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京 《北京观察》2022,(2):51-51
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一部分。电影界的共识,既是我国意识形态在文化艺术领域的显现,又会以电影特有的方式,去服务、贡献于国家和社会。近年来参与重大题材影片创作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学习、实践和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廖静 《理论月刊》2010,(8):146-148
意识形态批评方法与其他电影批评方法不同之处,即在于其注重对文本所要表达的潜在意识形态的研究。本文通过运用意识形态批评的理论,从问题式的思维方式、症候式的文本阅读和意识形态询唤及主体建构等方面,对好莱坞大片《2012》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试图揭示其中所隐藏的美国的意识形态观念。  相似文献   

3.
作为当下中国电影的主流形态,“新主流电影”获得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通过对当下新主流电影的“拼接式”叙事结构、“全景式”叙事方式、“群英式”角色塑造的多元化创作策略的深入分析,进而探讨其在主流价值传递、国家形象建构、榜样角色塑造方面的教育价值,为未来新主流电影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转型过程中,充分吸收了新的元素,利用各种资源,采用有效的修辞和表达策略,调整着历史题材本身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内涵与消费文化、商业利益之间的矛盾,在寻求意识形态表达方式的转变中努力实现意识形态功能与艺术、市场之间的平衡和成功契合.  相似文献   

5.
聚焦世界     
《小康》2019,(34)
正《纽约时报》TikTok让普通人也能成为影评人和制片人TikTok的用户正利用这款应用,通过简单的再创作或者精彩评论,来与电影互动。在TikTok上,用户会对一部电影的片段进行再创作来表达对原作的敬意,或者根据电影里的片段即兴表演,再或者进行有趣的混剪。TikTok支持用户上传自制的音频,或者从现成的音频中挑选,包括流行歌曲和电影对  相似文献   

6.
谢晋电影可以说是一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电影,是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的"政治电影".他紧跟时代的节拍,通过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冷静观察和深情触摸,以精湛的电影艺术,重塑和再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现实政治风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动态轨迹.本文以<芙蓉镇>为中心,通过文本细读试图揭示文本结构与表象之下的"幻觉化政治",进而对谢晋电影的政治化倾向予以审视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电影自诞生以来,一直未能摆脱现代性的悖论,即精英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的矛盾.本文试图将现代性的这一悖论在中外电影创作中的反映加以阐述,从而指出一种回到前现代时期的后现代态度的电影创作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美国,给美国社会包括其意识形态带来全方位的冲击。在此冲击下,银幕世界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起,美国电影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被称为黑色电影。本文试图通过对于起产生的起源和审美特点来研究黑色电影这一电影现象与当代美国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倪万 《求索》2007,(10):192-193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当代世界文化艺术,特别是电影艺术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以及中国后现代电影创作的本土化问题是绝对不可能也不会避免的。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后现代电影兴起并获得发展,陆续出现了冯小刚的“平民化”电影、王家卫的后现代电影、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王朔小说改编的调侃电影以及其他的后现代影片。本文通过自我的文化体认、游戏的叙事方式、怀旧的武侠情结三个方面的分析,解读中国后现代电影创作的本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电影是随着国门的打开在20世纪初年从西方传入的。百余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一直受到外国电影的影响,即使是新中国电影中相对封闭的十七年电影,更不用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新时期电影。但这种影响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更不是全盘移植,而是在自身期待视野中的本土化变异和多元文化融合。而且,电影源流的影响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因此,本文在对二十世纪中国电影发展之外来影响源流踪迹考察的基础上,着重对新中国电影六十年发展过程中的外来影响源流与本土接受、变异、多元融合的情况进行梳理探析,对新中国电影六十年的创作历程与美学风格的演化作初步的考察,初步总结中国电影外来影响接受主导影响源变异的若干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前沿》2012,(20):119-121
当代中国改编电影的叙事伦理宏观上看经历了从现代伦理到后现代伦理的变化,喜剧感始终是中国电影改编叙事中的重要支流,伦理叙事作为修辞术有着深刻的历史与文化逻辑,在改编叙事中发挥着吸引观众与传达意识形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诗画传统的两个特质:诗画相通和诗画风格,深深地渗透到了中国电影的创作和表现之中,使得中国电影在西方大片不断涌入的背景下,依然能够留住一大批电影观众。中国诗画传统作为中国艺术的结晶和积淀,将为中国民族电影在未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和审美动力。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以来,安徽的电影文学事业取得了辉煌业绩,是“文学皖军”崛起的标志性成果。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电影文学事业没有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进入低谷。安徽文学界应当借鉴鲁彦周等先贤的实践经验,革新题材,改进创作手法,同时树立全国意识,努力把握最新创作动态,加强与全国电影界的交流合作,争取再次进入全国电影文学创作的前列。同时建议安徽省有关部门出面组织,在安徽设立全国电影剧本交流基地,建立优秀电影剧本奖励机制,跃升安徽电影文学的创作水平,进而带动整个安徽电影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通过电影这一传播方式,建立了边缘的中国诸少数民族与民族国家的关联.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是意识形态工具,是国家话语对民族问题的故事化表达.其撰述了各民族的共同历史,阐释了各民族的关系(主要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其主要功能是组织全体公民对新生国家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实际上参与了民族国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刘信言 《传承》2011,(20):60-61
电影诞生百年以来,一直被看作是传播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更是各个国家进行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有力武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电影是最有效的传播文化方式,电影所营造出来的虚拟声画世界是电影文化的主要表达方式。从一些优秀电影入手理解和阐述电影国际传播的现象和本质,探讨中国电影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国门,让中国文化为世界所接受。  相似文献   

