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与政治经济制度衰变和社会矛盾凸显相伴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众社会心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在执政当局宣传和社会现实之间出现认知失调;将困难遭遇"错误归因"于移民问题等外部性因素,排外情绪滋长;蔓延的失衡心理和群际威胁感引发社会冲突和攻击行为;西方自信加速消解导致"自尊滑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民众社会心理的不断嬗变发展,影响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各个领域,其强大的反作用机制将逐渐产生作用,为制度变革提供心理动力和精神准备,亦为我们分析判断发达资本主义新变化提供了新视角、新维度。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违法犯罪发生于社会的互动之中,经历20年的改革开放之后,青少年的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稳定,由此引出种种反社会的行为。不衣社会心 症结在于:失衡与迷芒;浮躁与行为短期化;自危意识与怀旧心态;冷漠与无助;心理矛盾与评判标准二元化。要疏导青少年的不良心态,创造一个和谐有序,健康成熟的社会心理环境,首先要规范经济与生活循序其次要加强制度民改革,再次要建社会利益矛盾协调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健全与完善青少  相似文献   

3.
心理疏远是指脱离正常的社会交往,脱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又叫社会一心理疏远。心理疏远具有致罪性。心理疏远的主要根源在家庭。未成年人与父母之间情绪联系的缺乏或极其贫乏、未成年人遭受父母中的其中之一特别是父母俩的排斥,是导致未成年人心理疏远的重要原因。预防心理疏远以及因此而导致的犯罪,应从家庭入手。对罪犯改造亦应以避免心理疏远为原则。  相似文献   

4.
我们研究犯罪学,有一类犯罪人特别遗憾。他们身怀天赋之才,有大好的前程,他们只要认真生活,不仅能让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还可以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却在最好的年华成为犯罪人。他们的问题发生在哪儿呢?犯罪心理学对这类行为问题有其答案。所有人的行为问题必有相应的心理发展路径。天赋才华之时也有天赋的心理机制。所谓天赋心理机制,即人的心理在其自然发展中既有逻辑进程,又有天然结构。从逻辑进程而言,人在出生后,首先发展其情感,在情感关系中发展言语、社会性、能力等内容。从结构性观察,对于活动的人既有动力系统,即人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也有制动系统,即人的观念、信念、信仰。尽管人的心理机制很复杂,但复杂的心理发展往往基于几个最基础的心理现象,即情感、性格和观念。这三种心理发展实际是交错进行的。通常情感是在孩子初生期通过辛苦抚养过程而建立,在情感依恋基础上可进行确定行为规范的性格训练。同时,在父母身边随事件随唠叨发展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遭遇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许多人常常会痛苦、自卑、怨恨,失去希望和信心。职场受挫后,如果不善于自我调整,而致使心理失衡,不仅影响工作、生活,还严重影响人的健康。职场受挫后如何防  相似文献   

6.
孟素萍 《工会博览》2009,(10):16-17
面对二十一世纪科技高度发达、社会瞬息万变、高变化频率、短变化周期、大变化幅度和持续变化的趋势,人们的心理压力陡然而升,心理问题越来越得到凸现。同时,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生活质量的日趋重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也越来越关注自我的心理状态。这对新世纪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广大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研究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从父母离异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联性分析来看,父母离异给未成年人的心理造成严重创伤;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率高有目共睹;父母离异使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缺失、生活失去原有的稳定状态;父母离异后出现的再婚重组家庭,使得未成年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其一时难以应付。此外,导致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父母离异给未成年人造成心理创伤是内因和主要原因,但还有诸如生理变化影响心理、“疾风怒涛”的特殊心理以及学校教育不当和社会不良环境影响等外因。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轨迹及其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察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轨迹及其心理生成机制,采用回溯调查、问卷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未成年犯管教所281名未成年犯进行施测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轨迹可以“离校或辍学(14.2岁)”为分界点将其行为发展分为两个发展阶段,概述为:校园违规(12.81岁)——游离社会(13.92岁)——违法犯罪(15.22岁);(2)未成年人在离校前大概两年的时间内,出现较多的劣迹行为;在离校后两年左右因犯罪进入未管所;(3)致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因素有:学习状况不良、同伴劣迹活动、家庭关系不佳、偷盗撒谎行为;(4)其内在心理机制,主要体现在爱与归属、自尊需求得不到满足上,这两种需要无法满足而导致需要结构偏差和行为的负性转移,即积极寻求具有同类行为的同伴安慰,并以偷盗撒谎、同伴劣迹等行为表现出来,程度越发加深,最终导致犯罪。  相似文献   

