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岩春秋》2007,(6):F0003-F0003
重庆银行是中国西部和长江上游地区成立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从1996年9月18日诞生到现在,本着“地方的银行、市民的银行、中小企业的银行”的服务定位,在“诚信、敬业、创新、清廉”的企业精神引领下,重庆银行不断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相似文献   

2.
汪海 《探索》2002,(2):122-125
开发西部,重在巴蜀。四川盆地自古在中国“三分天下有其一”,至今,其人口和经济规模仍在西部占据“半壁江山”。从多种角度全面衡量,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重点宜放在四川盆地。重庆和宜昌山水相连,共为四川盆地的门户。在兴建三峡工程和设立重庆中央直辖市后,两地作为西部经济增长极的地位已基本凸显。重庆和宜昌各有所长,加强联合,可以优势互补,共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增长极,全面带动四川盆地以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大开发。  相似文献   

3.
王雪 《当代党员》2023,(15):18-20
<正>5.4%,这是2022年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这个高于全市2.1个百分点的比率,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激起的“浪花”超乎想象——科技创新发展速度肉眼可见:战略性新兴企业产值约占全市25%,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增至327个,市级以上科技创新人才超140人,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15家,科技型企业突破1500家,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3件、达到全市3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亲临重庆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为新阶段重庆发展勾画蓝图、导航定向。总书记在“314”总体部署中明确提出重庆发展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为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5.
《当代党员》2011,(7):F0003-F0003
渝中区是中国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的中心城区,地处长江、嘉陵江汇流处,三面环水,幅员面积23.71平方公里,是著名的“山城”、“江城”和“不夜城”,是老重庆的“底片”、新重庆的“客厅”。近年来,渝中区紧紧围绕“五个重庆”建设,坚定不移地把抓好城市建设和管理作为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第一职责,坚持环境引领发展,  相似文献   

6.
《思考与运用》2007,(4):59-75
重庆位于长江经济带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交点,是以大城市带大农村带大库区为特色的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经过直辖十年的发展,重庆己奠定了坚实基础,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了“求突破、大发展、上台阶”的新阶段。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为新阶段重庆发展勾画蓝图、导航定向:“重庆要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  相似文献   

7.
《当代党员》2006,(4):72-72
重庆城镇居民收入西部第一;重庆5年撤并乡镇530个;重庆开展“千百工程”;反腐重点:治理商业贿赂;“中国西部鞋都”定在璧山。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总部经济浪潮席卷全球。 重庆要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必须借着这股“东风”发展总部经济,这是重庆的战略选择和迫切需要。为此,应从战略目标、战略路径、支撑系统、重点产业等方面来打造外商挺进中国西部的“桥头堡”——总部经济。  相似文献   

9.
於常勇 《当代党员》2009,(12):42-44
10年前,市民张强抢注“西部医谷”商标,仅仅缘于一个憧憬。10年后,他的憧憬正在变成现实——9月10日,随着重庆市医疗器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呱呱”坠地,重庆吹响了向“西部医谷”进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0.
“成后来居上之事,须非同寻常之举。”从“重庆制造”到“重庆创造”不能“闭门而造”,既要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开门创新。鉴于重庆目前的科研实力和打造开放型制造业高地的紧迫性,我们要解放思想:当自主创新满足不了现实需求时,就大胆开门创新——通过与别人联合攻关、花钱购买、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多种手段,尽快提升“重庆造”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本期“特别报道”栏目隆重推出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报道《”重庆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和《市委书记汪洋:把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转化为重庆前进的动力》两篇重要文章。总书记对重庆寄予了殷切的希望,要求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希望各级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不负厚望,振奋精神,鼓足干劲建设新重庆。  相似文献   

12.
王道渝 《探索》2000,(1):106-108
重庆地处中西结合部,在实现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区位,而重庆直辖之后面临的历史任务又十分繁重。重庆人才人事工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首要任务是全面优化人才环境,聚集大批人才,投身重庆建设。根据重庆现实基础和所处战略地位,我们把人才环境优化的目标定位为“西部人才乐园”。其基本要求是在区域范围内,努力实现观念最好、政策最优、机制最活、待遇最高,使“人才向往,乐此不彼”。确定这一目标,既是重庆现实和未来发展必需,也是邓小平人才环境理论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孙凌 《探索》2001,(3):119-12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给重庆直市带来了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文章通过论证重庆侨务资源开发历史基础及特殊优势,进而指明新时期重庆如何打“侨牌”的工作新思路,全方位提高重庆对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当代党员》2011,(7):26-27
1997年,重庆直辖,历史赋予量秘黼使命。重庆市委抓住重庆直辖、三峡工程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标,以办好“四件大事”为重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直辖十年后的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再次寄予厚望,胡锦涛总书记作出“314”总体部署,国务院批准重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成为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先锋。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合作一路高歌猛进,让试图打造西部增长极的重庆深感压力,单打独斗或慢节奏推动区域合作,只会使重庆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日益“凹陷”。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2,(4):1-1
重庆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期。胡锦涛总书记作出的“314”总体部署,为重庆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重庆带来了发展机遇;国务院制定的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意见及设立两江新区,为重庆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今年1月,《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5-2006》正式出炉。《报告》显示,2006年重庆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排名全国第十,已经连续两年位居西部之首!而在直辖之初,重庆市创新能力在全国的综合排名一直在十七八位间徘徊,落后于相邻的陕西和四川。 市科委社会发展处处长陈军感慨到:“排名上升的背后,是重庆科技管理的一次次创新。”  相似文献   

18.
杨涛 《当代党员》2023,(7):26-27
<正>机制之变:以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实干奋进的春天。2月1日,走进长安汽车两江工厂,数百台机械臂不停挥动,无人车来回穿梭,一辆辆新车陆续组装下线。同一天的西部(重庆)科学城璧山片区曙光湖智造城内,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16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232.1亿元。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今年一季度,重庆制造业创新工作机制,与时间赛跑、与形势赛跑、与发展赛跑,以时不我待的闯劲、只争朝夕的姿态,促生产、建集群、抓项目,奋进“春天里”,夺取“开门红”。  相似文献   

19.
《当代党员》2011,(5):1-1
“十二五”开局之年,重庆经济再现开门红:一季度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34.5亿元,同比增长75.9%。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幅连续13个月位居全国前三位、西部第一位。面对近年来重庆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干部在感到振奋的同时,也有一些顾虑:这样的“重庆速度”能保持多久?在重庆发展高歌猛进时,提出这样的疑问并非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20.
范琨  邹陶  姚俊 《当代党员》2011,(1):43-4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为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抢占西部发展制高点,可借鉴浦发银行、渤海银行的经验,及时组建注册地在重庆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重庆两江发展银行(可简称“两江银行”),以服务两江新区跨越式发展,打造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