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提供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共物品领域存在的单一政府提供的状况,带来了公共物品生产的低效和短缺。打破公共物品政府提供的垄断局面,是政府改革的重要内容。非营利组织所具有的“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等特征,使得它在克服公共物品领域存在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乐军 《学理论》2009,(15):82-83
在我国转型时期,一些地区和部门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出现了过度市场化的错误倾向。当前,反思这一问题,既要科学认识公共物品供给的发展趋势,坚持公共物品市场化方向,同时也应通过强化公共物品市场化的政府责任,完善公共物品市场化的法律法规,选择符合国情的公共物品市场化范围和方式,以及构建三个部门共同提供公共物品的基本格局等途径来完善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增长中的重要职责,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保证内需持续快速地增长.其中,政府能否合理地供给公共物品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政府应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构建一种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公共物品供给模式,以社会性公共物品供给为主,实现城乡公共物品供给的相对均衡,避免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度市场化,实现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推行医药分离政策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公共服务领域引入了市场化供给机制,医药体制改革就是在市场化大背景下进行的,改革一方面提高了公共医疗服务的效率,但另一方面,医药价格虚高[1]、看病贵、看病难是目前医疗领域的突出问题。推行医药分离政策,当前被认为是解决医药价格虚高的最为有效的办法。本文就推行医药分离政策的可行性作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5.
市场和竞争在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的角色尽管德国具有国家主义的深厚传统 ,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市场也在向公民提供公共利益的服务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和市场息息相关 :1 )德国的公共行政有一套完善的公共采购体制 (publicprocurementsystem)。公共投标宣布需要什么样的物品和服务 ,并通过特定的采购机构来购买物品。在很多部门中 ,国家是经济市场上物品和服务的重要需求方。然而 ,采购也严格限制在那些被认为“可市场化的”物品和服务 ,例如道路的养护、建筑服务、办公用品的供应等等。2 )在德国 ,许多公共服…  相似文献   

6.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 所谓公共选择理论是指把传统经济理论的分析方法运用于政治领域分析的理论。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是政府选择。公共选择理论也就是把经济学应用来分析政府的运行,即所谓政府经济学。公共选择与市场选择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一是市场选择以私人物品为对象,公共选择以公共物品为对象;二是市场选择是通过完全竞争的经济市场来抉择,即消费者用“货币选票”来购买私人物品,公共选择是通过一定政治程序的政治市场来抉择,即消费者用投票来购买公共物品;三是抉择行为的主体在市场选择下是个人,在公共选择下是集体。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特征是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广泛的非市场决策的政治问题,正如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JamesM·Buchanan)所说,公共选择“不过是经济工具在政治上的应用与扩充。”尽管如此,公共选择的理论仍然具有创新意蕴,它在政治学与经济学之间架起一座新的桥梁,为经济科学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
杨忠民 《理论视野》2013,(12):26-2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强调全面改革的同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保持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仍然是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增长是关系人民福祉的头等大事,也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然而随着3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本、劳动、土地等的要素红利逐渐消退,并出现“边际收益率递减”的现象,这样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的现代经济增长成为必然选择。实现现代经济增长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的理论依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非营利组织不仅从数量上丰富了公共物品的多样化,而且从质量上提高和改善了公共物品的公众满意度,其意义正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公共物品领域政府和市场双重失灵的存在,为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提供了客观必要性;公共物品的复杂多样性特征,使得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不仅必要而且可能;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非政府、自治志愿性特征,为公共物品的“非市场、非政府”供给提供了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9.
公共利益与政府职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公共利益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该社会群体中不确定的个人都可以享有的社会价值。从公共利益视角考察政府职能,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政府应该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己任,通过公共利益可以界定政府公共职能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从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来看,政府不是公益物品的唯一提供者,它应该在公共利益的实现机制中承担“掌舵”的角色。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在实现公共利益过程中的作用,西方政府正在积极推行新公共管理运动。我国政府也在经历深刻的治理变革,具体内容体现在民主化改革、市场化改革和政府自身改革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及其管制问题是公共管理学、产业经济学以及管制经济学等领域较为活跃的课题之一,更是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的热点。本文提出,在我国城市公用事业普遍采用公私合作的市场化改革中,应建立独立性的管制机构,以确保市场化改革后公用事业的公益性。  相似文献   

