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环境观的演变对物权法提出了保护环境的新使命.由于物权法和环境法存在着法律价值上的冲突,基于环境保护的时代要求,物权法应当做出生态化的拓展.新近出台的《物权法》对物权法的生态化使命进行了若干回应.  相似文献   

2.
林志辉 《前沿》2013,(19):99-100
一物一权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物权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其与物权法定、物权公示、公信三项原则历来被认为是物权法的三个基本原则.《物权法》立法过程中虽然有不少学者主张明确规定一物一权原则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但也有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物权法》最终并未在立法上确认该原则.本文对此予以探讨,以求教于法学界同行.  相似文献   

3.
郭嗣彦 《求索》2008,(7):159-161
对于一般债权能否用于出质,在其上设定质权。大陆法系大多予以许可,我国已经施行的《物权法》中担保物权部分除继续延续了《担保法》的基本规定之外,又进一步规定应收帐款可以用于质押,实际上已经确认了一般债权出质的合法性。但是,由于一般债权无形性、相对性和价值性等特点又使得其作为出质更为复杂。针对这些特殊性应该确立的不同于其他财产质押的制度规定,我国物权法尚未给与必要关注。本文我们将仅就一般债权出质的程序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对完善我国债权质押的相关制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近日,为提高人大机关干部的法律意识和履职能力,平阴县人大机关举办了《物权法》知识讲座。“大到土地、房屋,小到存款、车位,《物权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物权法》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特别是我们人大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物权法,当天,胡锦涛签署国家主席令.物权法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有人说,拿破仑引以为豪的不是他的显赫战功,而是其主导制定的《法国民法典》,因为它奠定了近代法治的基石。我国从80年代制定的《民法通则》,到90年代的《合同法》,再到现在的《物权法》,作为新中国民法重要的标志性法律,围绕《物权法》的争议激烈而持久,成为新中国历史上审议次数最多的一部法典。 日前,本刊记者就物权法有关问题,采访了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首届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专家谭启平,他曾多次参与《物权法》(草案)的讨论、座谈。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为充分发挥商标专用权无形资产的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物权法》、《担保法》、《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了《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程序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必须面临的重大课题,《物权法》如何应对,中国立法者无可回避。我们高兴的看到,2007年3月16日由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按照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方法,将环境保护的考虑纳入《物权法》的价值目标与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几经审议修订终于正式发布。这标志着我国将进入物权法时代。从物业管理行业的角度看,《物权法》作为我国调整财产关系的民事基本法律,无疑是物业管理法制建设的又一重大进步。必将对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产生基础性的、长期性的重要影响。本文在《物权法》的视角下。阐述了其与物业管理的关系,并提出了完善物业管理法律制度的设想,以期提高我国的物业服务质量,减少物业纠纷。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第一次以国家立法形式确认了不动产异议登记制度,但该规定较笼统,在实践中缺乏操作性。在评析我国不动产异议登记规定的基础上对构建我国不动产异议登记制度作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当代广西》2008,(4):28-29
土地权属管理的中心环节是土地权属审核确认,主要包括土地登记发证和土地权属纠纷调处。当前,我区的基本形势是土地使用权发证率提高,土地权属纠纷逐年下降。土地权属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就《物权法》实施对我区土地权属管理工作的影响做出利弊判断,有利于土地权属管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1.
该书《前言》中介绍说:“《物权法实务手册》一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物权法解析,对物权法的内容、原理做了阐述,对物权原理争论的问题做了剖析,可以使读者对物权有个全面了解。第二部分是名词解释。物权法是民法的一部分,人、所有权、合同是民法的三大板块,物权是其中最基础最复杂的内容,物权法涉及民法的各个部分,第二部分对民法的名词做了解释,  相似文献   

12.
我国《物权法》规定了浮动抵押制度。浮动抵押设定后,抵押权人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但是,《物权法》亦规定了例外,即浮动抵押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金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但《物权法》第189条是一般性的规定,对于受到该条保护之买受人的条件缺少具体性规定,以至导致法律适用之困难。对其不足,应在合理论证的基础上适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3.
《当代广西》2007,(7):35-35
备受关注的物权法草案3月8日提请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后,3月1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至此,经过七次审议的《物权法》最终尘埃落定。《物权法》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增进读者对《物权法》的理解,现摘发一些对《物权法》的解读。  相似文献   

14.
毫无疑问,一旦《物权法》通过并颁布实施,将赋予每位公民一件保护个人私有财产的利器;将激励公民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它让我们充满期待;期待《物权法》能够真正让公民保护私有财产的腰杆儿“硬”起来;期间《物权法》能够合理界定合法私产与合法公益之间的关系,特别是要明确公共利益与私人权益之间发生冲突时的解决办法;期待《物权法》能够合理界定公民合法私有财产与灰色收入、非法收入。  相似文献   

15.
《辽宁人大》2007,(10):42-42
《物权法》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其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物权法〉施行后,《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与《物权法》的有关规定不一致,面临停止执行的问题。为了防止房屋拆迁无法可依,  相似文献   

16.
物权法是一个固有性最强的法律。物权法和各国的传统、文化、历史习惯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世界各国的《物权法》千差万别,但其出发点和要保护的范围是大体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刘瑶 《人大论坛》2007,(7):43-43
为全面准确地把握物权法精神,为物权法的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5月30日,赤水市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认真开展学习和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决议》,对物权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于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物权法》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这部法律对于推进经济改革和建设法治国家都有着重大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政治文明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9.
《公民导刊》2009,(3):38-40
随着《侵权责任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因制定《物权法》而掀起的“民法热”再度成为公共话题。如果说,《物权法》描绘的是有关财产的权利定义,那么《侵权责任法》阐释的则是财产等民事权利受到侵犯后的救济之道,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09,(1):93-94
申卫星在《当代学法》2008年第4期撰文认为,《物权法》乃是保护权利人物权、规范财产秩序之法,然因物权涉及社会公共利益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现代财产所有权社会化的结果导致《物权法》中蕴含了大量的属于公法范畴的强制性规范,使得物权相较于其他私权而言更容易受到以保护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公权力的干涉和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