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勇 《传承》2013,(3):90-91
列菲伏尔、赫勒等哲学家关于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实际上是继承了马克思关于对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批判的思想。他们深刻批判日常生活的异化现象,强调了“民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给了我们关于“民生”的三维启示。  相似文献   

2.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一书中,首先立足于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社会精神分析学应然视域,从人的本性出发,分析人的需要.在他看来,一个健全的社会是一个符合人的需要的社会.他从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试图超越“生物学的”与“社会学的”方法来规定人性,进而提出了诊断人的精神健康的标准.基于上述多重视域的综合,他从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社会精神分析学理论预设出发,确立了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始点.其次,弗洛姆以其人本主义伦理学的社会精神分析学视域,透视17~18世纪资本主义演进的历史逻辑及其特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性的式微及其关系的疏离,进而论述了“物的地位高于人”的资本主义价值原则的生成.再者,弗洛姆通过分析20世纪资本主义的特征,揭示了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伦理关系何以疏离,管理和消费等何以异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批判问题是马克思重点关注的理论议题,在他那里,对于现代性的审视不仅是一项哲学任务,更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焦点所在。透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我们发现,马克思对于现代性的批判有一条清晰的运思逻辑:从哲学批判走向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哲学批判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逻辑起点,在深刻剖析黑格尔理性形而上学的基础上,马克思以“感性活动”批判黑格尔的“纯粹活动”、以“现实主体”批判黑格尔的“理性主体”,同时批判了黑格尔对劳动概念的抽象理解。以此,马克思摧毁了现代性的基本原则——抽象的主体性。然而,哲学批判难以切中社会存在和现实社会的经济关系,难以触碰现代性问题的根基。基于此,马克思将现代性批判上升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他具体考察了国民经济学、异化劳动现象与私有财产问题,并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批判资本主义问题,最终揭露了资本主义自身的内在矛盾以及资本逻辑对现代社会的抽象统治。  相似文献   

4.
人工智能时代下,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作用日益彰显的同时,技术拜物教这一新的意识形式亦日渐扩散。从人本主义视角看,技术垄断下的人们一方面陷入被技术宰制和奴役的生存状态,另一方面又产生技术崇拜认知状态,“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从意识形态视角看,工具理性张扬遮蔽了价值理性,其在全社会的统治造就了资本主义社会“单向度的人”,从而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看,技术拜物教作为资本拜物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延伸演化,其实质仍然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崇拜,拜物教表象掩盖下是资本——技术共生体的剥削本质。对人工智能时代资本主义技术拜物教的批判,理论上可以推动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批判理论时代化发展,提升马克思主义解释力;实践上可以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等技术高质量发展,赋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助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怀涛 《前沿》2010,(23):48-50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有一个不断深入的逻辑进程,他最初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在异化劳动基础上进行人学现象学的伦理批判,后来进展到从经济现实的客观基础出发进行奴役性分工批判。随着经济哲学方法论的不断成熟,他最后站到作为历史现象学的拜物教批判的高度,展开了对资本主义拜物教世界的猛烈批判。  相似文献   

6.
高度的物质文明和极度的精神痛苦,构成了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的两极。对这一社会现象,西方有些学者不但注意到了而且作了很多分析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马尔库塞认为,“马克思为社会主义建设所描述的生产力水平在技术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达到了”(《反革命和造反》),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成了“富裕社会”。现  相似文献   

7.
说“批判”     
写下这个题目就有些犹豫。因为“批评”这个词还可通行,在报刊上还能见到,如“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三讲”教育中要“认真听取批评”,“要开展文艺批评”等等。而对“批判”一词则讳莫如深,绝少提到,否则就有“文革”、“大批判”之嫌。最近报载,一位文艺家说:“批评和被批评是完全正常的现象,千万别误把批评当批判。”可见,这里是把“批评”和“批判”看作两回事的。 “批评”和“批判”,在语感上似乎有些差别,但意思也没有什么根本不同。在英、德、俄等外文中,“批评”和“批判”都是一个词,没有什么两样。如果把“…  相似文献   

8.
王瑜 《求索》2013,(9):248-250
理论批判和理论证成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构建新的理论范式。理论证成的每一个理论命题或理论判断都必须能够被重构为逻辑上正确的结论。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新的批判性建构.建立在批判人本主义发展观的基础之上。在从人本主义发展观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嬗变中,融入了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诉求.以及对于中国现实国情的考量因素。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精神的精辟理解和合理表达。对科学发展观所关涉的形而上问题进行思考与解答,以及对科学发展现所关涉的边缘性问题进行总体性或整体性的追问和深思,这是将科学发展观研究引向深入的表现。通过人本主义发展观批判.人们可以不断地揭示人的形上存在;通过科学发展观证成。人们可以不断地超越人自身的现实存在。  相似文献   

9.
苏平富 《求索》2008,(10):49-51
在卢卡奇看来,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在理论上受资产阶级“物化意识”的侵蚀,背离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认为,资产阶级“物化意识”是资本主义社会物化结构的反映,其方法论的根本错误在于“事实”崇拜,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就是这种物化意识在无产阶级身上的理论体现。因此,无产阶级革命的重点不在于经济政治斗争和暴力革命,而在于意识形态批判。  相似文献   

