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南亚城市一极化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各国在20世纪后半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新加坡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印尼、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被称为亚洲的“四小虎”。各国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 ,其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 ,如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就完成了西方国家需要用上百年的时间才完成的城市化 ,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城市化也得到快速发展。作为一个整体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东南亚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 ,但首都一极化的现象比较突出 ,城市首位度①较高。1950年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人口仅为150万 ,到1990年就达到850万 ,1995年已经接近1000万 ,占国家总人…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自主行事应对 经济前景看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始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成为受金融危机打击的重灾国。为了筹措资金重建经济,泰国、印尼和菲律宾先后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根据援助条件,它们必须在IMF的指导下进行经济改革,甚至政治改革。比起其他3国,马来西亚明显桀骛不驯,是东盟四个重灾国中拒绝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的唯一国家。那么,“拒援”对马国是有利或不利?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两年之后,马来西亚与其它接受IMF援助的国家相比,它…  相似文献   

3.
从1980年到1993年,是泰国当代史上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发生深刻变化的14年。在这14年中,泰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670美元提高到1960美元,在东南亚已仅次于文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而在东南亚4000万人口以上的诸国(包括印尼、菲律宾、越南、缅甸)中已居于第一位;国民生产总值将近1200亿美元,已进入世界前30位的行列,在东南亚仅次于印尼。泰国被一些人誉为“亚洲的第五条小龙”。在政治上,资产阶级多党议会民主制进一步发展,在1992年的“5月事件”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同时,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和政治上的变革后,泰国的发展在经济上、社会上和政治上也都面临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在取得独立后,为了改变殖民时期形成的畸型的经济结构,将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马来西亚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就。近几年来,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强劲势头,1987-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82%,在亚洲仅次于中国。1993年人均收入达3280美元,是泰国的2倍,印尼的5倍,在东盟国家中仅次于文莱和新加坡。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报告已将马来西亚列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它在其中的竞争力已超过韩国而位居第四位。上述工业化成就主要得益于马来西亚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有关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1987—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达8.2%,在整个亚洲仅次于中国;人均收入由1986年的1830美元增至1993年的3280美元,是泰国的2倍和印尼的5倍左右。世界经济论坛和国际管理发展研究所的研究报告,已将马来西亚列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它在其中的竞争力排名已超过韩国而跃居第四,在国际企业界信心排行榜上已超过台湾  相似文献   

6.
引言人们对东盟经济的发展相当关注。因为在过去几年里人们已经相当注意的“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正在失去其国际竞争能力,相反地,东盟国家却发展得非常迅速。“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之所以会失去国际竞争能力,是由于它们的通货增值、劳力短缺与工资上涨、物价上涨,等等。另一方面,东盟经济的迅速发展则是由于工资与成本的低廉,等等。结果,美国和日本的制造公司正在把它们的生产基地从“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转移到东盟。特别是泰国和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是相当引人注目的。据预测,泰国和马来西亚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可以赶上“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除了新加坡(新加坡是“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一个组成国家)和文莱(其人口总数非常小,只约有30万  相似文献   

7.
1997年7月起始于泰国的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至今余波未平,其影响巨大而深远.正如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所言,这场危机“使亚洲经济猛虎变成了哭泣的病猫”.尽管总体来讲,这场危机对新加坡造成的伤害远不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那样严重,但也给这个发达的城市小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本文拟就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新加坡的影响、新加坡对付金融危机的措施、以及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前景等问题作一系统而客观的分析,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一、东盟钢铁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近年来,东盟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及新加坡等国家正在向着迅速工业化的进程努力迈进,而钢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虽然从整体看,目前这些国家的钢铁工业规模还较小,技术装备还较落后,但毋庸置疑,它已成为当今世界钢铁领域日益增长的一个分支。从近年东盟五国钢产量的统计及预测情况来看,其产钢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应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预计1995年该地区第三大产钢者泰国将被菲律宾超过。1991年东盟五国的粗钢产量共为646万吨,预计1995年将大幅增至1335万吨,其中印尼、马、菲的增长幅度较大.尽管如此,钢铁需求量在2000年之前仍将有很大缺口,预计本世纪末,东盟国家钢材进口量将达3500万吨。到2005年,东南亚地区钢需求量将增至4700万吨,年均增长6.2%,板材需求将从1992年的1100万吨增至2800万吨。  相似文献   

