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周晚香 《求索》2008,(6):158-159
在市场经济中要取得交易的公平合理,就必须保证交易双方掌握对方信息的程度相当,而某些个人信息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如果只强调信息公开,不顾及信息保密,或者只强调使用,都会伤害被征信信息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就要有个人征信信息法。个人征信信息法的原则应当是真实性、保密性、被征信息人参与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李宝军 《人民论坛》2010,(8):108-109
我国信用征信地方法规发展较早,但在隐私权的保护上存在缺陷,对信息提供者缺乏法律规制,对被征信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缺乏救济。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法律对个人信息进行保护,完善现有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和个人信息披露制度,设定个人信用征信机构的通知义务。  相似文献   

3.
本刊综述 《创造》2014,(6):12-12
正个人查征信报告三次起将收费,国家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一批法律法规6月起开始施行。查征信报告"免费时代"终结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免费时代"要终结了。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自6月3日开始对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实施收费,个人每年查询第3次及以上的,每次收取服务费25元,个人查询本人信用报告每年前2次免费。2015年以后每  相似文献   

4.
概述了面向社会管理的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背景;介绍了美国在个人信用信息收集、管理与使用方面的经验做法;阐述了个人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探讨了影响个人信用行为的因素,并结合个人信用信息分布状况和应用需求的调研情况,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指标体系和部分省市对个人公共信用信息的定义,分析了个人信用评价指标的构成和主要内容,并提出了一套针对重点职业人群实施个人信用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公民导刊》2013,(6):2-2
日前,记者从上海市人大获悉,《上海市社会信用管理条例》已列为今年立法预备项目,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已纳入地方立法。张春景和盛雷鸣两位代表在今年初该市人代会上领衔提出议案,建议通过地方立法,提升诚信的法律地位,明确信用机构、征信管理体制和失信惩戒法律机制;依法建立个人征信系统,以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国企工作人员为切入点,以个人身份证信息和银行业征信系统信息为基础,整合税收、公用事业费用、养老、医疗、保险以及法院民事判决等基础信息,逐步形成以法治为保证、以金融、税务、工商、行业监管等个人信用数据为主要内容的个人信用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6.
《时事资料手册》2005,(5):60-60
2005年7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力推的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在北京、浙江、广东、重庆、陕西、广西、四川和湖南8个省份联网。2005年底,我国所有商业银行和部分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将实现个人信用信息的共享。现在全国个人结算账户有11亿个.以后个人在全围各地所有银行开的账户都会汇总在身份证号下,纳入个人征信系统。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成熟的个人征信系统,也将走入我国普通百姓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个人信用征信制度中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萍 《长白学刊》2004,(5):40-44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信用经济,公民的个人信用在发达的市场经济社会已成为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在建立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过程中,应注意协调个人信用信息公开与隐私权势保护.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立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应当在信用信息的征集、匹配、使用、传输、储存、安全措施等方面加强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忻华 《现代领导》2011,(11):12-12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会议强调,“十二五”期间要以社会成员信用信息的记录、整合和应用为重点,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主要任务是:加快征信立法和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征信管理条例》及相关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09,(6):95-95
谢吉晨在《理论导刊》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在危机管理中,信息的及时、全面、准确、权威的发布对于消除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恐慌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部门是否如实公开信息,要受到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制度的健全程度、官员的认知能力、道德水平、危机信息的性质和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因素的制约。要消除政府对于公共危机信息的垄断,需要进一步健全危机信息公开的法律和制度、培养领导干部危机处理能力、健全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完善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0.
张璐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193+196
我国个人信用缺失明显,对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进行探究,对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法律制度、监管机制以及标准化建设,均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以期使我国个人征信体系日臻成熟,并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秋云 《理论月刊》2010,(3):107-109
汶川地震造成部分受灾居民个人财产全部丧失殆尽,不少学者认为应当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以处理灾后不良贷款。尽管个人破产制度对债务人、债权人有重要意义,不少市场经济国家都建立了个人破产法律制度。但由于我国征信制度、财产登记制度以及现金占主导的消费方式等因素,个人破产制度很容易诱发破产欺诈,因此我国暂不适于出台个人破产制度。  相似文献   

1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代大学生征信意识缺失现象仍然存在,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会损害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形象和信誉,进而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发展。为培养大学生征信意识,应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征信教育长效机制、健全大学生个人征信制度体系、校企合作构建大学生征信机制等。  相似文献   

13.
个人征信体系是社会征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背景之下,构建个人征信体系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但是我国的个人征信体系起步较晚,我们应该从制度层面、私权保护层面以及个人失信成本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2,(11):87-87
安连成在《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年第9期撰文认为,在个人信用征信的整个过程中,提供者收集到关于相对人的各种信息,并且根据约定或法定的方式提供给合法的信用征信机构:个人信用征信机构按照信息提供者的要求提供相关的信用评估报告。上述过程中,存在着两方面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对非公务机关个人征信的法律规制:非公务机关对个人信息的征集与处理必须通过国家信息主管部门的授权与许可;非公务机关在征集与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要遵守合法性与合理性原则的规定;非公务机关在征集与处理个人信息时,要采取一定措施保障信息所有者的权利,并承担造成信息所有人权利侵害时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政报》2006,(8):28-28,29-32
为规范信用信息的征集、披露、使用和管理行为,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根据我区实际,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征信机构征集、披露、使用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及开展相关服务活动,适用本办法。  相似文献   

17.
试析《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佳 《理论月刊》2008,(9):121-123
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法律体系的建构是我国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命题之一,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8月颁布了《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它的颁布在个人金融信用征信法律体系构建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暂行办法》对被征信人的重要实体权利以及程序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规定,需要在执行和探讨中完善。也为法律、征信市场、政府监管"三位一体"之制度重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1号《征信业管理条例》已经2012年12月26日国务院第22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2013年1月21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征信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引导、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国境内从事征信业务及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征信业务,是指对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企业)的信用信息和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国家设立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行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上和提供,适用本条例第五章规定。  相似文献   

19.
信用环境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仅依靠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力量,过于单薄,需要政府、社会和各部门的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构建起完善的信用评价系统和有效的信用激励和惩处机制。针对当前社会信用评估、评价系统指标不统一,政府激励、惩处措施还不够完善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建立社会信用征信制度所谓征信,就是信用征集,即对个人和企业的资信状况进行系统的调查、收集、评估和加工,然后通过征信机构向客户提供证信资料、数据和信用报告。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征信制度的目的是为证明、查验法人和自然人的资信情况,并通过制度来规范企业和个人…  相似文献   

20.
乔海曙  黄小锋 《求索》2007,(9):17-20
本土个人征信中介机构的技术落后和产品匮乏使得其产出水平不能有效激发信用经济中潜在征信需求,借鉴其他发展中国家经验,引入境外商业个人征信机构是发展本土个人征信企业的捷径。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虽有成绩但也面临个人征信中介机构技术落后、产品匮乏的困境;作为重点引入对象的全球三大个人征信中介机构具有雄厚实力,技术先进且产品丰富;从政策和经济角度而言,引入操作是切实可行的.但具体实践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