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传承》2017,(1)
基于价值本质观、价值功能和价值教育的理论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立于人与社会辩证发展的价值体系,在践行上需要科学的价值选择机制提供,在涵养上需要民主教育的养分输入,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地生根的三重时代逻辑及涵养之道。  相似文献   

2.
岳玉荣 《求索》2011,(9):64-66
历史主义、生态主义科学观范式是在反思现代科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本文主要对两种科学观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态势进行阐述,通过对两种科学观的形成与演变的理论特征、方法论特征及其两者对现代科学观关注的焦点进行历史的审视和比较,认为两种科学观的贡献在于实现了科学观的文化转向,为长期处于割裂状态的人文与科学,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它们撕开了现代科学观困境的真实面目,引导人们将目光投向人文和科学分离与融合的新视域。笔者希望通过对这两种科学观的比较,能够对当下科学理性的回归和科学教育的审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通过批判拉萨尔主义的分配正义观,阐明了自己基于历史主义原则的正义观,为人的自由个性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指明方向、开辟道路。针对拉萨尔主义将分配正义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目标的机会主义错误思想,马克思深刻批判了其以劳动所有权为理论基点、以平等的权利为原则从而实现社会公平分配目标的主张。马克思的正义观以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为理论出发点,阐明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分别是正义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历史实现形式。在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分配正义观的批判性分析中,可归纳出权利原则、贡献原则和需要原则三种分配原则,体现了正义原则在不同阶段的历史展开和扬弃发展的过程。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深入探讨马克思对拉萨尔主义分配正义观的批判及其理论超越,既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正义观本真要义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有利于克服分析马克思主义重构马克思正义观的方法论缺陷与理论局限,消除对马克思正义观辩证意蕴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静 《理论月刊》2006,1(3):154-156
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政治观教育。而政治观教育的重要方面是政治价值观教育。本文提出并论述了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政治价值本质观教育、政治价值目标观教育、政治价值标准观教育、政治价值选择观教育和政治价值创新观教育等。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科学矫正观的出场,需要进行深刻的哲学阐释,正确认识其哲学基础、哲学背景和哲学价值。以哲学的视角,审视当下的矫正实践,促进科学矫正观的构建,为罪犯矫正实践提供方法论指导。科学矫正观是对传统改造模式的哲学反思和扬弃,实现了科学矫正与传统改造的哲学对话。  相似文献   

6.
单忠献 《前沿》2006,1(6):108-111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育人新理念。科学德育观是科学发展观在德育工作领域的特殊体现,主张学校德育工作应以“以人为本”为贯穿指导理念、以主体性德育为基本实施途径、以“三教育”为基本实施内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为了落实科学德育观的要求,实现德育工作的实效,就必须在树立德育首位观念、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提高育人能力、改变教育方法、凸现学生主体地位和开拓教育渠道等一系列方面采取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7.
青年观是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总和。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青年工作领域中的具体运用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观察、研究和开展青年教育与工作上的根本立场、观点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构成的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坚持和发展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西方共同体主义是一种思想传统悠久并具有极强实践面向的社会政治哲学思潮,是对作为西方主流政治话语的自由主义的一种修正与完善,在原子主义自我观、权利优先论、消极自由观、政治碎片化和价值中立观的批判方面卓有建树。作为思想他者的西方共同体主义在质疑普世主义、构思公共领域、强调历史叙事意识、重构现代性观念等方面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管理创新探索、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付其运 《青年论坛》2011,(4):101-104
在司法实践中,我国一直坚持规则主义的法律解释观,这对于推进我国的法制建设和维护法制的权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无视实践中的判文解释,坚持规则主义的法律解释观也越来越暴露出其固有的一些缺陷,如过于注重法律的确定性和形式理性,而忽视实质理性和现实人权的保障等。而实践建构主义法律解释观更符合现实需要。建构主义解释不仅探寻法律价值所为何来以及人们在何种方式上达成共识,而且也将日常生活中混合了其他因素且不同向度的情感倾向容纳其中。  相似文献   

