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鹏伟 《前沿》2014,(7):57-61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进行了批判性研究,描述了由于科技进步及其异化和政治谋划,发达工业社会成为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的单向度发展的社会,人成了没有否定和批判精神的人即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社会和单向度人的形成、表现及其原因的揭示和批判是深刻的,然而他关于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性的论断却是不充分的,他给出的回归双向度发展的对策是乏力的,特别是基于异化的批判是不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石文学 《人民论坛》2015,(8):204-206
马尔库塞的著作《单向度的人》把"单向度"作为发达工业社会的根本特征来进行揭示和批判,在现实层面上深化了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西方理性文化内核的批判。文章围绕"单向度"问题展开对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分析,同时结合海德格尔的哲学形而上学批判和马克思的社会制度批判进行对比理解,并揭示他们批判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高婵 《前沿》2013,(18):64-65
列斐伏尔是一位和20世纪一同降生的现代法国思想大师,是西方学界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他提出了享誉世界的现代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并指出,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全面异化的社会,它已经融入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消费已然沦为异化的工具,人们已经被这个社会中的统治阶层所塑造的意识形态所操作本文通过对“消费受控制的科层制社会”这个消费社会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的深入分析,阐述了他关于消费社会理论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研究列斐伏尔消费社会的理论对于探讨消费社会的各种优劣,树立一种合理的消费思想,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消费理念有着巨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哈贝马斯师承马尔库塞科学技术导致劳动合理化、科学技术直接决定生产关系的理论 ,把劳动的合理化、交往关系的合理化视为科学技术造成的 ,这就使得哈贝马斯把现代西方社会存在的人的本质的异化归因于科学技术。由于哈贝马斯否定了生产关系的作用 ,因而他对科学技术的批判是不结果实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人本主义批判”是非现实的批判———马尔库塞“人本主义批判”探析张和平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特征。对于这些新特征,不同的理论家从不同的角度对它做出了概括。作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最激进的批判者”、“国际新...  相似文献   

6.
张婷 《长江论坛》2023,(2):42-49
西方学者批判反思资本宰制的消费主义文化主要包括五种理论进路。一是着眼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提出无止境的消费引发自然对人的“反控制”;二是着眼于人与社会关系问题,提出象征性消费造成严重的身份和阶层“区隔”;三是着眼于人与自身的关系问题,提出“占有式”消费泛滥导致主体自由的丧失;四是着眼于人与文化关系问题,提出“大众文化”消费对主体批判意识的消解;五是从“日常生活批判”角度揭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殖民化。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合理吸收这五种批判路径所蕴含的有价值思想资源,对于加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防范和规避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所面临的消费主义社会文化困境,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单向度的人》是马尔库塞极富盛名的一部著作,在著作中他提出并阐述了"单向度的人"这一理论,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人逐渐丧失了否定、批评、想象和超越的能力。该著作又是他分析和批评发达工业社会的代表作,通过批判他提出了总体革命的理论。他的思想虽有很多缺陷,但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解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鲍德里亚认为,他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已经从生产社会进入到了消费社会,消费构成了社会的主导性逻辑.对于消费社会,他一方面从马克思的生产逻辑出发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又借用了符号学的成果,揭示消费社会中由于符号的编码作用而导致的身分的社会区分过程,这是消费社会确立自身合法性的根据.在这个意义上,批判消费社会,就必须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走向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  相似文献   

9.
周桂芹 《前沿》2010,(1):29-33
"总体异化"理论是马尔库塞第一次提出的,也是马尔库塞异化理论的表征。他认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是病态社会、人是单向度的人、劳动是工具性的、爱欲是压抑的、需求是虚假的,这些理论观点体现了他对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综合",有其合理因素和进步意义,对我国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但他对异化现实绝对否定的思维模式和对社会历史演变所作的形而上、非实践性的考察视角则是致使他这一理论有违历史唯物主义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0.
赫伯特.马尔库塞以技术自主性为理论基础,对科学技术展开了具体而系统的批判,认为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取代传统的政治手段而成为一种奴役和异化人类社会的新型控制形式;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而且是意识形态。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批判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理论基础和思想内容本身是不符合唯物史观的。  相似文献   

