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事天地》2013,(10):54-55
正《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已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10次部务会审议通过,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9号公布,自2013年月1日起施行。《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从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管辖、申请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条件、行政许可审批程序、监督检查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范,现节选如下:一、劳务派遣行政许可(一)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  相似文献   

2.
在对《劳动合同法》的修改中,应对劳务派遣单位和劳务派遣用工实行严格限制;进一步强化劳动者权益保障条款;吸收《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中成熟合理的部分;增加有利于用人单位合理经营、健康发展的内容;并对部分条款表述作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3.
《劳动合同法》首次对劳务派遣进行了法律规制。《劳动合同法》实施,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重新梳理了劳务派遣的立法理念。在此立法理念指导下,提出了完善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劳务派遣法律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2012年12月28日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劳动合同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具备的条件包括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200万元、有与开展业务相适应的固定的经营场所和设施等。同时还规定,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  相似文献   

5.
2006年3月20日,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草案,广泛征求意见。日前,我刊记者就劳动合同法草案的有关情况采访了劳动和保障部副部长步正发。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步副部长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涉外经济合同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以下简称《经济合同法》)是我国调整平等主体间横向经济合同关系极为重要的法律。《经济合同法》第55条规定:“涉外经济贸易合同条例参照本法的原则和国际惯例另行制定”,说明《涉外经济合同法》与《经济合同法》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几点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正经2016年5月2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99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2016年8月19日,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公务员局联合发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部令,公布了《公务员考试录用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0号)(以下简称《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同时宣布废止2009年颁布的《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全文内容如下:第一条为规范公务员考试录用  相似文献   

8.
劳务派遣制度是《劳动合同法》新确立的一项用工形式。与劳动关系不同,劳务派遣涉及劳务派遣机构、派遣劳工和要派单位(用工单位)三方面的法律关系,具有临时性、辅助性和替代性三个原则。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前,劳务派遣制度以其灵活、自由的就业特点已经存在于民办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领域。近年来,随着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发展,这一用工形式也逐渐被高校人事管理采用。  相似文献   

9.
从2013年7月1日起,我国新修改的《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其中对劳务派遣制度做出重大修改,包括提高经营劳务派遣单位的最低注册资本、要求被派遣员工与本单位员工同工同酬、明确可以实行劳务派遣的具体工作范围等,这些新制定的法律规定,都是针对劳务派遣实施以来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可以说,这次修改是对劳务派遣制度一次重大的提升。但是,劳务派遣制度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商榷。文章蛄合新劳动合同法的修改,通过对新增劳务派遣制度的分析,结合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外劳务派遣制度的规定,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的全面贯彻实施,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根据省人大常委会2011年监督工作计划,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以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符兴为组长,常委会副主任陈海波为副组长的执法检查组,对我省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和海南省集体合同条例情况进行了检查。本刊摘要刊登检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人事天地》2014,(4):51-53
正《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已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部务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劳动能力鉴定管理,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  相似文献   

12.
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开始实施。纵观整部《合同法》,可以看出,诚实信用原则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合同法》的灵魂。同时,诚实信用作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而受到重视,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事件     
《海南人大》2013,(8):4
新劳动合同法7月起实施新修订的《劳动合同法》7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新法最大的亮点,就是明确规定了劳务派遣工享有与用工单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权利。新法规定:"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  相似文献   

14.
由于市场经济和对外开发的成功推进以及适应了现阶段我国的国情,劳务派遣在我国迅速发展,《劳动合同法》第一次在国家基本法的层次上对劳务派遣法律制度做出了规定。随着相关操作性立法和监管措施的完善,劳务派遣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必须完善关于劳务派遣用工形式的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对于方便劳动者就业和企业用工、妥善解决地区间经济关系等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近年来,这种用工形式被无限制的扩大了使用范围,就显示出其负面效应来。《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务派遣的规定不很具体,在操作方面留下一定漏洞。必须抓紧时间,及时出台弥补性的规定,以保证制订和实施《劳动合同法》宗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规定是不合理的,存在被滥用的风险,对劳务派遣适用范围辅助性、替代性的限制也是不必要的。劳务派遣不能替代正式的劳动形态,未来立法应规定直接雇佣条款保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在人们的热烈期盼下,已于1999年3月15日由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同年10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 《合同法》是在原有的《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三部法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合同法律的实践制定出来的。它是对中国合同  相似文献   

18.
劳务派遣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出现了异常"繁荣",吊诡的是,造成繁荣的主要推手正是意图对其进行规制的<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法>构建的不均衡管制使企业在利益博弈之下逃逸至劳务派遣.这种现象影响了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扭曲了劳动关系的正常状态,并直接损耗了<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效果.劳务派遣法律管制的再构应从破解这种不均衡管制入手,在"同量管制"的目标下,将劳务派遣限定在"补充性"的界域之内.  相似文献   

19.
我国2013年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从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条件、劳务派遣"三性"的界定、同工同酬原则的强化等方面改善细化了之前的规定。但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劳务派遣制度还存在经营混乱、规模过大且不规范和经济利益与民主权益实现程度较低等问题,需要从加强监管制度、明确适用范围和细化保障规定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劳务派遣,涉及劳务派遣单位、接受劳务派遣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三方,形成独特的三角雇用关系。虽然2008年1月生效的《劳动合同法》首次在法律中对劳务派遣作了专章的规定,但理论界对劳务派遣中的三方法律关系的性质仍存在较大的争议。劳务派遣中三方法律关系的法理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法理问题不能解决,就会影响立法走向。借鉴美国劳务派遣的理论和实践,对劳务派遣中的三方法律关系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