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活动与艺术创作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没有艺术家主体的审美活动就不可能产生艺术作品。这是艺术生产区别于其他精神生产的一个根本性特征。但是,从这个特征是不是就可以得出审美活动完全等于艺术创作的结论呢?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提问题似乎有意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其实,这并非我的发明。在中外美学界,长期以来确实存在着一种把审美等同于艺术创作的观点。这个问题直接涉及到艺术本质、艺术创作规律等根本性问题,有必要把它辨析清楚。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表明,作家是自觉地进行创作活动的。可是在近几年,许多人却时髦于非自觉性创作理论,随意扩展、确定其表现范围,甚至出现了创作自觉是不健康的、反美学的怪调。究其产生原因,除了崇尚西方现当代非理性主义美学理论外,也与我国文艺理论界对创作自觉的特性研究不够有关。科学地把握创作自觉独具的表现特征,既有利于指出非自觉创作理论的偏颇,也有助于人们坚信马克思主义的创作理论。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与后现代主义思潮大行其道的当今社会,评判好的艺术作品无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对传统的继承;二是对传统的开拓。前者反映了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规律的尊重和传统技巧的掌握,后者则反映了艺术创作对时代的顺应和对创新的诉求。在艺术创作中只有使这两方面有机结合,达到天衣无缝的地步,才算是真正达到了优秀的程度。这点也印证了苏轼的名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可见艺术创造是在传统基础上和时代背景中的创造,是传统与现代的高度结合,郭北平先生的油画创作就突出地体现出了这种艺术的创造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逆反心理是一大障碍。为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提高教育工作效益,学校德育工作必须重视无意识教育。什么是无意识教育从心理学角度讲,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最主要、最高级的叵映,是人的一切自觉认识、体验和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总和。无意识则是人脑反映客观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发生在知觉水平下的一种认识和一种不知不觉的体验。所谓无意识教育,是指不为受教育者自身所意识到的一种教育方式.是相对于有意识教育而言的。它是教育者将教育内容融入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中,使学生得到心灵的…  相似文献   

5.
论无意识认识胡敏中我们知道,认识就是认识主体通过认识工具观念地再现、接收和把握认识客体的过程,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观念形态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就达到了主体和客体在观念上的统一。人是认识的主体,人之所以能成为认识主体,就在于人在认识中...  相似文献   

6.
艺术创作中的意识与无意识,特别是无意识问题,随着西方反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而逐渐成为艺术理论与美学中的热门话题。在我国,由于近几年尼采、弗洛伊德思想的传播,无意识问题被抬高到不恰当的地位。我认为,艺术创作中的无意识问题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应该采取正确的和科学的态度。本文试对德国美学家谢林关于艺术创作中的意识与无意识问题的观点作些探讨,或许有助于深化我国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无意识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赵金樑 《天津人大》2007,(10):10-11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是反映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是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纲领和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理解、准确把握,自觉地把思想和行  相似文献   

8.
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飞跃的过程.实现这个过程的根本在于人们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运动规律,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要最终实现它所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唯一而正确的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断结合变化了的实际情况,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共产党执政等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越来越自觉的行动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从而把我们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号召我们要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其着眼点就是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张广智 《前沿》2004,(2):12-1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 ,他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 ,有不少观点是规律性认识。回顾三代领导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探索 ,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掌握这一规律 ,自觉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执政与治党的关系,使这一原则和方针得以坚持和贯彻?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党的性质,党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党肩负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我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的执政规律和治党规律,有力地推动着全党从治国兴邦大政方针的高度,更加自觉地认识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魏娜 《前沿》2012,(2):173-174
对于当前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中存在的重计算机、轻美术基础的现象,我们要进行正确的认识,平衡课程的设置。美术基础在电脑美术设计过程中的基础地位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而不是削弱。在电脑艺术设计专业中,电脑作为艺术设计的辅助工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它始终不会替代艺术创作,我们应该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及软件,高效地服务于我们的艺术设计,创作更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一、制度创新是我们党遵循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 人类历史进程受内在一般规律支配,历史的结局能否和人们的预期高度吻合,主要取决于历史的创造者能否正确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推进制度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知和自觉运用。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原则与艺术表现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明 《求索》2011,(7):194-196
陌生化原则不仅仅存在于文学创作中,它的延伸完全可以适应所有艺术创作。艺术形式陌生化,偏离一般的生活常态和逻辑规范,延长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欣赏难度与时间,使受众在完成对艺术审美的过程中,体味到美学快感与美学意味,应该成为文学创新和艺术创新必须遵循的原则。艺术新的表现形式在陌生化中生成出现,新的形式则预示作品中艺术意味的进一步提升,艺术家自由创造的空间更加的拓宽。研究陌生化与艺术表现形式的种种关系,有利于我们深入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提炼艺术作品的美学品质,对当前的艺术创作,必然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鹏 《求索》2008,(5):174-176
文学的自觉是文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趋势,它包含了文学创作的自觉和文学观念的自觉,文学创作的自觉使创作主体摆脱社会伦理道德的束缚,创作主体将相对自由地表达自已的思想感情,并注意到文学的形式美。在我国的中古文学史上,文学的自觉性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自觉使我国古代诗文在完善形式美的进程中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其对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探索和创新也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对我国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产生了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也对审计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上海审计机关必须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统筹审计工作。用思想认识的飞跃求得发展的飞跃,用观念政策的突破求得工作实绩的突破,用工作思路的创新求得工作面貌的创新,有效提高审计监督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史昭乐 《岭南学刊》2006,38(6):14-16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践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已经进入致力于把握其系统规律性的阶段,并且体现着辩证认识进程中对立统一规律阶段与系统规律阶段之间的一般递进关系。由此也就决定了在现阶段的认识与实践中,要更自觉地遵循辩证法系统规律,运用好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7.
“虚静”说本为先秦道家哲学观点 ,在中国古代就有其丰富的哲学意蕴和美学内涵。当援用到艺术创作领域后 ,贯穿于艺术创作始终。从道家的体道方式中超脱出来 ,到“虚静空明”的体用方式和“以资谈美”的自觉方式 ,再到“物我两忘”的艺术境界 ,展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创作理论、审美心理和审美态度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时期做好人事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作为人事干部必须自觉地、忠实地实践“三个代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实现人事工作根本任务的需要。把人才战略作为新世纪人事工作的根本任务,既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我们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必然。因此,每个人事干部都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人才,从发展的角度谋划人才,增强做好人事人才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学习和研究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积极探索先进生产力新的实现形式,搞…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通过一段时间集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我感受到了真理的力量,对增强理论自觉有了新认识。一、增强理论自觉,关键是真信一是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德国是出哲学家的地方。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已经享誉欧洲,特别是黑格  相似文献   

20.
周新永 《前沿》2008,(3):160-165
苏轼作为诗之大家,一生痴情写月,为文如赋赤壁,填词如咏“但愚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离不开月亮,月亮成就了苏轼的艺术创作。苏轼的写月诗数量大,创新多,成就高,名气大,流传广,我们可以称其为月光诗人。研究苏轼的写月诗有助于科学地掌握苏诗的艺术创作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