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后,美帝国主义正在不断加强对东南亚国家的干涉和侵略。以散布虛构“共产主义侵略”的謊言到处扩展軍事基地,唆使它們反对爱好和平国家,同时假借帮助东南亚国家开发經济为幌子,以貿易、“援助”和投資的办法,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国家的控制,使这些国家更加屈从于它的奴役和掠夺。为了欺騙这些国家的人民,美国政府大方开动宣傅机器,竭力为美国的侵略政策粉飾。1960年8月4日,香港“远东經济评論”发表的“美国在亚洲的賭注”特輯,系在美国国务院的直接贊助下编写成的。尽管这些文章尽力为赤裸裸的美国侵略政策擦粉涂脂,宣扬美国“帮助”东亚与南亚国家“开发”經济的成就,可是,文章也无法掩飾美“援”一直不得人心,美国的威望不断下降,东亚与南亚各国人民愈来愈憎恨美国佬。由于这个特輯大量发表了战后美国对东亚与南亚国家貿易、“援助”和投資的材料,也透露了美国对这些国家的侵略活动情况,所以我們把这个特輯有关东南亚部份的资料整理翻譯出来,以供研究这些問題的讀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政策:定位、取向及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战结束后 ,“加 (欧 )盟入 (北 )约”是中东欧国家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首要目标。从政治、经济、历史与地缘安全利益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中东欧国家将采取“亲美不脱欧”的外交选择。同时 ,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中东欧国家的外交政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短期内这些国家将使正在形成的欧洲安全与防务政策和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受到大西洋主义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 ,中东欧国家将因与欧盟的利益融合而加快“欧洲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最近短短几年时间里,波兰对波罗的海地区和波罗的海国家推行了一项带有矛盾感情的政策。对那些国家的政策已成为波兰“东方政策”的一个主要部分,后者不属于波兰对外政策中所谓的“优先目标”。由于指望成为欧共体正式成员国的、面向西方的政策在其对外政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对于或多或少合理的“东方政策”的发展给予的关注较少。 事实是经互会、华约的崩溃和苏联的解体已产生了相当复杂的地缘战略形势,波兰也参  相似文献   

4.
“双轨政策”,即区别对待外国政府与人民,是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冷战中美国对东欧政策就是灵活运用“双轨政策”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对冷战中美国对东欧“双轨政策”的研究,不仅能使我们进一步认清美国外交政策的特征,也有助于我们从东欧的角度出发,吸取一些有益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5.
“奥郎.阿斯利”是马来西亚的土著族群,国内相关论述极少。本文分析了“奥郎.阿斯利”问题的形成和政府为解决问题而针对“奥郎.阿斯利”人所实行的政策,并分析了这些政策对“奥郎.阿斯利”人的影响。最后从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的角度对其政策进行了宏观上的评析。通过本文,可以清楚地看到“奥郎.阿斯利”这一落后族群在马来西亚现代化进程中的变迁以及马来西亚政府的政策得失,为多民族国家处理落后民族或者族群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6.
文化经济时代的政策课题姜应善一、文化的产业化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变化的时代。这可以从许多表达术语得到印证,“第三次浪潮”、“后工业社会的终结”、“信息革命的开始”等这些话语表明我们所处的时代及其转型框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迫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从经济...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欧洲社会民主党普遍经历了从思想、组织到政策的转变过程。突破阶级政治的约束 ,进一步放弃与传统社会主义的观念和政策的联系 ,从纲领组织型的党向“可选举的人民党”甚至“全方位党”转变 ,建设积极的福利国家 ,这些变化成为社会民主党转型中的普遍趋势。但社会民主主义阵营里的不同派别对当今世界以及社会民主主义传统 ,对新的激进主义政治的目标 ,对“可选举的人民党”的性质 ,对有组织的工人组织 (主要是工会 )的打击和疏远 ,对积极的福利国家建设都存在明显分歧 ,并引起了广泛争议。这些论争直接影响到了社会民主党转型的方向和进程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出于与美国争霸需要,奉行“大炮”优先的国家战略,以中央高度集中的体制,投入大量资源开发军事、科技,发展军力,增强国力。在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内,成为能与美国抗衡的世界超级大国。但这种带有浓厚军事色彩的科技开发政策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埋下“祸根”。优先开发军事科技,忽视民用科技的开发,不仅消耗了大量资源,而且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后腿,使经济增长连年滑坡,到80年代甚至出现负增长。前苏国力由盛至  相似文献   