16.
周斌 《人民论坛》2021,(8):104-106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创作拍摄一批具有中华文化特色和中华美学风格的"超级英雄"电影,是十分必要和非常迫切的。我们要立足本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国悠久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现实生活中开掘出可以创作演绎"超级英雄"电影的题材内容。要努力塑造更多具有时代特点、生活气息并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超级英雄"银幕形象。要充分运用先进的电影科技手段,努力使国产"超级英雄"电影在视听造型等方面能与好莱坞同类大片相媲美。  相似文献   

17.
黄丹 《当代广西》2015,(2):28-29
<正>2014年,广西划拨1250万元作为支持区直文艺院团精品创作项目经费,加大对文化精品创作的支持。在与"精品战略"并行,推动我区文化艺术精品创作的"三个一批"的工作思路以及"中国梦"主题的引领下,我区文化艺术精品层出不穷:广西电影集团出品的中法合拍电影《夜莺》将代表中国大陆影片参加201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角逐;桂剧《七步吟》荣获国家文华大奖二等奖、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广西  相似文献   

18.
游戏主义的滋生与网络游戏的流行有关.新自由主义在网络文化的喧嚣中被放大.技术主义源自于对信息技术的崇拜.全球主义借助全球网络化而泛滥.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下,这些非主流或反主流的网络文化渐渐汇聚成流,表达情绪、传播观点,一点一滴地改变着网络意识,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分进舍围.巩固党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根本的是要提升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冲突中的自卫能力,这就要求它集中网络智慧,转向网络话语,关注网络心理,改进网络创作方式、包装方式和扩散方式,强化自身的渗透功能.  相似文献   

19.
韩振江 《理论月刊》2007,(12):49-52
齐泽克是当代西方思想界多产的拉康精神分析学派哲学家。他致力于把拉康艰深的精神分析学理论精髓延展至意识形态、主体性、通俗文化、电影网络等方面,把拉康理论予以哲学化、社会化和通俗化。齐泽克以"实在界"为核心概念全面继承了拉康的晚期哲学思想,并融合马克思主义知识传统,在与阿尔都塞对话的基础上发展了意识形态理论。同时,他还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拉康化读解,提出拉康式分裂主体思想,试图在后现代哲学语境下再续西方主体性批判传统。  相似文献   

20.
吴孟樵 《台声》2013,(4):70-70
在台湾影坛具有“推手”之功、见解独到、制片屡创佳绩的徐立功,对电影热忱,擅长编剧。他是哲学硕士,思考严密,将工作策略与目标发挥得淋漓尽致,多年前就任中影公司时,担纲重任,积极培育电影导演,拍板定案后,不干涉创作,而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