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成长:功能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政治参与的迅猛发展,既充分展示了网络公共领域成长的巨大潜力,也给地方治理模式特别是信息管理带来了重大的风险挑战.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公共领域成长最重要的沟通媒介的背景下,创新网络舆情的监管机制,积极探索和建构网络问政的规范性框架,形成网络舆情开放式监管与网络问政理性化表达的互动机制,是网络公共领域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网络问政自本世纪出现以来,以其快捷性、互动性而备受瞩目。网络问政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实现政府治理的优化,为民众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公共空间,扩展了民众的公共话语权,为政民互动、有效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政府治理视域下的网络问政面临现实的挑战,要实现网络问政的善治就必须提升政府网络问政的认识和引导能力,继续完善网络问政的平台建设,积极借鉴西方网络问政的经验,不断加强网络问政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网络问政是一种将互联网应用于政府问政的政治现象,与传统“精英问政”不同,它通过话语权和参与权的分散将公民纳入国家政治生活当中。对此学术界展开了大量研究,但却限于内涵、特征、意义与问题等概括性描述,难以突出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深层次意义。通过理论剖析揭示网络问政如何与公民参与进行衔接,首先对网络问政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接着对社区理论的发展、应用及虚拟政治社区展开理论探讨;最后通过现实运作和公共领域阐释了网络问政何以从虚拟社区走向现实参与,而得以论述网络问政作为一种虚拟的政治社区可以理解为实现公民参与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型的参政议政方式,一方面拓宽了民众政治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开辟了保障民众监督权利、揭露腐败和表达意见的一条重要渠道。但是,在网络问政的过程中,由于网络问政途径发展不够成熟、网络问政主体的"非理性"表达及网络问政前问政环境的局限性,网络民意在某些时候就演变成了网络暴力。因此,防止网络暴力的发生应从完善网络问政途径,提倡网民理性表达,营造良好网络问政环境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使网络问政能更好地发挥其效用。  相似文献   

5.
微博问政可以提高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改进政府的社会管理、加快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但微博问政中网络政治参与的缺陷也会产生一定的现实问题和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政府陷入信用危机,这是本文探析之目的。该文结合我国目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情况,辩证地看待了微博问政与公民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笔者着力探求微博问政是否真正是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有效途径,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微博的出现对公共领域及民主政治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理性提出微博问政与现实政治制度的衔接以及如何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把握好微博问政的实际空间和尺度,引导公民理性、健康地进行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蓬勃快速发展为公民进行政治参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形式——公民网络问政。网络问政在推动公民参与政府活动、加强政府监督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从公民参与理论分析了网络问政的价值取向,同时,公民参与网络问政也对政府管理造成了巨大的挑战。文章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进而在规范公民参与网络问政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与网民沟通的重要平台,网络问政日益兴起。然而就在网络问政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领导干部的网络恐惧感也与日俱增。那么,网络问政到底给领导干部带来了哪些挑战?领导干部又应该如何应对网络问政?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相似文献   

8.
积极的网络问政是政府占据主动地位引导公众舆论良性发展,实现官民互通,从而构建政府公信力。不过很多地方政府虽然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却不知道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地处四川北部的广元市努力营造网络问政的"向日葵"模式",上网访民意,施政解民忧",使网络问政不走过场。通过"广元模式"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地方网络问政除了需要打造高水平的问政平台外,也有必要走出网络问政的认识误区,提高地方政府领导的问政能力。  相似文献   

9.
网络问政是当今领导干部了解民情、采集民意、汇集民智的重要渠道。开展网络问政的技术途径有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新闻跟贴、论坛、博客、微博、官方网站等。各级政府在网络问政的开展途径、对外宣传、实施效果、互动能力等方面还存在着欠缺,需要努力开拓网络问政渠道,加大网络问政活动的宣传力度,完善网络问政的相关制度,注重问政结果的办理效率并且加强对党员干部和网民的培训与教育。  相似文献   

