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孟小平 《刑事技术》2003,(Z1):25-25
1案情简介1998年3月15日,鄂州市一住宅区离休干部(女,50岁)被犯罪分子杀死在家中,现场勘查中,在死者卧室油漆地面上遗留有穿袜足迹两枚,系灰尘减层足迹。拍照时,由于地面反光,无法从垂直角度拍到理想照片。后经静电吸附提取拍照,效果较好,同年4月28日晚,该住宅区又发生一起重大入室盗窃案,犯罪分子采取同样入室手段盗窃各种贵重物品价值万余元,现场勘查中,在入口窗户下靠墙的一排方凳上提取穿袜足迹一枚,同时提取了数枚清晰的指掌纹。两案是否同一人所为,笔者对现场足迹进行了检验排查。2检验2.1现场足迹的检验两起案件现场足迹均系犯罪分子…  相似文献   

2.
静电吸附方法提取穿袜粉尘足迹时,由于受到袜子对粉尘的缓冲和静电场强度影响而出现形态变异问题,造成特征不符的假象而干扰正确的检验结果,提请在足迹检验操作时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3.
血痕、泥水足迹与软质客体上加层灰尘足迹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笔者在勘查现场时,常遇到光滑地面上已干涸的血足迹、泥水足迹,以及软质座垫上灰尘加层足迹,有时对其拍照后将其提取下来,时间短的血足迹和泥水足迹由于未完全干涸较容易提取下来,如果气温高、时间长,足迹会牢固地与地面结合在一起,很难用胶带粘下来,而软质客体上灰尘足迹采用常规方法提取的足迹又易变形,影响检验效果。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到两种简便易行的提取方法,介绍如下:1血痕、泥水足迹的提取准备一条毛巾和一盆热水,将毛巾在水中浸温,稍拧一下,把温热毛巾打开平铺在足迹上,过几分钟后将毛巾移开,使干涸的血迹、泥土潮湿,稍干燥…  相似文献   

4.
在现场勘查实践中,经常会遇到遗留在现场各种客体上的灰尘足迹,为了提取到原始的反差好的足迹,我们通常会采取架三脚架打光拍摄、胶带纸粘贴后架空打光拍照、吸附拍照法提取。用这些方法对一般客体虽能取到效果较好的足迹,但对于一些特殊客体就不实用了。笔者尝试用闪光灯对各种客体上遗留的足迹进行直接拍摄提取,在一些案件当中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拍摄过程1.1器材135单反相机、标准镜头、闪光灯、比例尺。1.2操作方法将留有灰尘足迹的客体用普通现场勘查光源进行观察,直至灰尘足迹轮廓反映清晰,反差最佳,放置比例尺。将照相机的快门速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居住环境中灰尘量的减少,显现提取微量灰尘足迹已成为一个难题。因灰尘具有较强的静电吸附和液体吸附性,用常规的静电吸附法提取木地板、瓷砖以及纸张、纺织品等表面上微量灰尘足迹的提取率低,提取的灰尘足迹有轻度扩散,花纹反映不全等现象;油质表面、潮湿表面和水渍足迹,静电吸附法提取效果较差;受灰尘晶体对光的散射和折射的影响,常规照相方法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特征反映不清晰。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即时贴贴取灰尘足迹,喷涂JB染色液,可有效提高微量灰尘足迹的提取显现效果。该方法快速、简便,特别适用于基层…  相似文献   

6.
石膏制模是提取现场立体足迹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用其常规方法来提取遗留在草木灰上的足迹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笔者利用液体浸润法,对其进行制模提取,效果较理想。 1 原理 草木灰为干杂草及玉米秸等植物燃烧后形成的化合物,该物质密度小,当遇石膏液灌制时,易被冲走或飘浮起来而损坏特征。如果制模前,在足迹周围注入适当的液体,使整个足迹得到浸润,就会改变草木灰的固有特性,从而提取到比较理想的足迹。  相似文献   

