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支点”——信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信息化就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支点”。农村信息化是指在农村地区,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利用涉农信息资源,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信息化是统筹城乡和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是我国实现全面信息化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为农村信息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3.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概括了新农村的基本内涵。这个概括既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涵盖了农村的政治文明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坚持科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是百年来我国乡村建设的新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应是通过再造微观组织、科学规划乡村建设、改进生产生活技术、进行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创新等来建立一种“低消耗、高福利”的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只有生产发展,才能生活宽裕,也才谈得上生活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发展生产尤其显得重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加快生产发展,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城镇化的内涵就是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或农村转变为城镇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向城镇现代化水平转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所在,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利于城镇化发展,制定发展战略应把它们联系起来考虑,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
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大项目带动大产业,以大产业推进新农村,以乡村旅游带动新农村,企业农村手拉手建设新农村,能人带动新农村”的思路,围绕“夯实一个基础”,“突出五个重点”,推进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中央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济南市各县(市)区对如何进行新农村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努力寻找切合实际、突出实效的工作途径。通过调查,济南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做法主要有:选“好班子”,建“强班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培养造就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创新产业模式,实现农民增收目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塑造农村新风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民安居乐业;以便民服务为主题,深化农村村落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9.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党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个方面的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五个要求目标的实现。而且可以从内部将五个要求连为一体,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首次把农村文化建设提到与“经济、政治、社会和党的建设”同等重要的高度。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中心.开展新农村建设要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农业生产,进一步开发劳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曲靖市委、市政府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建设珠江源大城市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针对曲靖农业大市、农村人口比重大、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突出的市情实际,积极探索解决城乡统筹发展问题,于2005年初进行“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实践。经过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用心工作、创业求新,“三村四化”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曲靖新农村。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寨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五句话里的二十个字,包含了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具体、明确的要求。“四个文明”建设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层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必须加强农村党的工作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一、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加强这方…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建设的经济理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讨论主要有三种主张。一是林毅夫所倡导的“新村运动”,主要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这是当前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主流思路。其背后体现的是形式主义的主流经济学的学术理路。二是温铁军的主张,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农民文化娱乐活动等,其背后是一种与主流的形式主义经济学相对应的实体主义经济学。第三种较为有代表性的主张是贺雪峰提出的,这一主张认为文化建设重于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实质上是要重塑农村生活的价值合理性和主体性,重建农民的生活方式,其背后乃是一种经济人类学或曰社会学的学术理路。  相似文献   

16.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一五”规划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是要发展农村生产力,调整农村生产关系,加快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按照这一目标要求,我们认为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涉及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等诸多内容,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它的有效载体是分布在中华大地上的64.5万个行政村和3.75万个乡镇。由于全国各地的基础条件千差万别、复杂多样,所以要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有重点的循序渐进。今后5年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进一步放活农村经济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新的发展要求,以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突出强调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我国现代化的重点与难点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5句话、20个字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新阶段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概括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和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方针,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20.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能否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