10.
网络问政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产物,是政治民主与社会和谐的选择。当前,网络问政已成为公民了解政事、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成为政府掌握民情、集中民意,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渠道。本文在对网络问政常态化原因分析的基础上,简述了网络问政的意义价值,探讨了实现网络问政常态化的建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民众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许多便利。而网络问政的兴起不仅为民众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提供了便捷的途经,同时也对领导干部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对网络问政和网络语言运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领导干部自身能力的限制和传统行政思想等原因的影响,部分领导干部在网络问政中存在缺乏耐心倾听民意、语言运用过于官方和空洞无味的问题,影响了网络问政的最终效果。为了确保网络问政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实现,文章着重从领导干部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进行探究,提出了提升对网络问政重要性的认识、倾听民意;加强学习,增强自身文化积累;了解和掌握网络语言,掌握语言运用技巧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今天,网络问政在全国范围内风起云涌,是反映、汇聚、发现、解决民生相关的各种信息的有效渠道。网络问政的特点包括:高层的重视和系统化建设的趋势日益突显;是制度救济的一种渠道和形式;政府信息公开与网络问政相互促进;更深刻的影响政府决策。网络问政的常态化和制度化建设应采取:培育多种多样的网络问政组织形式,围绕民生建设网络论坛,以社区论坛引导社区治理,促进公民参与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重要平台,网络问政日益成为官民互动的重要渠道。然而,面对网络问政一些领孚干部却存在着认识不到住、网络问政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不断提高网络问政能力成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网络问政就是政府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从而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网络问政的发展及形式多种多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找到问题破解的方法,使网络问题朝良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主旋律是一种包含向上、健康、积极主流价值观的网络展示,是一种理性的公共表达,能影响、甚至引导网络的走向。唱响"主旋律"要强调党和政府的中心地位,同时也要强调允许多种声音的表达;要注重寻找"合音",挖掘民间智慧;要以改进网络内容建设为基础和前提,发扬党在传统舆论阵地中的优势。网络问政与政务微博是行政部门可直接控制的网络表达形式,在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和唱响网上主旋律方面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网络问政是网络力量的延伸,丰富了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创新了群众路线的践行方式,拓展了党群关系互动的平台。同时,党政干部的信息素养、工作方式,群众网络言论的表达以及网络管理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新形势下群众路线的践行构成了挑战。目前,应提升党政干部素养,搭建网络平台,引导群众有序问政以及加强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建设,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7.
微博凭借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便捷性和优越性,迅速成为网络问政的新宠。近年来,国内学者对微博问政的概念、特点和微博问政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点,探究了微博问政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推进微博问政良性发展的对策做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研究网络问政的议题,脱离不了核心概念的界定。本文在分析当前学界研究结果的前提下,试通过拆分词组以剖析其基本要素,并就此归纳总结网络问政的涵义。此外,为避免混淆,明确网络问政边界,亦对相近词组做出涵义辨析。‘  相似文献   

19.
网络问政的发展状况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问政成为政治生活的一种新形式。网络问政是了解民情、排解民忧的"直通车",荟萃民智、辅助决策的"信息库",预防贪污、防治腐败的"好帮手",改进工作、创新服务的"助推器"。同时,网络问政的载体、客体、主体、焦点等方面尚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从加强互联网的管理、提高网民素养、深化领导干部的认识、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等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网络问政伴随互联网络的发展而产生,是政府和民众借助互联网络进行的一种互动行为。网络问政的关键是"问",更为重要的是"问"政之后的"理"政,即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而有效解决网络空间反映的问题,因此网络理政成为网络问政的落脚点和归宿。从网络问政向网络理政转变,这是中国政府顺应网络技术变革对自身行为做出的重大调整,从深层次反映了其高度的网络认知自觉。要强化和规范网络理政,提升网络理政效果,则需要政府转变关于互联网络的诸多传统观念和不正确认识、加强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以及实现网上与网下的有效衔接,从而将网络理政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