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马来西亚农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来西亚独立前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农业产值占GDP的40%以上。独立后,马来西亚在大力发展制造业、服务业的同时,仍十分重视农业发展,并取得显著成就。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农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成为阻碍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马来西亚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给发展中国家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马来西亚农业发展的成就1、实现农业结构多样化。独立前马来西亚农业结构畸型发展,少数几种热带经济作物成为农业生产的支柱。从70年代起,马政府开始实施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2.
马来西亚在取得独立后,为了改变殖民时期形成的畸型的经济结构,将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马来西亚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就。近几年来,马来西亚经济增长继续保持强劲势头,1987-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82%,在亚洲仅次于中国。1993年人均收入达3280美元,是泰国的2倍,印尼的5倍,在东盟国家中仅次于文莱和新加坡。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报告已将马来西亚列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它在其中的竞争力已超过韩国而位居第四位。上述工业化成就主要得益于马来西亚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有关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3.
1997年7月初以来,由泰国引发的金融风暴席卷了东南亚地区,各国货币大幅度贬值。在东南亚国家,除新加坡外,马来西亚经济基础最好,长期保持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然而,在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马来西亚也在劫难逃。本文试就马来西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政府的对策作一分析。一、马来西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影响马来西亚的金融危机,早在去年5月间已出现某些征兆。在泰国货币一再受到投机商的狙击和泰株汇率不断波动的影响下,马来西亚的外汇市场也开始出现动荡。在此间,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就曾在外汇市场抛售20亿美元来稳定马元汇价。…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马来西亚政府社团注册局2001年6月的统计,马来西亚林林总总的华人社团约有7276多个,占全国注册社团32269个总数的大约五分之一。华族是马来西亚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三大民族中注册社团组织最多的一族;马来西亚也是全球拥有华人社团最多的国家,这反映了当前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经济、政治、文化、联谊等方面的全面活跃。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国营企业私营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东南亚》2003,(4):37-41
私营化是一些国家重组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1983年,马来西亚提出了国营企业私营化政策,成为私营化的先驱国之一。回顾2 0年来马来西亚政府对私营化政策的推行,对我们了解马来西亚的私营化问题有一定参考。一、马来西亚国营企业私营化的背景在独立初期马来西亚的经济基本上是自由放任的经济。马来人与华人之间由于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1969年5月两族群间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冲突。面对这种情况,70年代初期,政府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 1970—1990年)。该政策以马来人优先政策为核心,其目标之一就是消除民族及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许多人对此颇为乐观,认为华文教育的前景一片大好,从而忽视了成就背后的困境。通过对近20年来华文小学及华文独中发展状况的分析,本文在揭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取得成就的同时,指出了业已存在的"成就困境"局面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社会。独立50多年来,种族政治贯穿马来西亚历史发展始终,并常常在关键时刻左右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马来西亚的种族政治表现在马来人的政治特权、经济特权与文化特权。本文试以历史发展为线索,探析马来西亚种族政治及其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东南亚各国中,马来西亚吸引外国资本的成绩十分突出,到90年代初,外国直接投资(ForeignDirectInvestment,以下简称FDI)在马来西亚国内总资本中的比重超过了25%。FDI在大量涌入促进了马亚西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1988年起,马来西亚已连续8年保持8.5%以上的经济增长率。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近年来,流向马来西亚的FDI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本文对马来西亚吸引FDI的过程、特点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马来西亚吸引FDI的新趋势。一、马来西亚吸引FDI的过程吸引外国资本发展本国工业一直是马来…  相似文献   

9.
战后成立的郭兄弟集团,经过四十多年的苦心经营,目前已发展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华人企业集团,其资产额估计达60亿美元以上。领导郭兄弟集团的郭鹤年本人也成为马来西亚著名的企业家,被评为“马来西亚1985年十大企业家“之一、“马来西亚杰出的董事”,并被授予象征马来西亚企业界最高荣誉的金字塔奖。鉴于郭兄弟集团在马来西亚的重要地位,探讨其形成与发展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马来西亚华人的经济状况。一、创业之前的郭鹤年郭鹤年(RobertkuokHockNien),1924年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其父郭钦鉴为马来西亚华侨,拥有一家经营…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经济在经过1998年的严重衰退后快速复苏.去年经济增长率达5.4%,据马来西亚政府预测,今年马来西亚经济可望增长5.8%。分析家认为,制造业的强力复苏和增长是马来西亚经济快速复苏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马来西亚的金融业发展十分迅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马来西亚的经济与金融造成了巨大冲击。为此,马来西亚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金融改革与调整措施,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国内金融业发展现状独立后,伴随着国内经济的起飞,马来西亚的金融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其金融体系已具有相当的规模,由国家银行、商业银行、证券银行、金融公司、国家储蓄银行、公积金与保险公司以及贴现公司组成。马来西亚中央银行又称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成立于1959年1月。根据《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条例1958》,马来西亚国…  相似文献   