9.
积极吸纳高水平外籍人才是日本重要的国家战略。2012年日本正式出台了“高度人才”积分制度,该制度对日本经济产业、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高度人才”积分制度出台的背景、制度框架及其4次修订轨迹发现,该制度服务于日本的国家战略目标,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修订思路主要体现在降低给分条件、增加项目分值、加大优待措施力度三个方面。从日本近10年“高度人才”认定数量观察,可以说数次修订工作卓有成效。“高度人才”积分制度与日本留学生政策、入境管理政策、移民政策相辅相成,为日本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亦早已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因此应关注并借鉴日本的引才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国家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王文良赵子诚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是东南亚各国政府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加,了解东南亚国家的关税及非关税政策的情况,特别是涉及到进口政策方面的所谓“壁垒”问题,对我们发展与东南亚各...  相似文献   

11.
韩国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大力建设信息强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综合国力,韩国在进入21世纪之际,对国家科研体制和政策进行一系列改革,全面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与世界信息强国。 一 改革科技创新体制,发挥企业技术开发主体作用 韩国总统金大中指出:“推进四大改革和知识信息化,建设世界一流的国家,……以强化国际竞争力。……改革不是一个选择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不是一个只关系到我们这一代的问题,而是一个直接关系到我们子孙后  相似文献   

12.
香港《远东經济評論》和日本《海外市場》先后发表了它們的評論員和通訊員写的有关英国、西德、“歐洲共同市場”和日本等資本主义国家对东南亚各国的貿易情况,这些文章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提供情况并向其本国的統治者和資本家献策。但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由于美帝国主义对东南亚各国的扩張和掠夺,日益排挤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东南亚各国的經济势力,被排挤的資本主义国家也采取了諸多的对策,因而,在东南亚各国的市場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間的相互傾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銳化。同时,从这些文章中也反映了随着东南亚各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日益高漲,帝国主义在东南亚各国的經济地位也日益动摇,它們的渗透手段遭到越来越大的困难。它們在哀叹之余,仍企图继续在东南亚作最后的挣扎,提出所謂“援助”、“友好”和“經济貿易合作”等等词令只不过是为其扩張政策搽脂抹粉而已。但是,近年来日本对东南亚的經济联系日益加强,扩張的手法也較多,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在东南亚經济竞爭中的一个勁敌,也值得加以注視。  相似文献   

13.
工会的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列宁把这种保护职能概括为“两种保护”,即既要维护国家的利益,又要维护工人的切身利益。他说:“全体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直当保护自己,我们则应当利用这些工人组织来保护工人免受自己国家的侵犯,同时也利用它们来组织工人保护我们的国家。”(《列宁选集》第4卷,第408页。)他还指出:工会应该“经常纠正由  相似文献   