10.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本主义逻辑冲突表现为:人的本质的两种界定、劳动的两种形式、社会批判方式的两种路径。人本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迥然不同,两者有着不同的批判理论出发点、不同的评判历史的标准和不同的历史发展落脚点。从人本主义转到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最终解决了人本主义的逻辑冲突。  相似文献   

11.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陈振明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和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理论的两个密切联系的部分。“酉方马克思主义”既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又批判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寻求一条既不同于当代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现...  相似文献   

12.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最显著的特征。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现代性在蓬勃发展中已不可避免地暴露了自身的弊端,面对“物质利益难题”,马克思开始质疑并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深刻地指出:犹太人问题在本质上属于现代性问题,犹太人的政治解放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市民社会是现代性的构成维度,犹太精神只是市民社会的精神反映。通过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深刻批判,揭示并超越资本主义“旧”现代性,马克思找到破解现代性难题的出路——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彰显着认识论的生态现象批判、社会论的资本逻辑批判、实践论的生态实践批判、价值论的伦理价值批判等四重论域。生态现象批判构成了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的着力点,让其关注空间生态形态的演变,这是从认识论上认识空间生态现象;资本逻辑批判是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的根本动因,让其详细阐述资本逻辑对空间生产的支配及造成的生态危机,这是从社会论批判空间生态危机;生态实践批判是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的理论根基,让其号召无产阶级通过空间革命来建立和谐稳定的空间生态,这是从实践论上解决空间生态困境;伦理价值批判是马克思“空间生产”生态批判的落脚点,让其要求空间生态变革成为人类解放的条件,这是从价值论上实现空间生态正义。马克思从不同维度审视了空间生态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空间生态有积极启示。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彻底瓦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贫困理论的一切形而上学,创造性地开启了一条探赜无产阶级贫困实质的科学之路。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贫困的解读,拘囿于先验设定的“经济人”理论假设,游离了历史现实的真相,具有为资本主义秩序辩护的虚伪性。恩格斯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思考贫困问题时的非历史性、非批判性,把对贫困的诊断提升到资本主义社会历史批判的思想高度,力求从经济社会史的研究视角追问贫困背后的社会基础及其制度前提,对资本权力构序下贫困的根源、本质及治理路径等做出了全新探索。恩格斯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贫困理论的精神实质在于:深刻洞察被古典经济学曲解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本质,揭示资本统治劳动的根源及其现代性后果;直面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历史特性问题”,拯救被古典政治经济学遗忘的真实的社会历史和现代人的感性生活;探索一条真正超越资本逻辑和消解无产阶级生存困境的共产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5.
梅学兵 《求索》2011,(11):103-105
日本新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之一望月清司在其代表性著作《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中提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早期不成熟思想之学术著作,其历史理论是科学主义的“分工展开史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依赖关系史论”则是其成熟的人本主义理论。连接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桥梁是在《雇佣劳动与资本》、《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资本论》中频繁使用的“社会联系”这一范畴。望月清司对马克思历史理论实质及其早晚期判断的失误决定了其对“社会联系”范畴的解析具有明显的目的论色彩。  相似文献   

16.
论弗洛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伦理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姆通过对马克思和弗洛伊德学说的综合,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新论断和社会性格理论,并建构了他的规范人本主义伦理学。以此为基础,他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现象展开了深入的揭示和系统的批判,提出通过社会结构和文化心理双重变革建立健全社会的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7.
“泛娱乐化”批判的多维背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爱凤 《前沿》2009,(3):169-173
晚近以来,“泛娱乐化”成为一个新的审美文化问题。在数量众多的研究论文中,我们发现其中存在的批判角度和方法的单一性特点。文章以社会——文化批判学的方式,对“泛娱乐化”问题背后的经济、哲学、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四重背景进行分层剖析,以期能以理性的文化批判的立场取代之前的政治、道德批判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刘妙英 《传承》2012,(13):71-73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潮,因其关注“人”的哲学旨趣,特别是对人的意志、自由、欲望等非理性精神的关注,具有贴近人们现实生活的浓厚的时代气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中对人的哲学理解有着深刻的批判精神,这使得它超越了近代西方哲学视界,但又陷入了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危机。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有一个客观的再认识和评价,在指出其可取之处,也要明白其理论的缺陷和危机。  相似文献   

19.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潮,要求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是通过揭露资本逻辑而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总体性批判。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为我们认识各种社会思潮提供了一个高屋建瓴的尺度;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所蕴含的实践视角、历史视域及辩证分析方法,是我们透视各种社会思潮实质的思想武器;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总体理论视野,为我们引领社会思潮提供了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20.
李建红 《传承》2011,(21):58-59
人本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在人本哲学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人本主义的传统。现代西方人本主义通常指的是"主体哲学",既继承了以往人本主义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的思想,又抛弃了其理性主义传统,大力宣扬非理性主义。因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表现出与以往人本主义不同的特征,对社会也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