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权的国际保护与不干涉内政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问题是一个范围非常广泛,内容非常复杂的问题,既包括个人问题,也包括国家、民族问题,既包括政治权利问题,也包括经济权利、社会、文化权利,以及妇女、儿童、难民、残废人等问题。现在我们不谈别的,只谈人权的国际保护与不干涉内政问题。(一)  相似文献   

2.
司法实践中,回收利用外观设计产品再次商业使用的行为,被认定为变相生产制造行为,不适用权利用尽。这种例外做法,将专利保护延伸到产品流通领域,既阻碍了专利产品的再次流通,也会导致权利用尽体系的不统一。既打破了专利权人、消费者与市场利益的平衡,也警示我们,对个案突破保护必须保持足够警惕,注重个案与规则体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3.
既判力理论的发展及在审判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既判力理论是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理论范畴,它与诉讼目的论、诉权论同被视为传统民事诉讼法学理论中的三大抽象而又重要的基本理论。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既判力理论的研究十分滞后,已有的研究也多半侧重于对德国、日本及台湾地区相应理论的介绍,集中在对既判力本质的争论和探讨。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学教材中,除极少数版本对既判力理论有简单的介绍外,大多数版本甚至没有出现既判力一词。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中也未使用“既判力”一词,只是  相似文献   

4.
于霄 《检察风云》2010,(18):71-71
对内的平和与对外的冷酷,这像极了我们对日本一支部队的比喻:"黑太阳"——即使有光有热,也决不给外界半分。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规劝当时的中国,"既不要全盘西化,也不能一味保守".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各国在各自的刑事侦查机关与检察机关之间的权力配置及相互关系方面呈现出十分迥异的态势,呈现出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对这一领域中的问题的比较研究也应有多种方法论作指导。我们的研究既应包含理论层面上的,也应有实证角度下的;既应有历史的纵向研究,也需要现实的横向研究。本文将从不同视角出发对各国侦检职能配置的不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刑事诉讼体制建构的完善梳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意识理论,是我们认识法律意识的本原问题以及法律意识与法、法律现象关系问题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意识思想既具有普遍意义,又具有特殊意义和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经典意识理论,不仅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认识法律意识问题的哲学基础,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对于我们如何认识法律意识的本原、法律意识与社会存在、法律意识与法律现象、法律意识的作用等问题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罪刑法定不仅仅是指犯罪要由法律规定,另一层含义是必须法律在先,犯罪在后。我们刑法在对待溯及力问题上,似乎从来也没有把它与罪刑法定原则相联系,这既贬低了溯及力问题的重要性,也割裂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8.
社会管理创新是社会管理的经验性维度,法治是社会管理的规范性维度。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之间呈现有正关联、负关联和非关联三种样态,我们既不能简单地将法治视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手段,也不能简单地将社会管理创新视为法治的规范对象。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之间的互动,既蕴含着积极的良性互动,也蕴含着消极互动。通过法治化实现理性社会管理创新,通过理性社会管理创新实现法治发展,构成了推动和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良性互动的两条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证据科学》杂志创刊之际,作为主编,既感到非常高兴,又感到有很大的压力。新杂志更名于风风雨雨走过14年的《法律与医学杂志》,前任主编常林教授用"我们记录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抒发了他对这份杂志的深厚感情,我们作为后继者,一定要把这段历史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
执法一词,即指一个国家中的执法机关、执法者,按所立之法的章目条款之规定准确无误地依法制裁违反法律规定行为人的司法活动。它又绝不是简单的司法活动,因为历史的原因和人们的法律意识不同,尤其在我国新旧法律观的更迭中,所以。“执法”二字反映的问题极其复杂。它既与国家的命运相关联,也与世间繁杂的人事关系相关联;既与执法者的业务素质相联系,也与执法者的法律意识流相联系。本文试图以执法与执法人的关系为核心,阐明我们的几个观点。  相似文献   