7.
现场足迹对侦查破案、确定犯罪嫌疑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从实际工作出发阐述现场足迹的提取、分析和运用。归纳出一些现场足迹提取、现场足迹的分析,现场足迹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l案件简介某El某小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经过勘查,现场没有提取到嫌疑人的指纹和生物检材,只在中心现场地面上用静电吸附器提取清晰、完整的足迹一枚。经检验疑为嫌疑人左脚平面足迹(见图1),案发后一周犯罪嫌疑人甘某被抓获,在甘某的住处发现一双与现场遗留足迹花纹一致的平底运动鞋(见图2,图3)。但甘某拒不交代犯罪事实,为了查明真相遂对提取的鞋子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9.
足迹提取是刑事案件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之一,由于承痕客体的复杂性,足迹的显现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粉尘地面的立体足迹的提取仍是一大难题.粉尘地面立体足迹是指承痕客体表层覆盖了较厚一层质地松软、干燥的粉尘类物质的足迹,如水泥粉、石灰粉或其它类似物质.由于粉尘地面立体足迹的承痕客体的理化性质特殊,不宜采用常规的静电吸附法,用拍照提取和制作石膏模型等方法提取也不理想,因此其提取具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近期,本区破获自2009年5月份以来夜间割断窗栅后钻窗入室盗窃的案件90余起,案值近200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嫌疑人王某某到案后,发现王某某的年龄、身高、体态与前期对该系列案件现场足迹进行的分析判断有较大的出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奶作为一种常用饮品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在现场勘查中偶尔碰到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中将牛奶碰翻后,脚踏在牛奶上,在作案过程中形成奶渍足迹,而奶渍足迹多数为潜在足迹,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几种提取奶渍足迹的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足迹分析的角度,对犯罪现场上发现、提取的形象足迹和变形足迹在认定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赵冬 《刑事技术》2001,(6):40-40
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可以管理和处理足迹,以解决现场足迹长期保存、准确测量、快速排查等难题。首先建立计算机分类足迹库和足迹特征关键字,其次对输入的足迹进行高清晰度处理和特征关键字的准确测量,并将其存入分类足迹库,最后利用足迹特征关键字快速识别相似的足迹排除不同的足迹,并利用计算机软件强大的功能对识别的足迹进行进一步鉴定,这样就可大大提高足迹鉴定的速度和准确性。现场足迹,是罪犯进行犯罪活动时留下的比较多的痕迹,它是客观存在的,只要罪犯用脚站立、行走就会留下脚印。利用现场足迹不仅为侦察破案揭露、证实…  相似文献   

14.
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在近两年先后完成了现场勘查强光灯的改型工作,多功能静电吸附器、金属镀膜塑料布、足迹提取胶带和灰尘固定剂的研制工作。这些新产品的研制成功再加上原有的静电板形成了一整套发现、提取和保护现场平面灰尘足迹的系列新方法。利用这套方法能够较好地处理各种平面灰尘足迹,提高现场平面灰尘足迹发现、提取和保护的技术水平。下面就这套新方法及相应的新器材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成趟足迹提取方法导致误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提取成趟足迹的低误差方法。方法比较相同条件下一次性拍照、分段连续拍照和扫描仪提取所产生的误差的大小。结果扫描仪提取法的误差最小。结论扫描仪提取足迹的方法易于掌握,适合基层技术员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在现场勘查中,足迹是案件现场出现率最高的物证,但其运用被不断弱化,原因主要在于现场足迹提取合格率不高、样本足迹制作不规范、鉴定方法未被广大技术员所掌握、足迹档案管理方式老化等方面,很多技术人员往往忽视足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凶杀案的侦破中,对现场条件差、排查难度大的灰尘足迹更是不愿保护、显现和提取。而这种灰尘足迹很可能成为锁定犯罪嫌疑人,成功破案的关键所在。足迹检验鉴定如果能与压力分布系统、运动捕捉系统等科技有效结合,将使鉴定范围更宽广,结论更准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水底足迹的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提取水底足迹的CS法,新颖实用,可操作性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在室内案件现场勘查的痕迹提取中,足迹和手印是出现率较高的痕迹。足拇趾纹与指纹相似,能提供可识别的花纹。一般来说,现场提取的足拇趾头乳突纹与手拇指头乳突纹印痕,较容易区别和检验,但在实际办案中,稍有疏忽,也会出现失误。笔者结合案例,对平面足拇趾纹误认为手拇指纹印痕的原因及鉴别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严  刘沛 《刑事技术》2005,(6):41-41
目前,室内地面装饰多以大理石、铀面砖及木地板为主,其特性为表面平整、光滑,对遗留在这类客体上的灰尘加减层足迹的提取,常规提取方法是打侧光直接照相或用静电吸附仪提取。但因客体表面颜色较浅或色彩不单一时,采用照相提取时效果较差;如用静电吸附仪提取,所用电压的高低,地面灰尘的多少,对所提取的足迹的效果影响较大,一些比较细小的特征在吸附后会变模糊或消失,而且静电吸附仪对木地板、塑料地板不起作用。笔者在工作中经多次实验,发现对这类足迹采用透明胶带粘取后拍照提取比较理想。具体方法是:先用侧光进行观察,标出地面足迹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足迹是犯罪现场最常见的痕迹物证之一,它不仅能反映出案犯在犯罪现场活动的轨迹,亦或多或少的隐含有犯罪分子的个体信息。现场勘查中,由于案犯的伪装、破坏、技术人员的勘查技能或现场客观条件等因素的制约,现场实际勘验中对足迹的发现、提取和利用往往不尽人意,利用传统的足迹发现和提取方法效果不太理想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有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现列述如下:1灰尘减层足迹的提取对承痕体上灰尘层面厚、灰尘细腻且粘附性较强,足迹反映清晰,各种特征反映明显、稳定的,可以直接拍照或利用静电吸附器吸附后再拍照提取。对承痕体上灰尘层面薄,但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