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刑事强制措施的改革是刑事审前程序改革的要害所在,而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的设计是否科学、适用是否公正,不仅对整个刑事强制措施体系有着直接影响,而且也关系到每个被追诉者,甚至每个公民人身自由权的保障。应当正确认识非羁押性刑事强制措施,重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2.
刑事强制措施的价值在于它既是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护公民人身自由权免受国家权力任意侵害的有力武器。作为刑事强制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羁押性强制措施比羁押性强制措施更符合这一价值体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社会支持力量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直接影响着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实施效果。我国当前的刑事强制措施带有强烈的权力色彩,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等基本处于局外观望状态,导致非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中社会支持力量严重不足,亟待建立多元化、多角度、规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为此,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中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必须大力推进社会支持主体多元化、社会支持内容和手段的多角度化和社会支持工作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未决羁押比例偏高、侦查模式高度依赖羁押手段、非羁押强制措施运用率偏低等问题,在降低未决羁押适用比例的实践中存在过高估计诉讼化审查程序作用、监督职责高度集中、解决思路不够统筹兼顾等问题。降低未决羁押适用比例是刑事司法制度中的系统工程,应当通过合理配置司法控制职权、建立灵活适当的审查程序、完善非羁押强制措施执行工作、加大辩护律师的参与度、运用新信息技术手段、有效衔接刑事特别程序等多维度路径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取保候审作为非羁押性的刑事强制措施,在司法实践中能够起到降低羁押率、缩短羁押期限的作用,而我国目前取保的司法现状并不尽如人意.为了更好地发挥取保候审的功能,扩大取保的适用对象,统一取保的适用标准,就必须首先明确取保候审的证明要求.  相似文献   

6.
根据我国新的《刑事诉讼法》,刑事羁押只是拘留逮捕的一种结果和持续状态。虽然新法在刑事强制措施上有显著变化,但在司法实践中刑事羁押仍存在诸多问题。我国刑事羁押的法定原则、独立性原则、司法审查原则缺失,其补全就要在制度上确立羁押独立性原则、明晰羁押法定原则、建立羁押司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目前的三元结构构架,即羁押性措施、羁押的替代性措施以及非羁押措施,在更深层次的建构逻辑上还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分别以拘传和逮捕为逻辑起点的双元中心主义在实践中倒向一元的逮捕中心主义,反而不利于羁押率居高不下的解决。与其采取逮捕中心主义的一元构架,而以拘传为原则的一元中心主义有望为这一难题提供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这种以拘传为原则,以取保候审为例外;以取保候审为原则,以逮捕为例外;以逮捕为原则,以拘留为例外的"连环扣式"的刑事强制措施体系以强制措施的从弱到强之逐级适用方能符合其本来应有之内在逻辑,在实践中也有望打破逮捕中心主义引发的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8.
逮捕作为一项刑事诉讼中最严厉的诉前强制措施,在我国适用率极高。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和司法机关内部业务考评机制的不合理,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是导致逮捕率居高不下的主原因。检察机关应制定严格的逮捕标准,改变执法观念,取消不合理的业务考评制度,加强对非逮捕强制措施的社会宣传和对被害人的说理,完善取保候审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以降低逮捕率。  相似文献   

9.
由于刑事羁押制度的缺位,当前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存在着结构性缺陷,必须从根本上加以变革。通过国内外对比分析,笔者以为,地位独立、捕押分离以及法院主导程序应是我国刑事羁押制度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对构建中国刑事羁押制度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0.
对刑事强制措施改革的基本设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强制措施的设计直接体现着刑事人权保护的法律状况。"79"刑事诉讼法和"96"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刑事强制措施的规定与现代司法理念相悖的地方甚多。所以,应从强制措施种类的存与废、逮捕制度的改革、独立羁押制度的设立以及强制措施的变更、解除等方面进行构思,以期完善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制度。  相似文献   

11.
刑事强制性措施是指囊括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一编总则中的“强制措施”和第二编“侦查”一章中的扣押、搜查等强制性侦查措施的总称。文章认为: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刑事强制措施和强制性侦查措施的定性模糊,没有形成完整规范的刑事强制性措施体系,应从完善立法和规范执法两个层面入手,把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和强制性侦查措施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保证国家公权力对公民所享有的宪法基本权利的限制与剥夺受到最严格的制约和监督,实现惩治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双重效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事搜查、扣押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财产权并不被认为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因而,可能侵犯公民财产权的搜查、扣押措施没有被纳入强制措施体系,这对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极为不利。由于本次宪法修正案已经明确规定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因而建议在将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将搜查和扣押措施纳入强制措施体系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从法理的层面探讨刑事强制措施产生的重要依据,认为刑事强制措施是对已有证据所证明的对于关系人不利事实的一种相应惩罚,这种惩罚发生在司法侦查阶段。全面正确地认识刑事强制措施的性质、依据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承认刑事强制措施的惩罚性质能够为我国的立法实践和法制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文着重从法理的层面探讨刑事强制措施产生的重要依据,认为刑事强制措施是时已有证据所证明的对于关系人不利事实的一种相应惩罚,这种惩罚发生在司法侦查阶段。全面正确认识刑事强制措施的性质、依据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承认刑事强制措施的惩罚性质能够为我国的立法实践和法制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契约和三权分立理论出发,根据"清白公理"理论,认为刑事强制措施的本质是行政权而不是司法权,而无罪推定才是司法的.因此,无罪推定与刑事强制措施在逻辑上是不矛盾的.之所以在刑事强制措施程序当中推行无罪推定之理念这只是"吃好、穿好"之问题,从而强调司法理念对行政执法过程控制的重要性,提出如何实现这两者间的融和与渗透.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项于刑事侦查中应用普遍的剥夺人身自由措施,留置手段一直被排除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视野之外。这一现象的存在有损于我国刑事诉讼法作为国家基本法律的尊严。因此有必要从现行刑事强制措施系统内部缺陷及相关外部制度的缺失两方面入手,探讨我国刑事侦查中剥夺人身自由措施的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德强制措施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国刑事强制措施立足于公民宪法权利之保护 ,遵循令状原则和司法审查原则 ,形成了一个有层次的完善的强制措施体系。这些对中国强制措施之修改和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刑事初查制度的缺陷及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刑事初查制度在司法实践形成并发挥了打击犯罪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体系而存在诸多制度缺陷,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从根本上克服这一缺陷不能仅从完善初查制度本身入手,而应考虑改革我国的立案程序,建立随机型刑事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宪法和刑法关系的表述,是一种基于宪法文本的解读,没有论及当前的法律设计是否合理。宪法是法律世界的统领,为个人权利对抗刑罚权力提供平台,形成对刑法审视,并且贯穿定罪和量刑两大根本领域。具体而言,对宪法秩序的破坏是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指针和标准;只有宪法才能说明刑罚的正当性来源于人民。因此,刑法是宪法的一种罚则,宪法在由精神、原则和规范所组成的框架内指引着刑法的创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