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次,在无人售报点,看到有两个人拿了报纸,其中一个人一边掏钱一边说:“其实不给钱我也照样可以把报纸拿走。”另一个人马上说:“不要这样,做人还是要讲档次嘛。”无独有偶,又有一次,我在大街上走,前面走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手拿着一叠纸,一面撕着一面就把纸往地上扔。另一个人说:“你看你把马路弄成这样”。这人毫不在乎地说:‘’没关系,不然要扫马路的人干什么?”另一个人则说道:“人和人不一样,总还是要做个有档次的人吧。”对这两件事我当时并未介意,但后来回味起来,倒觉得很有嚼头。我不仅感受到社会上存在的关于…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句老话叫“医不自治,鉴不自照”,是说每个人在对待自己时很难做到准确公正;西方也有句老话说“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是说每个人看别人往往看得清楚,看自己就不容易了。其实,上面两句简言之,就是我们常说的另一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相似文献   

3.
楚人怎样学齐语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孟子对宋国的大夫戴不胜说:“如果在这里有一个楚国的大夫,想要他的儿子能说齐国话,是派齐国人去教他好呢,还是派楚国人去教他好呢 ?”  戴不胜说:“派齐国人去教他好。”  孟子说:“派一个齐国人去教他,如果有许多楚国人干扰他,即使是天天打他,希望他能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带到齐国的街巷里住上几年,即使是天天去打他,不要他说齐国话,也是不可能的了。”  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事物的外因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外部矛盾,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外部…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09,(9):60-60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  相似文献   

5.
最不像警察的警察   户丑只说,如果谁要选一个最不像警察的警察,他有信心“光荣当选”。   户丑只的确不是在夸“海口”,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有三个“硬条件”:一是名字老土;二是成年累月的着装打扮跟警察根本就不沾边;三是一天到晚灰头土脸的净往人多的地方挤,一点儿都没个警察的样子。有一次,在公交车上,老户曾专门为自己做了一次“民意测验”——请车上的乘客猜猜他的职业。有人说他像个机关门卫,有人说他像个炸油条的,有个小伙子显然想夸他,说他“怎么看怎么像个退休的工人师傅”,一车人硬是没有一个人说他像警察…  相似文献   

6.
春秋时期,有个“管鲍之交”的故事,说的是的鲍叔牙与管仲一起做买卖,得了利,管仲自己多拿了一些。有人告诉鲍叔牙,鲍叔牙说,因为管仲家贫需要钱,并非人贪。管仲曾数次为人出谋划策都不成功,有人背后议论时,鲍叔牙说,是时机不利,并非管仲不智。管仲曾几处做事被人赶走,有人因此怀疑管仲的品行。鲍叔牙说,是因为那些人不识才,而不是管仲不贤。管仲听说后感激不已,仰天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相似文献   

7.
说火车遍布法国生活的每个角落,一点也不过分;这话的意思,不是说连法国人的厨房都有火车开进,而是说不管城市还是乡村,不管居家还是旅行,法国人都离不开火车,坐火车去上学,坐火车去买一条丝巾或者去喝一杯咖啡,对于法国人来说,不过家常便饭。  相似文献   

8.
杂谈两则     
(一)实事求是说真话 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对待和处理问题,是实事求是的本质,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工作作风。然而,在一些单位和部门,坚持实事求是,说真话、办实事的人吃不开,而弄虚作假、文过饰非者却很有市场。这种人善于把亏损企业总结成盈利,将效益不佳的单位吹得繁花似锦,把三分的成绩说成七分,设想的模式说成已经实现,而总结问题则避重就轻,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正如一副漫画所勾勒的:一桶水倒在了一张纸上。虽有夸大之意,的确切中要害。  相似文献   

9.
新解﹃矛盾﹄说警察於可训中国有个“自相矛盾”的成语,这则成语故事尽人皆知。人们历来认为那个围观的人向卖矛又卖盾的人提的问题充满智慧。是的,你说你的矛无论多么坚固的盾都可以刺穿,又说你的盾无论多么锋利的矛都刺不穿,那么,就用你的矛刺你的盾好了。倘若刺不...  相似文献   

