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同时声明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六十六条予以保留。 二、台湾当局于1970年4月27日以中国名义在《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上的签字是非法的、无效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成员方,必须依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善意履行条约的国际义务。根据WTO的规则要求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外资法律制度的现状,只有不断完善和修改我国外贸外资法,方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原江 《思想战线》2003,29(2):128-132
因情势根本改变而终止条约的原则,是国际习惯法的规则,虽经《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将其法典化,但对其适用条件的规定却极为严格。因此,论证条约的终止,除考虑缔约国的合理要求和国际社会秩序的稳定因素以外,对情势根本改变原则的解释,还当兼顾订立条约的目的,否则将丧失其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政报》2010,(6):8-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履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的义务,保护臭氧层和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一些非洲国家宣告退出ICC的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对条约退出行为的广泛关注。作为退约权的具体实践,缔约国退出ICC的行为不仅在《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和《维也纳条约法公约》中存在合法性依据,其正当性基础也由国家主权的对外独立属性所奠定。在国家主权原则之下,各主权国家均享有退出国际条约的权利。从条约法的历史演进来看,缔约国在行使退约权的过程中,其行为方式表现出从消极行使向积极行使过渡的实践特点,并且退约权的行使也逐步成为各国进行政治博弈的法律手段。主权国家通过行使条约退出权以争取新的合作形式,创造新的利益格局,虽然有利于各国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但也应当保持审慎的态度,严格遵循相应的程序性规则和实体性要求。  相似文献   

6.
国际条约的适用与我国宪法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焱 《人大研究》2003,(12):29-31
“约定必须信守”是一项古老的原则。这一原则不仅在国内法领域内得到广泛认可 ,而且发展成为国际法上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在条约缔结后 ,各方必须按照条约的规定行使自己的权利 ,履行自己的义务。由于当今国际社会国家主权平等的特点 ,这一原则为国际间的相互信赖创造了条件 ,从而为维持和发展正常的国际关系、保障国际和平与安全提供支持。正因为如此 ,国际法理论和实践一向确认条约必须遵守的原则并强调其重要意义 ,许多重要的国际文件也都载有条约必须遵守的规定 ,如196 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和 1986年《维也纳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及国…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本着发展两国领事关系的愿望,以利于保护两国国家和两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巩固两国的友好合作,为发展一九六三年四月二十四日订立的《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决定缔结本领事条约,并为此目的议定下列各条: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根廷共和国,本着发展两国之间业已存在的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为利于保护两国国家和各自国民的权利和利益,认为在相互关系中,对一九六三年四月二十四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各项规定加以确认和补充是适宜的,决定缔结本条约,并议定下列各条: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突尼斯共和国, 为促进两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发展两国的领事关系,以利于保护两国国家和两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 确认一九六三年四月二十四日《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是两国处理领事事务的基本文件, 决定缔结本条约,为此目的特派各自全权代表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决定,核准蒋心雄于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六日,在维也纳代表我国政府签署的《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和《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援助公约》。对《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中国政府声明:"中国不受该公约第十一条第2款所规定的两种争端解决程序的约束";对《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援助公约》,中国政府声明:"一、在由于个人重大过  相似文献   

11.
一、缔约能力与缔约权关于条约的缔结,有两个概念应加以区别,即缔约能力和缔约权。缔约能力是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缔结条约的能力,而缔约权则是指国家和其他国际法主体内部某个机关或个人代表国家行使缔结条约的权限。前者由国际法决定,而后者主要由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的内部法律决定。《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6条规定,每个国家都有缔约能力。国家的缔约能力是国家主权的体现。由于主权不可分割,国家的缔约  相似文献   

12.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世界版权公约》,同时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世界版权公约》第五条之二的规定,享有该公约第五条之三、之四规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定:批准2005年7月8日在维也纳通过的《核材料实物保护公约》修订案。  相似文献   

14.
《江西政报》2008,(2):13-19
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严重侵犯妇女儿童人身权利,对被拐卖妇女儿童身心健康造成巨大伤害,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有效预防、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积极救助、妥善安置被解救妇女儿童,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遵照我国政府签署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劳动公约》等有关文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制定《中国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2008-201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5.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决定:批准于1999年12月9日在第54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的《制止向恐怖主义提供资助的国际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同时声明: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受《公约》第24条第1款的约束。二、根据《公约》第7条第3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公约》第7条第2款规定的5项管辖权。但是,该5项管辖权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三、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以下3项条约不在《公约》第2条第1款第(a)项  相似文献   

16.
核安全公约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批准由国际原子能机构1994年6月17日在维也纳举行的外交会议上通过的《核安全公约》。  相似文献   

17.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决定:批准由国际原子能机构1994年6月17日在维也纳举行的外交会议上通过的《核安全公约》。  相似文献   

18.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同时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附件第一条的规定,享有附件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定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贪污腐败犯罪是全球的公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贪官携款外逃已成为腐败犯罪的一个新动向,也是当前跨国犯罪的突出问题。为惩治跨国腐败犯罪,国际社会加强了国际刑事司法合作,《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签订正是这一国际合作的法律体现。作为缔约国,中国应以《公约》为标准,对相关刑事法律进行修改与完善,以适应有效惩治腐败犯罪和追缴外逃赃款的现实需要以及进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条约法义务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实施后可否办理护照延期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将于2007年1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法》第十一条第一项规定:护照有效期即将届满的,护照持有人可以按照规定申请换发或者补发护照。《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各缔约国不得延长其机读旅行证件的有效期。鉴此,应根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不再为各类护照办理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