10.
刘瑞  郑长龙 《求索》2012,(8):197-199
作为一种广泛持有的科学学习观,基于归纳主义的科学学习理论认为,科学学习是学习者经由重复,被动接受确定性知识的过程。但在现实中,归纳主义科学学习理论很少接受人们的批判性讨论。通过对其哲学基础的批判性考察,基于否证主义的科学学习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第二种选择,根据这一理论,科学学习是学习者经由试错,主动修改猜想和期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周建新 《求索》2011,(1):192-194
本文对20世纪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领军人物庞德提出的声诗、形诗、理诗等"三诗"观内涵进行了文本考察,辨析其意义根源,指出其未被认识的文学价值。"三诗"观是庞德从意象主义到漩涡主义诗学观的折射,其形诗概念的提出是对西方语言文学的独特贡献,对稀释西方的东方主义偏见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要从传统的以增长为导向的分配观转向以建立公平公正发展为导向的科学分配观。科学分配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科学发展观在收入分配领域的全面实现的形式。从世界各国收入分配模式及其收入分配政策的经验可以看出,科学分配观并不是简单地强调收入分配的公平,而是以提升和培育人们自由平等发展的能力为目标,更加强调教育公平、保障公平、机会公平和政治公平的分配观。树立科学分配观,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各样的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两为”的功能价值和目标价值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文化、为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功能价值所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为人民服务的目标价值所向;坚持“两为”要树立全面、科学的发展观、创新观和人才观。  相似文献   

14.
论心理学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心理学的科学观及其方法论意义丁道群一在阐述心理学的科学观之前,有必要对科学的产生和科学观的形成作一简要回顾。古希腊哲学一直奉行实体还原论或理智主义的传统,这种实体还原论的哲学追求用单一的“实体”、“本原”、“一般”来说明整个宇宙,认为只要把握了宇宙...  相似文献   

15.
邱尹 《传承》2009,(24):128-129
中学教师在教学的工作生涯过程中,如何体现其价值,如何实现其价值,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实现。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好几年,面对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队伍的发展现状呈现怎样的一种状况,还得通过教师教育教学状况调查,从教师的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来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6.
邱尹 《传承》2009,(12)
中学教师在教学的工作生涯过程中,如何体现其价值,如何实现其价值,必须通过教师的专业发展来实现.新课改已经实施了好几年,面对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要求,教师队伍的发展现状呈现怎样的一种状况,还得通过教师教育教学状况调查,从教师的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来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17.
张寅 《求索》2011,(2):60-62
多元文化是对拥有不同文化的民族国家的事实性描述,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关于不同民族文化的政治观。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多元文化主义主要涵摄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关于民族国家内族群文化差异性、平等性以及族群间关系的政治理论,其二是一项处理民族国家内族群文化多样性以及族群矛盾、追求各种文化和族群和谐共处的具体政策。多元文化主义正义观强调集体权利,这是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批判。与罗尔斯的个人权利至上的主张明显不同,多元文化主义正义观所要求的是一种居于群体权利之上的正义,一种社会意义上的正义,一种承认正义。由此可以看出,多元文化主义正义观对于宏观政策的制定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当代自由主义认为个人自由与权利至上,其哲学基础和论证方法都是个人主义的.基于一种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立场,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社群主义的整体主义方法论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他们强调社群整体利益先于个人利益,理论内容上表现在对自由主义自我观和个人自由与权利至上的批判两方面.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来看,社群主义的批判确实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并没有真正揭示个人与社群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在科学阐释个人与社会的真实关系基础上,揭示了自由与权利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对历史上实践观点的扬弃,是科学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为反思人类实践各领域提供了科学视角。在这个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主客体之间不仅是主动性与受动性统一的双向对象化关系,而且表现出主体间平等的双向建构关系。在价值目标上,个人和社会价值在实践中实现动态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上,评价标准是实践为基础的多层次、开放、动态标准系统。从科学实践观视角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为其正确定位、成功实践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英国是一个因奉行法治主义而发达的国家 ,其当代法治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具有多元主张和多样性的价值诉求 ,主要有 :形式主义法治观、福利国家法治观、程序法治观和新理性主义法治观。这些法治主张虽各有其理论侧重 ,但又存在着一致的理论前提和相类似的基本问题指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