10.
张伟  张虎 《当代思潮》2012,(11):72-75
“门难进”、“事难办”、“病难看”这些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的,这些词就是形容当前的医患关系的常见词语。说到医患关系,每个人都能絮叨上一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说到医生,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非典、汶川I地震,在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身影总能及时的出现,不顾安危奋战在第一线。但社会上的那些医患案件,新闻上的那些医患纠纷也会有他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1.
石哥:各位聊友,本期的话题是影响我一生的人。在我们的一生当中,曾经有很多人关心、教育、帮助我们,他们影响了我们的一生,使我们终生难忘,今天有这样一个倾诉的机会,大家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我就不多说了,诸位请。  相似文献   

12.
羡慕     
有这么一则寓言:猪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牛,工作虽然累点,但名声好,受人爱怜;牛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头猪,吃罢睡,睡罢吃,不出力,不流汗,活得赛神仙;鹰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鸡,渴有水,饿有米,住有房,还受人保护;鸡说,假如让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只鹰,可以翱翔天空,云游四海,任意捕兔杀鸡。  相似文献   

13.
有心理学家作过统计,说的话90%以上是废话的人,他就有快乐。低过50%废话的人,快乐感便不足。“今天天气真好!”——这就是一句废话。包括国家元首在内的问候都包括这句话。每个人活在这个空间里,都知道今天天气好不好,可是为什么有人就要说出来呢?其实说这句话的目的就是要引申出其他更多的意思,包括心情好不好,想不想活动,支不支持我。于是乎,后面就有了对答。  相似文献   

14.
权且套用一下走私商品的雅号——水货。水货文凭可以理解为一切通过不正常手段而获取的假文凭,从广义上说还应该包括那些通过正常途径获得的掺了水和变了味的文凭。有消息说,在我国,特有水货文凭的人有50万之众。这50万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凭一纸假文凭混迹于官场、商场、还有各种名样的名利场。  相似文献   

15.
听说过一个故事。说有一个人担着两筐茶壶去集市上卖,谁知他在经过一个山坡时,几个茶壶从筐里掉出来,摔了个粉碎。他头也不回地向前走,这时有人提醒他说:喂,你的茶壶摔碎了,你还不快看看!这人回答说:既然已经摔碎了,看又有什么用呢?这个人堪称是一位智者,因为生活中,能像他一样生活的实在不多。更多的人是患得患失、斤斤计较,面对已经打碎的“茶壶”,叹息一番,后悔不已,结果白白浪费了时间不说,甚至因为分神,弄不好还会打碎更多的“茶壶”。对人生而言,随时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时远远比打碎一只茶壶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6.
说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新校区是一座大学城,一点不假。因为莘莘学子就有三四万人,教职员工也有5800多位。他们的一日三餐怎么样,吃得卫生营养、称心如意吗?笔者为此作了专题采访。  相似文献   

17.
微博上有些什么人呢?有只看不说话的人。王小波所谓“沉默的大多数”,这些人是旁观者,是围观者,围观推动社会,围观改变中国,其实说的就是这部分人,而不是像我这种整天在微博上喋喋不休的人。  相似文献   

18.
井冈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周昌维不朝圣来不拜仙,我来朝拜井冈山。人说你五千八百尺。我说你天下第一山。──魏巍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我们有机会到革命圣地井冈山参观学习,确实太幸运了。井冈山是革命的山,伟大的山,天下第一山。陆定一同志说:井...  相似文献   

19.
一天,在我的一次中国之行归来时,一位法国哲学家问我对中国有何印象。我对他说,中国人和我们遵循的逻辑不一样。他当时昕了跳起来说:“这是什么话。世界上不存在中国逻辑,也不存在法国逻辑。逻辑就是逻辑。西方人已掌握了逻辑。你可能是要说中国人还没有掌握逻辑吧?”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要碰上,一般我们可以将它们概括为人生的“四到”,即看(听)到,想到,说到,做到。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做好四个到的有机统一,不敢说事事顺利成功,但至少可以说你是一个会生活的且拥有快乐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