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尽管中东欧诸国都是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因而在私有化(或非国有化)方面有许多类似之处,由于政治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国在国营企业私有化方面采用了不同形式。本文仅就中东欧诸国(包括俄罗斯)的国营企业私有化形式作一比较,但不涉及归还资产问题,尽管它也是一种非国有化形式。 匈牙利:自发私有化和引进外资 匈牙利自60年代以来即着手经济改革,  相似文献   

2.
中东欧国家自1989年政权更迭后,新政府面临如何补偿前财产所有主的问题,即向原主归还二战时期由德国占领军充公的和二战后由共产党国有化的资产问题。本文就中东欧一些主要国家的再私有化的立法建议进行比较研究,现摘译如下: 一、没收浪潮的涉及面:  相似文献   

3.
中东欧国家深度依赖欧盟市场和资金并高度认同欧盟规范和规则,其对外政策选择已深刻嵌入欧洲一体化进程之中。欧盟通过其经济影响力、制度规范力和软性趋同压力对中东欧国家对外经济合作施加影响。此外,中东欧国家对欧盟的观念认同也是影响各国决策的现实因素。文章结合当前中国-中东欧合作的现状,指出了欧盟对中国-中东欧合作的主要关切并提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根据中东欧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企业私有化的经验,随着联邦和共和国有效的私有化法律的履行,新的所有制改革法草案已经由共和国政府制定,并已提交议会议定。该法预期在1993年7月底正式通过。 该法草案的主要思想是要按照已被接受的原则加速私有化进程,从而建立起更有效、更具竞争性的企业和经济。其它目标,如吸引  相似文献   

5.
1989年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中东欧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也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总体看,中东欧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又具有较强的共性。在20多年的改革历程中,中东欧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先后经历了三次改革,即1990年到本世纪初的参数性改革、本世纪初到2008年以前的结构性改革和2008年以后的多元化改革。在深入分析各国的改革措施及其得失的基础上,本文还简要介绍了中东欧国家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挑战以及各国下一步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欧盟因素的介入,中东欧各国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即出现了学界所称的欧洲化现象,中东欧国家政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欧洲化进程的影响。作为一种超越国家层面的政治社会化过程,欧洲化促使中东欧国家的政党做出调整和改变,以适应新的定位和功能。同时,在欧洲化深入的过程中,中东欧国家的政党政治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东欧国家经济走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2007年,中东欧国家的经济总体上呈平稳快速发展的趋势,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东欧转轨国家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国际金融危机对中东欧国家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与这些国家转型后形成的制度基础和经济发展模式有关.本文就国际金融危机对这些国家经济的冲击,从多个侧面分析相关原因,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1989年以来,中东欧国家相继进入经济转轨。8年多来,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很不平衡。其中,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情况较好。而波兰又是中东欧国家中经济回升最早、幅度最大的国家。1995年,波兰的实际国民收入便已恢复到剧变前的水平,西方称波兰为“欧洲正在升起的明星”,波兰则把自己誉为“欧洲腾飞之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领域出发,分析了中东欧各国加入欧盟所要达到的条件;文章还分析了欧盟东扩面临的诸多问题,如欧盟内部财政与机构上的超负荷,具体包括需要改革欧盟机构人员组成比例和决策机制、财政费用的分担比例和资金流向,尤其是要改革农业基金,以适应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的中东欧各国的入盟;中东欧各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与欧盟平均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还未能达到欧盟的最低社会标准;另外,中东欧国家虽然在历史上、文化传统上属于欧洲,但文化认同的回归与多元语言的协调问题依然存在。另外,俄罗斯为了牵制北约东扩,也会对欧盟东扩设置障碍。综上所述,欧盟东扩将是一个漫长、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东欧国家政党与政治结构有着特殊的不稳定性,而这个不稳定性与中东欧国家社会、经济转型高度关联。2008年金融危机和2009年欧债危机无疑加剧了人们对于这一不稳定性的担忧。通过对选举结果的实证研究并全面分析和梳理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东欧国家政党政治变迁的总体结构后可以发现,中右、中左两大政治力量主导政坛的格局没有发生动摇,任何意识形态的极端势力也没有利用金融危机崛起。这就需要讨论中东欧国家转型过程中具有特色的政党政治生态环境,并对其影响政府运作进行研究,为把握中东欧国家目前的政党政治转型特征提供有分析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欧盟和美国在中东欧国家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欧洲格局也进行着持续调整.俄罗斯在中东欧影响消退后,美国随即借由北约势力迅速东扩,同时欧盟也逐渐接纳了中东欧10个转型的前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成员国.普京时代,俄也扩大了对其邻国影响力.由此,中东欧国际体系结构逐渐趋向多极化,出于对全球战略、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饿欧美三方在中东欧地区的利益格局变得愈加错综复杂,三方之间特别是俄与美欧之间的博弈频繁,与此同时,三方在博弈中也无法忽略中东欧国家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在中东欧诸国中,1995年经济形势最好的国家是波兰。它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上一年增长了7%,其次是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独联体各国仍然是负增长,平均下降5%。 在原苏联地区各国,工业生产的下降势头开始得到控制。经济增长缓慢的若干国家已在工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一些好兆头,例如产品的质量有了改进,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一) 波兰是东欧诸国中最早实行私有化的国家。早在1988年,当“私有化”在一些国家还是个新名词,许多人对它的概念还模糊不清的时候,波兰对于要不要把私有化作为经济改革的主要原则,作为改变所有制关系的主要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全国性的公众大讨论。尽管在此之前“私有化”在波兰也是个禁词。直到1989年波兰改换了政权之后,私有化问题被正式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私有化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该年9月份起,波兰开始实  相似文献   