11.
刑事案件侦查是否也需要“长期打算”,“8·27”专案对这一理论界争议的问题作出了回答。诚然,“速战速决”是我们的企望,但有时我们不得不面对旷日持久而又希望渺茫的局面,它不仅是正义与邪恶的拼搏,更是智慧与毅力的较量。“8·27”专案拉锯式的侦查,既反映了专案民警在持久战中的艰辛和执着,也记录了我们侦查对策的得与失。它为我们日后的侦查谋略,提供了一个足资参考和借鉴的构架。  相似文献   

12.
汉代黄门既具有相对固定的职能(侍从左右,关通中外),又具有给事于其他部门的随机性;既负责作为銮仪乐的黄门鼓吹,又可以给事于太常或乐府。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不仅中黄门冗从仆射掌管黄门骑吹、百戏活动,而且少府承华令也典黄门鼓吹、百戏师。任何一事系一署的理解都将与东汉的史实龃龉难合。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诉讼法还没有建立民事判决的既判力制度。民事判决既判力制度的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市场经济的高度不发达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我国,构建既判力制度是必要的和可能的。我们要协调构建民事判决既判力制度与再审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国际专利分类表(IPC)是进行专利文献分类和专利检索的重要工具,也是进行专利统计分析工作的基础。将中国现有的专利文献按IPC分类并进行综合的统计分析,既可以让我们看到我国专利事业的飞速发展,也可以让我们看到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人治与法治问题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从来就没有过单纯的人治,也没有过单纯的法治,任何统治阶级都是把人治与法治互相结合起来进行统治。在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也要既实行法治,也实行人治。  相似文献   

16.
罗乐 《法制与社会》2014,(8):112-113
既判力制度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既定判决所产生的一种强制性通用力,同时对法院和当事人产生拘束力。既判力有着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效果,而既判力的作用效果与民事诉讼中的一些基本价值追求,如当事人的自由处分权和个案公正产生了冲突,因此,我们就需要为既判力之存在寻找正当化根据。关于既判力的正当化根据主要存在制度效力说、程序保障说、二元论以及国家审判权说。最后,我们应该看到确立和完善既判力制度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盗窃犯罪在现在的实际生活中,具有发罪率较高的特点,这也是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一件事。而刑事盗窃既未遂的认定一直是司法界和刑法界难以达成共识的重要问题。主要原因是对于盗窃罪既、未遂的认定与否,不仅涉及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和公私财产安全的问题,同时也涉及到对于犯罪嫌疑人定不定罪、处不处罚的重大问题,所以我们要加强对盗窃既未遂认定标准的认识和探讨,对公正公平的判断刑事盗窃既遂与未遂意义重大。本文从简介刑事盗窃罪未遂与既遂标准的学说入手,进而详细阐述刑事盗窃罪既遂与未遂划分标准的理论,最后就针对这一内容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本文能够为刑事盗窃既遂未遂认定标准的完善做出一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生活》2017,(24):62-63
"诗界莫扎特" 高晓松常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诗歌,是文字给予我们最为璀璨的赠与.读诗与写诗,从来都是考验耐心的事,既需要心灵的寂静,也需要灵魂的谦卑.  相似文献   

19.
回首2014,过去的一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思的典型刑事案件。在刑事法治建设的征途上,个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法治的宏观状况,通过研究个案,可以反思并促进法治发展。2014年发生的典型案件既包括了反腐、反恐等重大社会问题,也涵盖了社会转型时期对新型犯罪的治理;既体现了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方面对法治的恪守与坚持,也彰显出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持续努力。盘点这一年的刑事案件,总体上有五个特色:  相似文献   

20.
《证据科学》杂志创刊之际,作为主编,既感到非常高兴,又感到有很大的压力。新杂志更名于风风雨雨走过14年的《法律与医学杂志》,前任主编常林教授用"我们记录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抒发了他对这份杂志的深厚感情,我们作为后继者,一定要把这段历史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