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议程设置是一个议题过滤和筛选的过程.议程设置动力学探讨当社会问题具备哪些条件后可以通过过滤和筛选而进入决策议程.而议程设置阻力学则探究社会问题难以进入决策议程的根源.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和理论提炼,建构"隐蔽议程"现象的分析框架和议程设置阻力学.  相似文献   

2.
通过借鉴经典政策议程设置理论,本文对目标群体社会建构和政策设计框架"目标群体命题"做了进一步理论扩展和实践应用。研究认为,从目标群体的社会建构迈向最终公共政策的过程,需要从目标群体属性、制度环境、行动者及其话语策略来探寻政策议程转化的理论条件。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中不同的行动者基于一定的制度环境,通过运用各种话语策略将自己赋予目标群体的理念进行包装与推销,在形成主导性话语优势和"社会意义"的基础之上,使得与目标群体相关的社会问题能够成功地引起决策者的注意,纳入政府议程,最终实现"观念"的制度化。以9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农民工管理政策变迁的考察为例,可以清晰地看到主流社会对于农民工从"负面"到"正面"的社会建构是如何不断地渗透、形塑、影响着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命运安排。这也意味着,我们以往单纯基于社会事实论而形成的政策科学理论需要进一步重新予以审视和反思,否则,社会建构所承载的意义象征和符号形式将会作为"政策不平等"的起源,支配着现实生活的不公。  相似文献   

3.
议程设置理论是大众传播的效果理论之一.它自1972年由麦库姆斯和肖提出来之后引起了传播学界的广泛重视,大家纷纷对它展开了持续、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发现,除了议程设置效果以外,大众传播媒介在政治事件上还具有准备效果和构建效果这两种认知效果模式.在此基础之上,针对议程中具体议题的议题属性设置效果和议题属性"准备"效果研究也是众多学者的关注对象,并且最新成果表明大众媒介不仅可以告诉公众应该"想什么",还可以告诉公众该"怎么想".  相似文献   

4.
区别于传统媒体,网络议程设置功能具有范围多元化、主体多源化、主题多变化、控制多极化等特征,这对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再构具有如下影响:去"中心化"、去"主流化"、去"稳定性"、去"权威性".正确引导和充分发挥网络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权力距”视野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议程设置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不少理论模型在追求自身完美建构的同时却又陷入相互矛盾的窠臼,其原因在于政策实践的纷繁复杂与议程设置的理性主义之间的错配从而限制了理论模型的解释力。从"权力距"视角来分析政策议程设置是一种创新的尝试。"权力距"关注政策议程的存续状态和动态演进过程,是一种向量关系,包括三个因素:触点(政策问题)、动力(利益诱导与群体力量对比)、方向(议程演变的动态趋向)。缩小"权力距"的努力常常受制于客观条件、资源投入、利益冲突和价值分歧等诸多因素。为推动政策议程设置,其策略选择主要包括:提高议题倡议群体的影响力、采取联盟战略、利用媒体和舆论、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拆迁条例经过了20年的变迁,共有三部。每一部新的拆迁条例的施行代表前一部条例的终止。拆迁条例的政策议程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加以描述,以总结出三部拆迁条例各自的议程设置者、政策议程类型以及议程设置模式,这对摸准中国公共政策的变化和发展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监督这一新型舆论监督形式的出现,对我国的民主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近几年一些网络舆论以"暴力"的形式呈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网络身份的匿名性、网络议程设置的随意性和网络把关人的失职、部分网民对传统主流媒体缺乏基本信任等是网络暴力产生的原因.网络舆论暴力的现实存在,反映了目前我国网络道德与法治建设的相对滞后.应对网络舆论暴力可以从道德规范、法律约束和网络技术等方面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8.
李益斌  王昊语 《外交评论》2023,(2):22-48+166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应的信息安全问题也引起各国关注。在西方话语霸权的背景下,中国所倡导的“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等信息安全规范却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为理解中国在推动信息安全规范扩散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可借助区域层次国际议程设置框架进行分析。运用过程追踪研究方法,可以观察到通过议题选择与界定、组建议题联盟、选取议程进入渠道、议题制度化或规范化四个阶段,中国在上合组织推动地区性信息安全规范的兴起与扩散,以及上合组织成员国将信息安全规范向联合国推广的尝试,此举也意味着开辟构建不同于西方的信息安全规范的新路径。理解中国信息安全规范扩散的因果机制,丰富国际规范扩散、演进与竞争的实证研究,还可以为在国际社会破除西方话语霸权,推动发展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规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焦点事件触发议程设置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打破了以政府为主导地位的"内输入"议程设置模式的均衡状态,促使某些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本研究采取案例分析方法,探讨甘肃、江苏校车事故如何推动《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出台,对焦点事件通过寻找议程设置的触点、改变问题的显著性和吸引各方的注意,借助媒体与公众外在催化剂的扩散效应推动问题进入议程设置的最终环节,促使政策发生质的变化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公共政策的公众议程设置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议程设置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其设置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政策的质量和运行的效果。而我国由于长期实行精英政治体制,因此政策议程往往以政府议程为主导,而公众议程则处于弱势的地位。这种现状已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构建新的公众议程设置模式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两种公众议程设置模式,即正式途径模式和非正式途径模式。  相似文献   