11.
《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是鲍德里亚早期学术理论建构中分量最重的论著之一,也是其“死亡三部曲”的第一步.这部书的第一章“符号—物的社会功能”是承上启下之作,即上承《物体系》和《消费社会》的相关概念和思想,下启的不仅包括这部著作——《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自身,还包括《生产之镜》和《象征交换与死亡》.在“符号—物社会功能”中,他一方面通过揭示“物”在消费过程中蕴涵的双重逻辑——物物交换的实然逻辑及其中隐含的“一种象征性交换体系”的应然逻辑,试图超越“物”的实然逻辑——一种满足需求的功能——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他通过揭示物的炫耀性消费和仿象功能,试图超越物的生产之实然逻辑.在此基础上,他对物的形式符码及其社会实践的阐述,开启了他构建符号批判理论的“工程”.这样,他就“以符号生产和抽象的差异性社会关系彻底取代了马克思所强调的前提性的社会物质生产结构”,进而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相背离.鲍德里亚没有从实体性的孤立个人主体出发,而是承袭了海德格尔式的关系本体论,触及欧洲当下现实社会生活中鲜活发生着的大量经济、社会、文化现象.由此,鲍德里亚“符号—物社会功能”理论逻辑的深刻性与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他以人与人之间虚假的象征符码关联替代了物性功用存在之链,其对人类社会未来的展望则必然是悲观的.  相似文献   

12.
季中扬 《求索》2008,(7):176-178
所谓“快感文化”思想,特指关于非压抑性文明的一种文化思想;在这种文化中,快感不再服从政治、经济、道德、美学的需要,它能够无阻碍地得到满足。在西方美学思想史上,自席勒以降,尼采、弗洛伊德、马尔库塞、乔治·巴塔耶相继阐发了“快感文化”观念,形成了一个思想传统。在后工业社会中,由于媒介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兴起,当代审美文化出现快感化倾向,但这并非“快感文化”的实现,相反,“快感文化”思想作为一种文化批判理论,可以为我们批判性地思考当代审美文化的快感化提供有价值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3.
黄岩 《前沿》2011,(19):70-72
马尔库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技术异化思想受到包括马克思在内的多位思想家的影响。其技术异化思想的核心重在批判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而对人造成的奴役与统治。本文从技术异化的涵义及外在表现、技术异化的根源、扬弃技术异化的途径三个方面对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思想进行了探讨,试图在对其思想进行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的双重品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秋平 《求索》2007,(1):195-196
影视文化的繁荣是大众文化兴起的重要标志,按照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生产的文化产品。大众文化在西方已经兴盛数十年,好莱坞的电影和格莱美的音乐就是西方大众文化的典范。追求刺激而且美女加英雄的电影模式使人陷人影片创造的虚幻场景中而暂时得以放松。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部分学者对大众文化都持否定态度。马尔库塞认为:在技术理性占主体的社会中,完全商业化的文化产品满足的是人们的虚假的需要,并使社会逐渐失去了批判向度,成为单面人。在大众文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中,这不是危言耸听,但在中国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15.
高度的物质文明和极度的精神痛苦,构成了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对这一社会现象,西方有些学者不但注意到了而且作了很多分析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为社会主义建设所描述的生产力水平在技术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达到了”(《反革命和造反》),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成了“富裕社会”。现  相似文献   

16.
张乃芳  张冬生 《前沿》2009,(6):18-20
鲍德里亚的消费理论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消费社会,它与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一样强调了生产的重要性,同时,二者在理论批判对象、批判角度、理论立足点和理论走向等方面都有较大分歧。鲍德里亚消费理论对当代中国新型消费理念的建构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胡全新 《前沿》2012,(20):135-137
茅盾对狄更斯的接受分三方面,一是通过高尔基、托尔斯泰等俄苏作家间接接受,二是由对狄更斯的阅读与评价直接接受,三是通过对受狄更斯影响的作家展开评论来接受.他接受了狄更斯批判社会、表现理想等方面,批判了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价值立场和平面化人物写法.他对狄更斯的接受是依据社会时代需求的功利性活动.  相似文献   

18.
李怀涛  ;刘怀玉 《求索》2008,(9):105-107
鲍德里亚延续了他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在符码逻辑基础上对拜物教做了一种新的阐释。他从分析消费出发建立了一般政治经济学,以符号学原理为依据打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与符号的所指和能指的关系,确立了一种符号政治经济学的能指拜物教批判。他的能指拜物教解放道路终究是一种草根浪漫主义的空想。  相似文献   

19.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主要代表,哈贝马斯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常常被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遮蔽了光辉。早期哈贝马斯曾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从经济、政治、技术理性等多个角度批判了大众文化的文化贫困现象。梳理哈贝马斯的这一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有助于获得对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整体性认识,从而进一步丰富我国大众文化建设及批判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20.
谭沧海 《前沿》2007,(6):178-180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思想”极其深刻地揭示和批判了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的异化现象,探索了发达工业社会中的哲学和社会问题,这些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