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制约贵州农村人口流动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人口及农村组织化程度等,以农村流动人口为视角认识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对贵州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处理好农村流动人口、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充分发挥农村流动人口建设贵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推动城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最终实现贵州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深化,市场导向的资源配置以及与其相联系的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持续"农转非",许多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劳力老龄化",城乡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如何应对这一严峻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实践经验表明,只有把城镇的有形城市化与农村的无形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城乡差别才会逐步缩小,城镇化才能持续健康发展。新农村应当是向城镇化方向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应当是带动农村相应发展的城镇化。城镇化的目标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是"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综合解决农村各类问题和矛盾的新举措,农村城镇化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的有力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推进农村城镇化带来了新机遇、新希望和新动力。因此,在实践中必须使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农村城镇化有机结合,以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求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富裕、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而且要求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目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生态意识薄弱、生态制度缺乏、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从转变生产方式、合理推进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民知识水平、增加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投入以及加强生态法制建设和监督等方面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村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建设好农村中学校园文化,有利于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也有利于促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其意义重大而深远。构建出一个人文与环境,人文与个性,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地方高校作为农村和小城镇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骨干力量,是提升农村和城镇文化品位的重要支撑。因此,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积极主动地为农村城镇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作为乡村传承与创生文化的主要场所,农村学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大的文化使命: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加强先进文化建设,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推进民主与法制建设。为了完成新农村建设赋予的文化使命,农村学校要转变教育价值观,关注培养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转变教师观,使农村教师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知识力量;转变课程观,促使优秀农村文化资源得到传承与发展;转变教学策略观,追寻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服务是衡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文化指标,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开创农村文化建设新局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要深刻理解新的历史条件下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内涵特征,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放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加以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论新农村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展,社会越前进,文化之于经济社会的全局作用就愈益明显。本文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紧迫性、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健康发展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富洲 《理论前沿》2006,482(17):37-38
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偏差,要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把握合理的速度、强化产业支撑、注重文化内涵、加快社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工农互动的历史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的综合性农村变革,既具有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又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难题。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建立长效机制,因地制宜,分步实施,扎实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贵州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贵州城镇化率为29.9%,落后全国平均水平10多年。研究表明,贵州省小城镇发展中出现的如建设水平不高、集聚功能不强、人居环境欠佳、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化程度低等问题都是影响贵州城镇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厘清问题发生机理的基础上,提出要树立经营城镇的理念、降低农民进城门槛等方面的对策措施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八大后,新型城镇化既是经济政策的重点,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提升城镇化质量是我们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提升我国新型城镇化质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互动,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2.以人为本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实现城镇化质量和数量均衡发展;3.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4.走集约化发展之路,推进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协调发展;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城镇化由偏重经济发展转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西安农村经济社会虽有了较大改善,但城乡发展之间的差距仍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要实施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战略,必须从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互动式良性协调发展上去考虑,按照城乡联动的社会系统工程规划,积极探索城市对农村建设的多种带动方式,以产业为纽带,实现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确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之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政绩的、土地的城镇化,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新型城镇化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经济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6.
生态园林城市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首要问题是要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国生态法制建设的目标.通过界定生态园林城市的内涵入手,分析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法律法规的现状与不足,探索如何更好地健全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中的法律保障,对完善我国的环境法治应当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镇户籍制度已不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口、人才的大流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城镇化进程,必须进行改革。制定城乡一体、统一规范、便民利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城镇户口准入政策;规范审批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简化城镇户籍落户手续,使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与创新,依次经历了“反思与超越”、“传承与发展”、“融合与创造”三个阶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文化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整合,构建古今中外文化有序选择和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城市文化已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城市文化往往体现着国家的文化水平。城市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的主要载体。提升城市文化,是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必经途径。提升城市文化直接关系到提升市民乃至国民的文化素质。为把提升国民素质作为最终目标的城市文化建设必须与学习型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学习型城市是以教育和学习为主导的城市现代化发展模式。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目标在于: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终身学习体系,形成社会化学习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学习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人力资源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面对其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应采取多种对策 ,完善城镇体系 ,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