11.
政府垄断公共物品的提供与生产,是当前我国政府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政府可以是公共物品的提供者,但并不一定非是公共物品的生产者不可。要建立新的公共物品管理机制,使公共物品领域成为政府与市场共同调节的领域,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积极性,建立分级管理机制,规范各级政府间的权责关系。公共物品经营的模式应多元化,主要应有:公有公营;公有私营;私有私营;社会或使用者提供。  相似文献   

12.
赵予新 《学理论》2010,(5):30-31
一般的粮食具有私人物品属性。粮食安全的经济属性为准公共物品。模型分析表明,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所提供的粮食是市场失灵的领域,需要政府“埋单”。然而,在正常情况下,豉府和市场在粮食安全活动中应互为补充,有机耦合。  相似文献   

13.
《理论视野》2005,(6):61-62
不久前,国家发改委举办了“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体制创新”为主题的中国改革高层论坛。《社会科学报》2005年9月1日摘要刊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在论坛上的发言。杨启先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到现在为止,并没有真正成熟,突出反映在几个最重要的改革方面,发展都很不平衡。如在市场领域,商品市场的改革发展较快,要素市场的改革明显滞后;在企业领域,非公有制企业的体制、机制至今基本上已经能够同市场经济相适应,但国有企业的机制还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宏观调控领域,调控手段大多已经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到以经济手段(包括财税和金融)为主,但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政府机构精简与职能调整)至今仍远未到位;在分配领域,初次分配即如何做到效率优先的改革,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但一整套合理的再分配制度的改革,即如何兼顾效率公平,至今远未建立与形成。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公共领域,面对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低下、社会公共性成长缺失的治理问题,创新社会治理应当寻求“行政引导”与“社会自治”相结合的社会共治模式。社会共治的治理体制改革不仅需要政府加快“放管服”的改革进程,也需要以具备专业性和创新力的社会组织业态作为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基础,还需要权衡基层政府的治理效率和风险,采用“适度”的行政干预将社会自治能力的生长控制在适当范围内。社会建设引导基金是公共治理的一次创新尝试,在社会共治理念下,它通过融合“政治”“社会”“经济”三个维度的机制设计,整合政府、社会组织、公众和企业的优势力量,最终实现多元主体的协同增效,推进公共服务的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15.
医疗卫生改革理应寻求解决民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医疗卫生服务及其市场是医改中所有问题的归结点。本文在对医疗卫生服务与其市场的特殊性进行分析中,表明医疗服务市场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市场与服务市场,在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上应针对其特点进行合理界定,既否决单纯的市场主导,也否决一味的市场化,而是二者的理性结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入,市场各要素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差距日渐扩大。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思想,解决这两类利益非均衡的问题已经成了现阶段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首要任务。完全市场化或完全政府干预式的解决办法都不具有现实性。一个较被普遍接受的结论是建立二者结合的利益均衡机制。这里主要涉及对公平和效率、政府和市场这类“两难”问题的选择。因此,研究我国目前两类利益非均衡的结构及特点,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益均衡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实现途径,对于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王刚  朱慧涛 《学理论》2009,(23):5-6
伦敦地铁工人屡次罢工凸显了公用事业市场化所存在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政府大力提倡公用事业市场化,以吸纳资金和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另一方面,由于私人企业逐利的本性导致公共服务的无效性。本文在理清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生产”公共物品之间区别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私营"的公用事业市场化模式,并分析了“国有私营”模式实现多赢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秦龙 《行政论坛》2007,(1):90-92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国家掀起了改革政府的热潮。从西方国家改革的实践看,改革的内容主要是按照新公共管理的要求展开的: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将“掌舵”和“划桨”分开;运用市场原则,引进竞争机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强调顾客导向。西方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可供我国借鉴的特点是:改革目标上的效率和质量取向;改革措施上的分权趋势;改革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理论专门研究的不足,导致人们对国有经济与公共经济、社会主义国有经济与资本主义国有经济的混同,从而在当前对国有经济改革与调整问题的研究中,不少论者主张应将国有经济局限于公共经济领域。对此,本文提出如下看法以就商榷。一、国有经济与公共经济公共经济是与政府职能相关的经济现象,与生产私人物品的私人(部门)经济相对应,是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政府公共部门经济。根据公共财政理论或公共经济学理论,即使在坚持自由竞争理念的市场经济中,政府根据其职能所需仍有如下重要理由对经济或市场实…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世界各国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公共服务支出过大、公共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公共需求不断增长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在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应建立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