9.
对泰国华侨华人现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泰国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之一,物产丰富,华侨众多。它的面积共有51.4万平方公里,约等于广东省面积的2.8倍。人口5,500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2人。1987年国民总产值约等于500亿美元,人均所得约900美元,虽然低于亚洲“四小龙”,但它正力争上游,追求“成龙之道”,致力于发展经济和社会建设。生活在这里的华侨、华人、华裔正与泰国人民同心协力,为泰国的繁荣进步贡献一切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一、序 言 国土面积与日本的淡路岛大约相同、拥有300万人口的城市国家新加坡是1965年从马来西亚联邦分离、独立出来的年轻国家,也是华人人口占77.7%、马来人口占14.1%、印度人口占7.1%的多民族国家。这个小国从70年代初开始因迅速的经济增长受到全世界的注目,现在已经与韩国、台湾、香港一起被称为“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1999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32 810美元(日本是38 160美元),远远超过了旧殖民地宗主国意大利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1.
前言 本文的目的是从印尼农业部门的就业过剩中找出农业部门相对低收入的原因,并通过对劳动边际生产率的推定值和工资率加以比较,来验证该原因是否存在。 正如《东亚的奇迹》(世界银行,1993年)开头所述的那样,“在东盟各国中,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是新兴工业化经济”,这些国家近年来的经济增长相当显著,1995年印尼的经济概况如下所示。人口为193.3百万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980美元。此外,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1993,(2)
总的来说,1992年东南亚经济依然强健有力,其增长速度仅次于高居全球之冠的中国大陆。1993年,针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东南亚国家纷纷制订、调整切合本国国情和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的经济政策和目标,力图使其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1992年,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较好的有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其中新加坡的经济增长率为5.6%,马来西亚为8.9%,印度尼西亚为5.5%,泰国为7.2%。通货膨胀率,新加坡为2.3%,马来西亚为4.6%,印度尼西亚为8%,泰国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劳动力的跨国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地区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有悠久的历史.进入90年代后,新加坡和文莱因劳动力短缺成为外籍劳工的输入国,菲律宾、印尼、缅甸和印支国家有大量剩余劳动力,是劳工的输出国.马来西亚和泰国既输出也输入劳工,但以输入劳工为主.劳动力跨国流动的规模与特点东盟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劳动力供求等方面的差距是劳动力跨国流动的重要原因.同时,它们的共同边界很长也使劳动力的跨国流动成为可能.越南与老挝和柬埔寨,以及泰国与缅甸的边界线,超过美国与墨西哥的边界线.美国为减少跨越边界的非法移民,每年耗资几千万美元,动用各种现代化的设备,但是收效甚微.在东南亚,热带雨林更无法成为移民的屏障.新加坡和文莱的外籍劳工主要来自东盟其他国家.新加坡从60年代末开始就面临劳动力短缺,而允许外籍劳工前去工作,以缓解劳工不足和本国劳工工资上涨的压力.据新加坡劳工部的统计,1994年外来劳工有30万人(1992年为20万),占就业总劳动力的将近20%.1996年外国工人达45万,占人口的12.5%.他们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和泰国,还有一些来自菲律宾和其他国家.马来西亚尽管有不少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到新加坡工作,但是他同时又从印尼、菲律宾和泰国吸引大量劳工.自80年代后期以来马来西亚失业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的低水平.1  相似文献   

14.
一、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原因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1960—1970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6.4%,1970—1980年为7.8%。1981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按1980年价格计算)达到1819.39亿美元,其中印尼占42.5%,菲律宾与泰国分别占19.1%和18.4%,马来西亚占13.2%,新加坡占6.8%。按人口平均的国内生产总值,新加坡最高,为5045美元,马来西亚次之,为1167美元,菲律宾与泰国分别为703美元和694美元,人口最多的印度尼西亚也达到了514美元。  相似文献   

15.
马来人在泰国与新加坡民族关系中地位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东南亚的马来人系指至今仍以“马来人”为族称的居民,是东南亚较大的一个跨界民族其中在马来西亚有900余万人,在印度尼西亚有1000多万人,在泰国有180万人,在新加坡有40万人,在文莱有14万人,共约2100多万人(1994年)。东南亚马来人的祖先为蒙古人种马来类型中的新马来人,约在公元前1000年开始从亚洲内陆逐渐南下,迁至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经长期发展和融合,形成今天东南亚的马来民族。虽然他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但在种族、语言、文化和宗教信仰方面基本一致。马来人在马来西亚和文莱是主体民族,在新加…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是1967年成立的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目前有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文莱等六个成员国,土地面积305万平方公里,约占东南亚总面积2/3;人口3亿,约占东南亚总人口3/4。东盟不但地广人多,当前又是东南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广西与东盟近邻,具有发展贸易的有利条件和巨大潜力,但目前双方贸易起点很低。积极拓展东盟市场,对于提高广西整个外贸水平和振兴广西经济,将起重要的作用,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文、印(尼)、马、菲东东盟增长区(BruneiDarussalan,Indonesia,Malaysiaandphilip-Pine——EastASEANGrowthArea)的构想是菲律宾总统拉莫斯于1992年提出的,该增长区包括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印尼北部的苏拉威西岛以及分别由印尼、马来西亚、文莱的领土构成的加里曼丹岛。三岛的总面积约为10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000万,其中棉兰老岛1500万人、苏拉威西岛1300万人、加里曼丹岛1200万人。加里曼丹岛中,靠石油收人富起来的文莱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7万美元,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和沙巴为2320美元,加里曼丹岛的印尼部分为40…  相似文献   

18.
一、文莱经济的特点文莱经济的第一个特点是既富裕又落后。它的人均国民收入在亚洲地区居首位,1984年文莱的人均国民收入为21600美元,日本为9714美元、新加坡为6912美元、香港为5937美元、南朝鲜为1998美元、马来西亚为1996美元。但它的人均制造业产值、工农业生产力在亚洲地区却排列在较后面。  相似文献   

19.
<正> 亚洲开发银行于1993年2月24—26日在马尼拉总部召开亚洲“增长三角”研讨会,日本、中国、香港、台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美国等16个国家(地区)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4个国际组织应邀参加会议。会议认为,目前世界经济合作全球化、区域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东盟的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出口与投资的良性循环 1、良好的经济形势 70年代东盟各国(本文仅指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取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就70年代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来看,新加坡为9.0%、泰国为6.8%、马来西亚和印尼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