12.
郑一省  叶英 《东南亚》2011,(2):20-25
独立以来,马来西亚的华人和马来人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共生状态。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虽有族群间矛盾,但两者已基本上形成彼此忍让、相互共处的局面。这种共生态势,主要表现在两者在政治上合作、经济上渗透和文化上交流。共生态在马来西亚华人与马来人的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中,林金煌以他的精明能干、迅捷的经营方式和艰苦奋斗、白手起家的精神赢得世人的注目,成为马来西亚杰出的现代青年企业家。他是马来西亚弹簧垫褥制造业的先驱,曾任钢山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现任双木有限公司集团董事局主席。同时,林金煌还是第一位到中国大陆投资的马来西亚华人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以来,中国和马来西亚经济关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其中之一是马来西亚企业家,跨越国界开始对我国进行直接资本投资。进人90年代以后,他们对我国投资增长速度加快。本文就马来西亚对我国的投资进程、规模、流向、原因、特点及对中、马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探索。一、马来西亚对我国投资的发展进程马来西亚资本对我国的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经过了起步,渐增和较快发展的时期。马来西亚资本对我国投资始于1984年。这一年马来西亚钢山有限公司(前身为梦乡控股有限公司),与我国有关机构合资6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马来西亚在独立后时期的贸易政策制定,着重研究那些导致政策转变的因素,并找出主要的未完成改革议程。本文从历史上概述马来西亚贸易政策制定的情况,注意到其潜在的政治经济背景,并从地区比较的观点来审慎地评论当前的贸易与投资政策制度。本文还研究了马来西亚对于地区性与双边贸易谈判的政策态度的变化。导言人们普遍认为,马来西亚是发展中世界中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一个国家。尽管在1997-199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萧条,但马来西亚在整个独立后时期的经济成就还是一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过去…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以来,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连续9年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马来西亚正由过去的一个农业国向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迈进。然而,正当人们以羡慕的目光和赞叹的语气来评论着马来西亚经济奇迹的时候,1997年首先爆发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却给马来西亚猛然一击。在这场举世震惊的金融风暴中,马来西亚经济显得十分脆弱,深陷泥潭而难以自拔。马来西亚领导人多次指责此次金融动荡是西方一些金融机构和投机商蓄谋已久的阴谋,目的是要破坏东南亚各国的货币稳定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尽管此次金融动荡的确与金融投机商的投机行为有很大关系,但是,马来西亚近1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确实潜藏着一些问题和不利因素,这些问题和不利因素的积累和恶化,从根本上决定了其经济在突袭而来的金融危机面前出现大滑坡。本文拟对当前马来西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7.
独立以来,马来西亚的经济建设取得引入瞩目的成就,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考察马来西亚经济结构的变化与问题,对了解马来西亚今后的经济发展将不无裨益。马来西亚经济属于农业型经济,耕地主要种植供出口的经济作物。1960年西马耕地面积约2,259.4千公顷,橡胶种植面积占三分之二强,当年产橡胶70万吨,占世界橡胶产量40%左右,从事橡胶生产的人达30万以上;其次是椰子,占总耕地面积的9.2%,而主要食粮大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中后期,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迁与台湾岛内投资环境的恶化,台湾进行了大规模的对外投资,马来西亚成为台湾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之一,台资占马来西亚引进外资的第二位,在投资的带动下,双边的经贸关系日趋密切。一、台湾对马来西亚投资概况依据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局(MIDA)统计,至1997年10月,台商在马来西亚投资金额累计80.1亿美元,投资件数1501件,仅次于日本,居马来西亚外人投资的第二位。台湾对马来西亚的第一宗投资案,发生于1959年,但直至80年代中期,在台湾当局严格管制下,台湾对马来西亚的投资…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是亚州传统的金融中心。80年代中期以来,马来西亚股票市场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1985年底至1993年4月,马来西亚吉隆坡综合指数(KLSE)由230多点猛增至700点,到1993年12月31日,进而飚升至1,275点。本文拟分三个阶段考察马来西亚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并从规模、结构两方面简析马来西亚股票市场的发展现状;最后扼要谈谈近年来马来西亚股票市场迅速发展对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几点启示。一、发展阶段纵观马来西亚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本人将其分作三个阶段,即80年代前的创始期,80年代的快速成长期及90年代的成熟期。第一阶…  相似文献   

20.
1997年7月金融危机爆发后,在东亚五个主要受灾国(韩国、印尼、泰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中,马来西亚是拒绝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援助的唯一国家。“拒援”的原因,主要是马来西亚政府及其领导人认为援助的条件太苛刻,受制于人。“拒援”的直接后果,是马来西亚少了IMF注入其他重灾国百多到数百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异常缺乏。金融危机打击下的马来西亚经济面临更严峻的局面,内外矛盾空前尖锐,局势异常动荡,一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最早爆发的是新马矛盾。1998年7月30日,马新两国政府就马来西亚设在新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