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就业质量概念的提出,是对就业/失业二元划分局限性的突破,但对其概念内涵界定尚未统一。"体面劳动"主要是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劳动权益受损问题,基于此的就业质量内涵更侧重于宏观层面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和配置效率;"工作和就业质量"主要是应对福利国家高失业率和招工难的结构性困境,基于此的就业质量内涵更侧重于微观层面的劳动待遇、工作福利及就业满足等。就业质量概念的政策启示在于:积极就业政策应覆盖到对工作贫困的治理;制定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的劳动政策;引导就业质量学术研究的规范发展;系统地构建微观、中观、宏观的提升就业质量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外体面劳动研究呈现出关注战略层面和特定问题解决的趋势;体面劳动在全球减贫战略中的作用得到认同;全面人权理念规范了政府的职责与作用;对企业组织中体面劳动实现的关注日益凸显;非正规就业群体中的研究对象正逐步扩大;体面劳动测量指标的界定服务于特定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就业与社会保障是确保人们获得体面生活的两个重要途径.正确认识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认真审视就业与社会保障之间的现实矛盾,努力实现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良性互动发展,对于我国促进体面劳动,增进人民福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前农民工劳动现状与体面劳动的要求相差甚远,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实现农民工体面劳动的关键.具体体现为尊重农民工,突出农民工主体地位;贴近农民工,全面把握农民工的需求;服务农民工,提供培训就业渠道;保障农民工,体现制度关怀.  相似文献   

5.
网约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劳动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网络平台就业者的劳动权益维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网络平台就业者工作特性的研究,以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劳动为视角,建立了包括工资收入、就业保障、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工作关系和职业发展六个维度的体面劳动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网络平台就业者实现体面劳动的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工运》2010,(11):57-57
在《理论动态》2010年1860期撰文认为,体面劳动的前提之一是广泛而充分的就业,在有业可就、劳动权利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还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机制来实现体面劳动,包括公平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广覆盖多层次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的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主席在不同场合三次提到体面劳动,传达了什么信息?与中国人传统上对体面和体面劳动的理解,国际劳工组织在1999年提出的体面劳动,有更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体面劳动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社会政策目标措施。近年来,中国也在积极地阐释和实践体面劳动。体面劳动强调的是"一个公平的全球化——为所有的人创造机会",这与工会的作用不谋而合。工会是推动体面劳动的重要力量。中国工会应该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工作方式,推动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相似文献   

8.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受益者,无疑应当是广大的劳动者,尤其是劳动者能够在物质生产领域获得体面劳动的尊严.在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过程中,体面劳动也是中国致力于实现的目标之一.为此,中国工会应在促进就业、实现核心劳工标准,实现社会保护以及社会对话等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实现劳资双赢,共谋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新形势下非正规就业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正规就业是我国城镇普遍存在的现象。由于非正规就业的特殊性,我国的非正规就业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切实转变观念,积极引导非正规就业,全面保障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基本权益,实现体面劳动以及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等,并最终促进就业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应对"体面劳动"趋势的工会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面劳动"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的最广泛、最基本的需要.借助团体的力量,工会组织能在实现"体面劳动"的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这要求工会以"体面劳动"为目标,积极转变职能,大力完善自身建设,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主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九大确立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战略任务,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统筹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指导。研究认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具有可行性、必然性、实然性,新时代又面临最新的育人目标、全面的教育体系、更新的教材内容、先进的实施方法等现实要求,因此,各学段的劳动教育都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制订劳动教育一体化大纲,实现劳动教育一体化联动,凝聚劳动教育一体化合力,构建劳动教育一体化平台,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建设,助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2.
13.
从劳动派遣三方关系看雇主的责任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派遣制度自在我国出现以后迅速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是法律理论和立法的空白,随着《劳动合同法》和《侵权责任法》的出台,使劳动派遣在我国有法可依,但由于发展时间短,许多地方有待完善。只要理清劳动派遣中用人单位、用工单位和劳动者三方关系,相关的责任分配则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4.
高校课程综合化的哲学基础是系统整体论 ,其直接原因则是学科的分化。学科的分化 ,深化了人类对自然界具体领域的认识 ,但同时它反映到高等学校的课程里 ,导致了科目增多 ,课程与社会要求的分离和课程与学习者的分离。这种弊端呼唤新的课程理念的建立 ,而课程综合化则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建立职代会制度,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探索实践职代会的内容和形式,在社会上着力营造出良好的大环境,使职代会在协调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中,在发挥、调动和保护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European modernity, its vision of woman and water. The union of these three metaconcepts is consecrated by the Ovidian story of Narcissus and his other, Echo. The West finally found itself completely through Hegel, the Ur-narcissist, who explains the immutable link between that European monopoly, history (by which he means the potential for becoming modern), and the sea. The narcissism of modernity is the great theme of Marx and Engels in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which shows how the bourgeoisie seeks to remake the entire world in its own image. Psychoanalysis, through the writings of Ferenczi, joined in cementing the connection, likening woman to the primal sea to which the male ever yearns to return. And Foucault suggests a potential conclusion from this metaconceptual constellation: that Man, a Western creation, may well disappear like a face drawn on a sandy beach.  相似文献   

17.
2005年5月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80年前的5月1日至7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正式建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从此,中国工人阶级有了全国统一的工会领导机关,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会运动在政治上和组织上的团结统一的象征。从此,中国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各级工会的组织下,开展了坚苦卓绝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伟大斗争,为推翻黑暗的反动统治,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工人阶级和工会为迅速医治战…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职工思想上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做好劳动关系变化中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是工会履行教育职能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改革的建议,可以分为"两裁终局"、"两审终局"、"裁审分离,各自终局"、"或裁或审,裁审衔接"及"一裁一审"五种模式.这些自身也都存在严重不足的改革建议,所关注的问题焦点集中反映了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存在的严重不足,如适用法律矛盾、非正式处理机制失效、"三方原则"落实困难、不同争议机制之间衔接不和谐等.  相似文献   

20.
职代会制度作为企业民主管理形式的最主要模式之一,在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和社会价值,尽管其发挥作用的领域根据现行制度设计仅在于公有制企业,但是其自身制度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企业民主管理改革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职代会制度的研究,并对包括非公企业在内的所有类型的企业在进行民主管理模式选择和制度建构方面提出进一步的设想,以期能更好地发挥职代会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