14.
自2017年特朗普政府重返中东欧之后,美西方与俄罗斯利益博弈态势加剧,导致中东欧地缘政治加速动荡。尤其是2022年俄乌冲突的爆发,给处在中美博弈新中间地带以及美西方和俄罗斯博弈前沿阵线的中东欧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地缘安全挑战,改变了中东欧绝大多数国家对外战略的优先次序,经济利益全面让位于安全利益成为这些国家制定外交战略的优先事项。这一变化对“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产生了难以逆转的冲击,本文根据中东欧国家对华政策趋向的特征,将其分为五大类:对华强硬派、合作与批评并举派、战略模糊派、对华务实派和对华友好派。总之,后乌克兰危机时期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除了充分研判大国博弈因素之外,应遵循差异化和精准化的合作对策,应根据当前中东欧国家对华政策定位的不同类型而因国施策,统筹经贸、环保、人文等多个维度,协调中央和地方多层级合作。  相似文献   

15.
纵览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世界各国,如何将原有的国营企业改造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济主体,是构筑整个市场经济框架中的一个共同难题。俄罗斯是通过大规模的私有化来解决这个难题的。俄罗斯私有化的实践能为其他国家提供哪些经验和教训呢?我们不妨对俄罗斯私有化的进程作一全面的、动态的考察,以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政策:定位、取向及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战结束后 ,“加 (欧 )盟入 (北 )约”是中东欧国家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首要目标。从政治、经济、历史与地缘安全利益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中东欧国家将采取“亲美不脱欧”的外交选择。同时 ,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政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短期内这些国家将使正在形成的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受到大西洋主义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 ,中东欧国家将因与欧盟的利益融合而加快“欧洲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下中东欧转型模式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与政治体制转型是转型问题研究的焦点,而中东欧国家的转型模式也作为一个范例持续得到来自理论和实证研究上的关注.本研究以金融危机发生、演化为背景,旨在检测金融危机背景下中东欧国家的整体经济表现与金融市场表现,并通过分析对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转型优等生"中东欧国家的转型模式进行再评估和反思.  相似文献   

18.
苏东剧变以后,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希望加入欧盟,真正融入欧洲社会中去。欧盟也有意向东拓展,使中东欧国家尽早成为欧洲大家庭的成员。但欧盟接纳的对象国中东欧国家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艰巨性以及欧盟自身改革的复杂性,使得欧盟东扩非常艰  相似文献   

19.
"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国际热议的话题。最近几年,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一些中东欧国家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将对有关"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献进行简要的回顾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将试图回答如下问题:中东欧国家为何关注"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中东欧国家是否存在"中等收入陷阱"?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增长面临何种挑战?  相似文献   

20.
推行私有化债券是俄罗斯实行私有化的主要手段。按俄罗斯学者的观点,私有化债券如能顺利实施,将是历史上所有制改造的重大举措,其意义不亚于1917年的十月革命,所不同的是:这一举动却是走向反面,将国家所有制“归还”私人手中,这是对历史合理性的否定。俄罗斯推行私有化债券工作,如按原定计划即将结束。那么私有化债券实施后对俄罗斯经济改革和社会政治稳定带来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