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张文莉 《求索》2011,(10):214-215,85
本文论述了在“全球化”与“本土化”、“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历史碰撞中,闻一多致力于中国新诗的民族化建构。阐述了闻一多以身体力行,在新诗格律关、神秘美、民族精神等三个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振龙 《求索》2011,(11):179-181
“丽”是建安时期文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此目前学界都把“丽”理解为外在形式之美。在我们看来,建安时期文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所用的“丽”的内涵有待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诠释。结合“丽”的语义演变与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进行考察,我们发现建安时期文人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中所用的“丽”字不仅仅包含着所指对象的外在形式关,也蕴含着所指对象的内在精神美,是所指对象形神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作为远隔千山万水、“天府之国”的读者,经常阅读忡国妇运》,受益匪浅。她以独特的扭力吸引着众多读者。刊头“中国妇运”四个大字,指明了办刊宗旨、方向,突出了办刊特色。刊物贴近时代、贴近妇女工作、贴近读者。她内容新、容量大、版式美、栏目多、格调高,给广大读者以最新的妇女运动、工作研究信息。这是编辑、记者辛勤耕耘的劳动结晶。件国妇运》刊发的文章,深受我们读者喜爱。期刊从主编到编辑、记者,不摆架子,与广大读者交朋友,诚心听取读者意见,读者编辑心连心。在华夏期刊业改革大潮中,我们读者诚望《中国妇运》的编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日本防卫战略逐步实现了从“本土防御型”向“对外干预型”的重大转变。从日美安保体制的角度加以审视,我们可以发现:战后日本防卫战略转变的酝酿、策划和实施的阶段正好与日美安保体制的建立、重构和加强的历程相吻合,这说明二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国内因素固然是促使日本防卫战略发生蜕变的根本原因,但日美安保体制也是纵容日本走向军事大国道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盛唐边塞诗歌,以其勇武的英雄气概和昂扬的格调著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军事美——进取之美、壮烈之美、勇毅之美、机智之美等.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军事美,对于军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培养健康审美情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及发挥健康积极的社会导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声音     
《群众》2012,(12):1-1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之“美”.应是全方位的。她要有山川河海的自然之美.要有资源节约的朴素之美,要有人文风化的制度之美,要有科学发展的格局之美,有历史之美,也有现代之美;有进取之美,也有和谐之美。 ——知名学者蒲红朱解读“美丽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温暖的牵挂。如何提升少年儿童精神素养,如何培养新时代的“红孩子”?南通市通州区“童声里的中国”进行了可喜的探索。“童声里的中国”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将美育贯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过程,通过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从小在心中播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美国家情报委员会2008年发布的《2025年全球趋势》报告预测的15年期限还未走完1年,美在全世界统治地位的结束便已经提前到来。通过对20国集团峰会、美元疲软、“金砖四国”崛起等六大美“衰落”迹象进行分析,关面临的战略环境已发生急剧变化,美不得不从新的世界现实出发修改外交政策,在奥巴马最新作出的一些决定中也能感受到他的谨慎。  相似文献   

9.
近来,临清市人大就如何提高常委会审议质量,进行了持续而深入的探索,严把“四关”做好审议工作。科学选题关。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重要法律实施、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执行、群众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选择议题;通过在新闻媒体开通征集渠道、发放征求意见信、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公开征集”监督议题,体现公开性。  相似文献   

10.
蒋烨 《求索》2011,(6):103-104,75
中国廊桥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在非物质层面均蕴含着美。廊桥美包含和谐美、意境美、技术美、功能美和艺术美等五个方面。其中艺术美是中国古代廊桥区别于他国廊桥的重要特征。本文从桥梁艺术美的概念入手,一方面从点、线、面、体等造型元素探求了廊桥的造型美;另一方面从雕刻、彩绘、涂色,以及对联、书法等其他装饰手段分析了廊桥的装饰美。  相似文献   

