教最兴盛、最活跃、势力最强大、教派最多,也是影响最广泛的国家。在美国,宗教与政治联系密切,“宗教是美国民族的精神源泉,世俗化了的宗教是美国国家政治的基本依托。美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一定还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4.
胡斌 《当代世界》2008,(10):64-64
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和世界政治进程影响最大、最深远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世界范围内的民族问题和矛盾广泛存在,由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而引发的种族骚乱、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深刻地影响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社会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5.
前南地区是不同大国势力、宗教文明交汇的地方,地缘政治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受此影响,这里的民族命运多舛,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很复杂。在这种基础或底色上,统一的南联盟存在不到半个世纪后,于90年代初在战争中解体。新诞生的民族国家又在此基础上开始了新国家构建和社会发展,但多样性、差异性和曲折性的特征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形势下,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严密防范和依法坚决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严厉打击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的犯罪活动。继续开展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和黑恶势力,大力整顿社会治安混乱的地方和场所,使社会治安状况有明显进步。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全面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积极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政法公安经费保障机制。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  相似文献   

7.
种族和谐的新加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是世界上极为复杂、多样的地区之一.在这个广阔的地区,除了地理构造的差异外,还表现为人种、民族、语言、宗教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东南亚国家大多面临着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即消除种族和宗教的矛盾,达到种族和宗教的和谐.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新加坡可以说是东南亚国家中成功解决这一问题的典范.从人种上来看,新加坡国内有黄、棕、黑、白各色人种.新加坡总面积682.7平方公里(新加坡年鉴2001年),人口为326.32万(截至2000年6月),其中华人占76.8%,马来人占13.9%,印度人占7.9%,其他的占1.4%.此外还有欧洲人、日本人、阿拉伯人、犹太人、菲律宾人、泰国人以及缅甸人.语言有华语、闽粤方言、马来语、泰米尔语和英语.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锡克教以及民间流传的一些宗教.大体上来讲,华人信仰佛教,马来人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  相似文献   

8.
普京的新中亚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千年伊始,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他上台后,大幅度调整对中亚政策.通过密切双边政治往来,加强地区经济与军事合作,建立跨地区安全网络机制等,着力改善与中亚及其周邻国家的关系,逐步遏制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恐怖主义势力,排挤西方的渗透,重新找回控制中亚局势的主动权.不难看出,普京政府新中亚政策的宗旨,就是以俄罗斯为基轴,依靠自身努力,构筑由中心向边缘战略价值递减的圈层战略,从而确保其南部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塔利班政权垮台了.塔利班来去匆匆,生得突然,长得神速,却又兵败如山倒.塔利班集推行极端原教旨主义势力、支持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活动于一身,给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巨大的破坏.它产生和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它为什么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老塔利班寿终正寝了,其残余势力是否会死灰复燃?如何防止在世界其他地方出现新的塔利班?为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对塔利班现象进行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及历史等因素使该国民族政策的制定上面临诸多困境。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文教等领域的民族政策,以服务于国家建构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但同时,马来西亚的民族政策也受到该国认同政治的强烈影响,执政集团与多民族社会的政治互动让民族政策不断调整,反对党势力和宗教因素对政策演变的影响也越发显著。马来西亚的民族政策通过保障公民政治参与和缩小族际发展差距促进了国族身份的塑造,却又在认同政治的作用下导致族群界限固化,束缚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后殖民地国家需要在尊重社会多样性的基础上培养国民的政治认同、妥善分配族群利益,从而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创造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1.
宗教因素,根据著名伊斯兰教学者金宜久的观点,包括宗教自我的形式(宗教思想、宗教情感、宗教体制等)、宗教意识形态、民族(宗教)传统文化、宗教性的社团组织和机构、国家实体(如阿富汗塔利政权)、  相似文献   

12.
目前,随着外部势力广泛介入,特别是美、欧、俄等大国的直接插手,作为阿拉伯世界政治动荡“重灾区”的叙利亚危机的“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围绕巴沙尔政权去留问题的斗争不断升级并趋于激化。与突尼斯、埃及同属“内生性”的叙国内政治变局已发生“质变”,正在演变为国际和地区势力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13.
族群分裂与宗教冲突是当代西方国家民族分离主义的根本原因.当代西方国家的民族分离主义有两种类型,一是与殖民主义历史记忆相关联的民族分离主义,以英国的北爱尔兰民族分离主义为代表;二是与历史上的征服和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历史记忆相联系的民族分离主义,以西班牙的巴斯克分离主义活动为代表.当代西方民族分离主义具有族群动员、领土要求、族群冲突、宗教对抗、政治组织领导与军事组织参与、其发展受国际社会制约的特征.当代西方国家民族分离主义的发展趋于缓和,正经历着从对抗、恐怖、暴力转向对话、协商与和平,从试图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转向要求族群或民族自治的根本性转折.  相似文献   