9.
根据最近16年的统计数据,我国“两抡”犯罪总体呈上升态势,且出现多方面的特点。当前,影响“两抡”犯罪变化趋势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管理机制完善的程度、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导致的心理失衡、“两抡”犯罪主体特点、社会成员的防范意识以及公安机关的防控机制等。预防“两抡”犯罪需要整个社会尤其是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张爱善 《工会博览》2009,(7):169-170
大学毕业生作为承载社会、家长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期望比较强,社会对其要求也很高,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只要正确分析和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创设多层次、多角度的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从而避免或消除他们沉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当前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心理-社会均衡”是美籍华裔学者许娘光提出的理解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关系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最主要的特点是将人理解为一种“社会文化场”而不是孤立的个体,从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文化规范以及心理与社会动态均衡的角度把握人。采用这个理论对中国、印度、美国等几个大规模文明社会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该理论在几个方面与许氏的中国文化背景相联系:与儒家的“修、齐、治、平”模式有相似之处;与中国文化从人的“相互性”出发把握人的特点相一致;重视亲属集团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中和、平衡思想。许氏在参考中国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个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基本人际状态”概念,不仅对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为我们从文化心理角度重新审视目前主要基于西方经验建立起来的国际秩序以及相应的主流国际政治理论,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心理问题与心理疏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期以来一直居高不下的青少年犯罪,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治安形势。在大量的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数的青少年犯罪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可避免性,这其中由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违法犯罪占有相当的比例。面对这大量偶然的或本可免的青少年犯罪,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思考。 一、心理问题与青少年违法犯罪 现代社会生活中,心理疾患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由心理问题引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正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当今的青少年,他们处在一个高科技迅速发展的社会中,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复杂而多样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犯从判处刑罚到刑满释放这一改造过程,大致要经过三个心理阶段:初期——心理觉醒的矛盾阶段;中期——心理反复的增进阶段;后期——心理相对稳定的阶段,以及三个阶段的心理演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未成年人犯罪一直呈上升趋势,其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广州中院作为全国首批十七家少年综合审判试点中院之一,于2006年底正式成立了专门的少年审判庭,对涉及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实行综合审判。在长期的办案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心理干预在少年审判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在大量的涉少刑事案件中,未成年被告人的心理特点是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诸多涉案未成年人存在反社会的英雄观、性格上具有较明显的兴奋、外倾特征,性情暴躁、情绪不稳定、行为莽撞、攻击性强等。这些因素与其他社会因素如生理、家庭、学校及社会交合在一起最终导致了不同犯罪行为的发生。换言之,涉案未成年人之所以走向犯罪道路,与其在成长的各个时期尤其是青春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不良特征未能得到及时引导和解决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在实行少年综合审判试点后,大量的涉及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案件如探视权、抚养权、抚养费纠纷等,当事人之间矛盾重重,为充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平息社会矛盾,实现案结事了,从而维护家庭及社会和谐,引入心理疏导也就成为必要。实践中的上述需要促使我们在审判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机制和新举措。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正是广州中院在我国少年司法改革大环境’下通过实践中的不断探索与求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极具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对于进一步丰富我国少年综合审判机制具有重要的先导意义。本文阐述了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的概念、内涵和功能,并详细介绍了广州市法院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的试点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并就实践中所存在的困境及该机制的完善路径提出了独立的见解,并期望能以此抛砖引玉,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该项制度的关注和重视,并对我国少年审判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青少年吸毒问题日益严重,而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对青少年吸毒的心理成因做了分析:一是青少年对毒品所持的态度不正确;二是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方面存在矛盾性,而这种矛盾性及在这种矛盾下所形成的一些心理倾向同吸毒行为的产生有密切的关系;三是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对吸毒成因进行探讨,认为吸毒行为的产生主要是本我、自我与超我的不平衡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犯罪的个体因素主要是指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能发生直接影响或与其他因素发生交互影响而促成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心理变项,诸如人格特质、自我概念、心理需求、情绪、压力、生活适应、智力等因素,生理因素是指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形。健康的身体以及愉快的生活,使未成年人偏差及犯罪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抑郁性、焦虑、自卑、不安、自制力、攻击性等人格特质使未成年人偏差及犯罪的可能性增大;自我概念与自我认同低会增大未成年人偏差与犯罪的可能性;情绪稳定性低、自我控制力差会增大未成年人偏差与犯罪的可能性。个体因素是未成年人犯罪各因素的核心,其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并与未成年人的个体因素发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犯的年龄都是在14岁至18岁之间,与成年犯相比,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发育都尚未定型、可塑性强。正由于他们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性格尚未完全定型,一方面极易受到外界不良诱因导致犯罪,在服刑期间,因自控力差而屡屡违规违纪;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8.
李晓芸 《法制博览》2023,(5):118-120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我国对于对涉罪未成年人实行的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许多地区都尝试通过心理干预以挖掘罪错行为的心理原因,帮助矫正其不良心态,并预防再犯的可能,为其提供重新适应社会生活的机会。本文旨在探讨罪错未成年人心理干预机制的现状、问题和必要性,初探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并对于未成年犯罪心理干预具体措施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石勇 《南风窗》2014,(3):2-2
<正>贫穷的背后只要有社会不平等的刺激,富贵的背后只要有特权在支撑,都容易扭曲人性。它们的区别只是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不同——贫穷的人遭受到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双重剥夺,心理畸变,人性被破坏;有钱、有权的人,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下,则往往要先压抑自我,付出人性的代价才能获得权力、金钱这些稀缺资源。人性被破坏后,其后果就是人们会倾向干"报复",在心理上、行为上都对自己、他人、制度、社会具有破坏性。穷人因其生活环境和实施条件,破坏可能是指向自己(极端是自杀),也可能是指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作为我们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群体,其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必然有一定的背景。青少年之所以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更容易违法犯罪,其根源还在于他们深层次的心理背景。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背景主要有八个方面:逆反心理、模仿、易受暗示、性困惑、从众、显众、嫉妒、戏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