11.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军人也不例外,军人也向往和追求美要真正发现、鉴赏美的境界和内涵,首先我们需弄清什么是美和审美。 一、什么是“美”和“审美” 从美产生的效果来看,美,简单地说,就是能够使人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比如,美丽的山水,可以使人流连忘返;款式新颖的服装,能使人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12.
孙书敏 《前沿》2006,(4):254-256
儒道思想在文化上的对立互补,衍生出中国书法艺术的“中和之美”、“动态之美”、“自然之美”以及“意境之美”等独特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3.
在2007年揭晓的“中国最美丽50人”的入选名单中,梅婷排名第18位,组委会对她的评价是“从容之美”。但是梅婷却告诉记者,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她好像没怎么想过“美不美”这个问题,“这一年我很忙,拍了三部戏,当了四次志愿者。”  相似文献   

14.
捕羚牛     
捕羚牛贺立华北京动物园遍体金黄的羚牛,体态憨厚,又不失灵巧,招人喜爱。羚牛,又名“金毛扭角羚”,原产中国陕西省的秦岭,久藏深闺人未识。我们早就想请几位“出山”到北京来作客,让人们一睹其风采。前年春天,国家批准我们捕捉两对羚牛。我们先来到地处秦岭之中的...  相似文献   

15.
从《草房子》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出发,认为《草房子》具有独特的美的质素即具有人性的美、意境的美、悲剧的美、苦难的美,是一座美的圣殿;是当代中国儿童文学史上一部经典或具有经典性的作品,探讨它的美对于当下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谭顺来 《求索》2013,(9):123-125
中国古典关学的理论基点是先秦哲学。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概念.“意境”的哲学基点大致有以下几种学术观点:其一.意境源于老庄哲学.该观点是基于对中国美学思想渊源的整体考察而得出的:其二,美学“意境”说深受禅宗佛学的影响,认为意境之“境”就是禅宗心学中的“禅境”;其三,美学“意境”源于儒释道思想的融合.该观点强调艺术“意境”是一种基于儒家诗学之上的,融入道家之“超然物外”之境并深受佛教“静穆体悟观照生命”之“妙境”。我们认为,从本质上看,意境包含着主客合一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客体主体化”与“主体客体化”的融合互渗状态,意境生于意象,而缘于情思。意境作为艺术审美理想,要获得自身质的规定性。必须回到意境的创造中去。创造才是艺术意境实现的现实环节与中心论点。  相似文献   

17.
职场中我们拥有很多资源,不同的资源带给我们不同的支持与力量。合理、有效的利用资源是职场成功的要素之一。你的上司在你的日常工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视为你在人力资源工作中的“第一资源”。那么,如何赢得上司的赏识?将成为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性格决定风格!“志同道合”合作起来则顺风顺水,否则就难免会困难重重。就风格而论,大体分为以下四种风格。  相似文献   

18.
孟子对“浩然之气”的论述紧扣着“志”与“气”间的关系,将气论纳入到了儒家的心性学说之中。其中,“气”指个人生理层面的生命力,“志”具体指个人内在的“道义”,浩然之气是生理层面的“气”在道德修行的深化中转化形成的一股精神力量。浩然之气的修养方式是“集义而生”。“集义”不是有目的性地行善,而是高度自觉地、非功利性地“由仁义行”。在“养气”的过程中,内心的善端不断扩充,使人在外貌形体上达到身心一致的美,并形成具有“至大至刚”之美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9.
席小平 《前进论坛》2008,(12):52-53
书为心画,好的书法艺术作品。带给人的不只是“形美”的艺术享受,而且通过作品的“神韵”,往往能够透析出作者的独特个性和精神境界。因此,古人常有因书法识友、结缘的故事。我与书法艺术家迟静杰女士,也正因书法而识,因书法成友。  相似文献   

20.
二○一五年二月二十七日宁委发[2015]16号2014年,全市各郊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美丽乡村建设总体部署,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要求,精心规划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经市级考评认定,决定命名江宁区谷里街道公塘社区公塘头等31个村为全市第二批美丽乡村示范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