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企业信用管理环境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奠基石,企业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企业信用管理在“源动力”、道德、宗教、经济、法律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是制约中国企业信用管理滞后的关键所在。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才能做好中国企业信用管理工作,才能打好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基础,才能使中华民族牢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2.
信用社会的法文化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自古乃礼仪之邦,凡事以礼待人,存在着悠久的信用历史文化。然现代资本的高速运行,多样文化的国际融合,以“仁”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信用社会逐渐被打破,信用危机已经显现,并且影响到我国现代社会的建立。我们应从法文化的角度分析信用社会,对其生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着手赋予其现代诠释,从隐性和显性两方面的社会秩序探讨信用社会的深层和表层因素和条件,以期提出相应的构建思想。  相似文献   

3.
袁明 《当代广西》2006,(21):55-56
随着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新格局的构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广西逐渐成为了中国和东盟各国经贸和科技往来的大通道,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金融运行健康平稳,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但是,征信体系建设仍然是目前广西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加快广西征信体系建设,培育广西现代信用文化,对促进广西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一、完善的征信体系是金融体系运行的基石和金融稳定的基础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商品流转、资金融通都离不开信用。如果社会信…  相似文献   

4.
信用危机的表现、成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鹏 《湖北社会科学》2005,23(4):104-106
信用危机是指社会中诚实守信道德资源严重缺失的状态及负面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信用危机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都有表现。出现信用危机现象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强化全社会信用意识、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和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完善信用法律体系,这些都是摆脱信用危机现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 何谓“社会信用体系”?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条件。所谓信用,就是信守承诺,说到做到。信用既是指能够履行  相似文献   

6.
基于我国转型期“三位一体”信用文化建设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型期我国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信用危机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我国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体系,是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包括道德、经济、法律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内涵;构建作为市场主体的政府、企业、公民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体系;建设由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组成三位一体的信用文化框架。  相似文献   

7.
陶娟  辛飞虹 《前沿》2007,(8):161-163
中国目前面临严重的信用缺失,为解决信用缺失问题,必须从信用的理论着手,研究什么是信用。信用有传统和现代涵义之分,道德是信用的基础,法律是信用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这标志着我国财产权的保护有了实质性突破。财产权的核心是财产的获得、保护和转移等制度的综合,其社会经济基础是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基础是民主与法制,文化基础是社会主义道德与现代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宗方 《传承》2009,(22):106-107
本文从西方和中国的文化渊源中探求政府公信力思想。西方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人民与政府之间存在政治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信用是决定其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政府职员既代表公共利益,又代表私人利益,应防止为获取私人利益而侵害公共利益。中国文化注重信任的培育,现代社会应避免对历史文化传承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西方和中国的文化渊源中探求政府公信力思想.西方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人民与政府之间存在政治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信用是决定其关系的最重要因素.政府职员既代表公共利益,又代表私人利益,应防止为获取私人利益而侵害公共利益.中国文化注重信任的培育,现代社会应避免对历史文化传承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保证。信用是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双方让渡存在的时间差而产生的,是一种社会约定,是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大部分交易表现为信用交易,信用经济成份的大小决定了国家经济的规模、水平和竞争力。信用缺失将极大地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危害。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各级政府对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非常重视。2001年底,中关  相似文献   

12.
信用是现代民主、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中国现在面临的社会信用危机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人与人之间 ,企业与企业之间 ,甚至老百姓对政府 ,都充满了不信任感。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信用危机问题 ,除了重视以崇尚“信用至上”为核心的理念上的道德教育之外 ,更为重要的还是应当建构维护信用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资本的重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华 《思想战线》2004,30(4):5-10
社会资本是联结经济与社会的中介物。在微观上 ,它是个体间传递信息 ,建立信任 ,交易合作的一种非正式制度 ;在宏观上 ,它是信用社会的基础。中国社会资本的重构在本质上是社会信用的重构。重构中国的社会资本 ,并由此推动信用社会的建立 ,实现“强社会”与“强经济”的协调和共同发展是当前中国宏观公共政策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4.
信用作为经济合作与社会交往的纽带,是社会秩序的有力保证。中国传统社会呈现出的"超稳定"社会秩序,与传统信用的有效治理存在高度的关联性。对传统信用治理何以可能的问题,可以从社会基础和治理机制这两个相互关联的维度加以解读。中国传统信用治理的社会基础主要有传统的价值观念、稳定的小农经济与封闭的关系网络,由此衍生出相应的三个治理机制,即声誉机制、连带责任机制和中人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5.
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要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为出发点。传统社会是小型封闭简单的社会,人格信用与之相适应;现代社会是大型开放复杂的社会,抽象信用与之相耦合。市场经济取代了传统信用赖以建立和存续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但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信用,由此带来了信用危机。信用危机的实质在于,信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了一种特殊商品,但是这种信用商品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健全而难以得到准确的市场定价,导致了信用市场的混乱并最终引发了信用危机。这一危机只能依靠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逐步积累过程中得到清除。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生命线,也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和标志。它不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兴衰。江苏是个经济大省,又正在积极建设文化大省,社会信用建设理应走在全国前列。一、政府率先垂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重德守信的模范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信用是市场信用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7.
试论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迫切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国 《新东方》2002,(5):15-18
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契约关系基础上的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银行经营的根本,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当前,我国信用制度、信用环境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信用恶化已严重阻滞了经济金融的良性发展,直接造成银行业务经营的萎缩、高险与低效。银行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主导与核心,要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必须系统研究银行信用存在的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韩冰 《前沿》2005,(2):124-130
在几千年的法律发展史中形成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是世界法律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中, 中国的法律文化表现出了其不相适应的一面。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筑法治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 从传统法律文化向现代法律文化转化, 是当前中国法治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继承发扬传统法律文化、借鉴吸收外国法律文化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法律文化三个方面, 对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与现代构建问题作个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杨宝云 《前沿》2004,(11):68-70
信用乃现代社会之基 ,企业的信用状况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制度 ,不仅要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文化 ,还要制定与企业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实现融洽银企关系 ,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信用缺失的现象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占虹  林月兵 《新东方》2002,11(5):19-23
信用是市场经济良好并有效运作的根基,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保障。由于历史积淀和制度性约束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信用建设的不同步性,致使我国社会信用基础脆弱。因此,治理我国信用缺失的对策应是强化政府在社会信用供给中的主体作用,尽快构建信用社会的法制基础,以及以银行为核心的有效权利主张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