14.
论巴基斯坦部落地区的塔利班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持久的经济恶化与社会动荡、腐败的政府政治架构、在反恐议题上同西方进一步结盟与合作等原因,巴基斯坦的部落地区不断塔利班化,主要表现为极端主义、武装暴力和群众参与。其主要后果是严重影响到巴基斯坦国内政局的稳定。西方军事力量将可能长期驻扎在阿富汗,而中巴两国“全天候”的关系也将面临激进宗教势力和分离主义势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督教福音派的大规模崛起和政治参与是美国社会的一大景观,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在美国政治舞台上曾经风光一时的基督教自由派或主流派,成为美国宗教界的主导力量。本文归纳了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福音化"的基本趋势,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对华宗教战略的主要特点,并且指出了推动特朗普政府对华宗教战略的三大宗教势力:主要由保守福音派领袖组成的"宫廷福音派",作为特朗普政府和共和党政治基础的白人福音派,以及美国跨宗教、跨党派的宗教人权建制或宗教领域的"深暗势力"。三种宗教势力的政治诉求虽有较大差异,但盘根错节、配合运作,不仅策动了美国当前对华"宗教冷战式动员",而且在美国对外关系领域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6.
"日本会议"是二战后日本最大的右翼组织,对日本政治走向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摆脱战后体制"与修改宪法的大目标下,以"神社本厅"为核心的日本宗教右翼势力与民族派学生运动实现了集结,成为"日本会议"的组织基础。右翼宗教是"日本会议"意识形态的来源,并为"日本会议"的活动提供了大量人力、财力支持;在民族派学生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斗争领袖则成为"日本会议"的领导核心,他们通过创建外围组织、征集签名、派遣宣传队、召开大规模集会等方式促使地方议会签署赞成决议,以此向日本政府施压。这些右翼势力在日本"年号法制化"、《教育基本法》改革等运动中不断壮大,成为推动日本修宪与政治右倾化的决定性力量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朱悦 《当代世界》2008,(3):38-39
影响中东和平与稳定的因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其中起关键作用的主要有地区民族矛盾、宗教矛盾及宗教激进势力崛起、政治发展滞后、经济社会问题处理不善以及西方大国干涉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们在独联体国家看到的这些不断上演的自下而上的革命,正是当初导致苏联解体的自上而下的革命后遗症的全面爆发。反抗运动的开始塔什干对安基延骚乱的官方解释是,这是一场极端宗教势力挑起的反政府暴力犯罪。但无论是在乌兹别克斯坦国内还是在境外,这次事件都被看成是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结果。关注中亚局势的人应该还记得,1997年同样发生在鸟东部城市的那曼卡  相似文献   

19.
当前,人权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之一。各个国家,不论制度、区域位置、民族和发展状况,都在积极表示对人权的重视和尊从立场。社会主义国家作为世界进步势力的代表,为国际人权运动的发展曾做出了突出贡献。长期以来,由于极左思潮和路线的干扰,人权理论研究在我国一直裹足不前。一谈人权就同资产阶级联系起来,认为人权是资产阶级的立法原则,是资产阶级欺骗、麻痹人民群众的工具,充其量只不过在反封建斗争中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样一种片面的理论观点支配了我们几十年来对人权问题的基本看法。"6·  相似文献   

20.
《南风窗》2001,(11)
没有人相信这一切会发生,但当这一切发生之后,任何人都必须做出反应。因为这一刻的发生,21世纪的世界牌局也许会发生变化。正如这一刻我们过去无法想像,未来的轨迹也许超越我们今天的假想。发生在2001年9月11日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消失,无疑具有历史的象征意义。作为20世纪美国神话和资本权力象征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消失,似乎在透露某种特殊的气息:这个不遗余力地推进“美国价值的全球化”的国家,正面对着“全球问题的美国化”的挑战。世界的复杂、多元、包括不可理喻的一面,使得强大的西方国家所设想的全球治理结构,在某些地方、族群和势力那里,正在遭遇残酷的抵抗——在他们那里,宗教、种族、文化认同高于全球化的利益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