11.
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有效运用议程设置理论,提高政府新闻传播效果,已成为政府新闻学研究与实践的一个基本原则。本文在分析新闻议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新闻议程的主要内容和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试论"故事"与"话语"关系的两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主义叙事学家提出"故事"与"话语"的区分,主张故事独立于话语.解构主义叙事学家反对"故事"与"话语"的区分,主张话语力量创造故事.结构主义叙事学是在存在物的意义上使用"故事"与"话语",而解构主义叙事学是在存在的意义上来使用"故事"与"话语".这是"故事"与"话语"关系的两个层面,可以在理论与实践上实现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13.
新媒体时代给政府网络舆论引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集中表现为网络传播对"把关人"理论的冲击、民间舆论场的形成对政府议程设置的弱化、网民对政府的有错推定和信任危机等。如何通过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营造网上主流舆论的强势、注重培养意见领袖、使用好政务微博等手段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网络平台业已成为各类主体了解舆情动向、引导舆情走向的重要节点。高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初衷使得网络舆情的监测、研究和引导越来越受到重视。议程设置就是管理网络舆情的一种高级形式。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操控"媒介达到影响甚至引导人类对于外部环境的认知,在互联网"搭建"传媒"拟态"环境的背景下,使人类的认知触角更加习惯于"网格化"的"虚拟信息发布平台"。基于此,新认知环境下的公安工作更应当顺应时代软环境的衍变,开启一种基于互联网认知环境的全新的警务舆情导向机制,实现与普通民众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更好地了解民意、化解矛盾、掌握"警情世态",引导好互联网"第二认知空间"的舆情民意,拓宽互联网认知环境下的警务战线,变革警务实战运作方式,维护好警察公共形象。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Web2.0时代的到来,网络成为了公民表达诉求、参与政治的重要渠道,网络时代的议程设置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分析网络环境下议程设置的特点并对网络议题的特征进行归纳,可以更好地探讨网络议程设置与议题类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新闻媒体在政策议程设置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新闻媒体影响着政策议程的设置。在我国政策制定的大环境下,政府应该重视媒体管理,培育成熟的媒体发挥媒体在议程设置中的作用,同时警惕媒体对公众舆论的操纵。  相似文献   

17.
由记者和编辑画的认知地图和李普曼认为受众头脑中的图像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值得我们探讨。如果这个关系存在,我们就有理由认为,媒介确实能够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形象。就像科恩讲的那样,媒介确实能够影响人们在想些什么。按照阿托尼.梅耶的三个现实的划分,实际上我们是在寻找通过内容分析法获得的符号真实与通过“认知树”法获得的主观真实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互动性使网络传播中的议程设置以软性形式出现,互动性使受众在网络传播中议程设置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研究的历史几乎与五四运动本身的历史一样长久,而五四形象的确立和五四话语的重构就是在不断的纪念、研究和回忆的过程中逐步确立的.从总体上说,对五四运动历史诠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五四"话语系统唯物史观派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五四"革命的强势话语系统;自由主义西化派有关"五四"启蒙的渐进的弱势话语系统;文化保守主义派构建的反"五四"话语系统.研究三种"五四"话语系统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合理地利用和开发"五四"运动的精神资源,对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和21世纪中国文化建设都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话语制度主义,顺应西方政治科学的"观念转向",把历史制度主义、社会学制度主义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所探讨的能动力(行动)和结构(规则)问题进行"话语转换",重新界定"观念"、"话语"、"制度"、"能动力"等核心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力图把它确立为第四种新制度主义.话语制度主义的论题和框架被一些论者从本体论和认识论上加以解读,并分别从话语理论、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来进行分析和澄清.虽然话语制度主义没有被贴上"治理哲学"的标签,它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理论逻辑,实质上演绎了一种治理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