14.
郑勋  郭秋梅 《东南亚研究》2023,(3):69-91+155-156
“东向政策”是马来西亚1982年开始实施的对外政策,其主旨是同日韩扩大经济贸易关系,争取两国投资并学习其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以及职业精神,服务于马来西亚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东向政策”有助于马来西亚突破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面临的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以及管理方式陈旧等难题。历经40余年,“东向政策”在目标、内容、手段与对象上得以拓展和深化。为了平衡主要国家在马来西亚的战略博弈,“东向政策”的战略意图从最初“以亲近日韩来弥补与西方国家的疏远关系”转向“加强与中国的交往来平衡主要国家对马来西亚发展的影响”。同时,将政策对象拓展至中国以使马来西亚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推动其经济社会进一步向前发展。尽管学界对“东向政策”的实施效果提出了质疑,但总体来看,该政策有力推动了马来西亚从传统农业国转向新兴工业国,加快了其工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也论差猜时期泰国的印支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东南亚研究》2001,(1):25-28,32
柬埔寨问题产生后 ,印支政策是泰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差猜上台后实施的“战场变商场”政策因其变化性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政策既反映了泰国政治变迁 ,又表现出泰国外交政策的继承性 ,同时亦展现了泰国的地区雄心。实质上 ,差猜时期泰国的印支政策是“双轨政策” ,即“一轨”为“战场变商场”政策 ,另“一轨”是 :以外长西提为首的泰国外交部实施 (与东盟集体政策一致 )的政策。双轨政策实质上反映了泰国国家利益 (远期与近期 )的分歧与协调及国家利益与东盟地区利益的分歧与协调。  相似文献   

16.
1994年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作了引人注目的调整,特别是对东方政策的调整,俄当局越来越认识到如果缺乏积极全面的东方政策,要保护俄罗斯的民族利益是难以想象的。对俄罗斯来说,东方亚洲国家与西方国家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巩同和发展俄罗斯与东方国家的关系,才能改变俄在亲西方外交中的“小伙伴”形象。正是基于这一思想,俄罗斯在近两年的外交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对亚洲国家的外交政策——“新东方政策”。  相似文献   

17.
正英国脱欧公投开创了欧洲一体化历史上成员国退出联盟的先例,英国与欧盟将被迫开启成员国退出后维持与联盟政治、经济、社会联系的“多速欧洲”新模式,这对欧洲一体化的未来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一)多重危机下的欧盟“多速欧洲”辩论“多速欧洲”,也称“双速欧洲”,是欧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为克服成员国利益和偏好的差异,允许部分国家选择性参加一体化的特定进程,或由核心国家先行在某一领域启动深化一体化的政策、待条件成熟时其他国家参与其中的政策模式。近年来,  相似文献   

18.
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学术界加强了对本国发达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政策的研究。在报刊杂志上,有关社会政策的文章与日俱增。《政治自修》杂志从一九八二年第八期起辟出“苏共社会政策“专栏,系统地介绍宣传讲解提纲。在苏共的一些代表会上,社会政策也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提到议事日程上。政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阶级社会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鲜明地体现在自己实施的政策中。列宁指出,“政策是指群众参加国家事务,指国家的方针,指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  相似文献   

19.
韩国人的共同体意识韩国人经常爱用“我们”这个词,“我们国家”、“我们公司”、“我们学校”、“我们家”,这些词,在日常谈话时很自然地就说出口来。甚至在谈到父母时,说“我们的妈妈”、“我们的爸爸”。这是因为韩国人的生活是以农耕社会的悠久传统为基础的,每家...  相似文献   

20.
高海龙 《美国研究》2022,(3):50-71+6
特朗普政府时期,有关“‘深层国家’企图推翻现任总统﹑控制美国政府”的言论,从阴谋理论家关注的边缘话题变成主流的政治讨论。特朗普所抨击的“深层国家”指的是包括“国家安全国家”在内的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以及效力其中的官僚。非选举产生的联邦政府机构官员掌握着执行法律的重要权力,受到法律保护,在一定范围内享有采取行动的重大自由裁量权,能够对政治领导层甚至总统的权力形成制约。这种行政部门内部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总统寻求急剧变革,有助于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同时也增加了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成本并造成效率低下。“深层国家”更多的是一种阴谋论或被某些政客操纵成为打击反对力量的借口。由“通俄门”调查可见,在美国“深层国家”机制已构成现代权力制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