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书苑     
这是一本介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评传。作者多年来,直想写一本给非经济学专业的大众也能看懂的介绍诺贝尔经济学大师主要思想的深入浅出的书。本书做到  相似文献   

2.
说实话,在读桑田忠亲的《茶道的历史》之前,也曾附庸风雅地读过几本讲茶道的书,但觉得都不如这薄薄的一册写得简明易懂。茶道体现了“和敬清寂”的生命美学,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粹……这么宏大的叙事,茶道是否扛得住呢·桑田忠亲在书的前言中,则简单地说,所谓的茶道,是日本“茶汤之道”这个用语的省略说法。  相似文献   

3.
方玉杰 《人民公安》2023,(11):52-55
<正>草书,是最容易抒情但也是最难写的一种书体。晋代卫恒在《四体书势》中介绍:“匆匆不暇草书。”后人解释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匆匆不暇,草书”,也就是时间来不及了,就写一幅草书吧,是说草书容易写;二是“匆匆,不暇草书”,意思是时间太短了,写不了草书,是说草书很难写。实际上,草书和其他书体一样,从笔法、墨法、字体结构到章法布局,也有自己内在的书写规律和要求。“匆匆不暇草书”,本文结合草书的发展演变历程、历史上部分书家书作和警营书法作者创作的作品,去了解和赏析草书。  相似文献   

4.
正如每一件出土的文物中都含有一些历史的信息一样,一本旧书也是如此。一般情况下,一本正式出版的书,除了书里的内容外,也常常是附有一些别的信息的,比如著者为何要写它,写了之后为何又能印出来,以及是否销得好等。有时候,一本书既是著者创作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所以,旧书也就有了书之外的一些特殊信息,一本书往往能折射出一个时代的影子。  相似文献   

5.
为了写《云南文庙》一书,2001年起,笔者花了近两年多的时间,自费对现在的云南文庙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共考察了56座文庙,其中有31座文庙,现为我省各地有名的重点中、小学所在地。考察的依据是民国《新纂云南通志》、1992年出版的《云南文物古迹大全》,这两份文献资料记载的云南文庙,是我省目前有关文庙较全面的历史记载。经过考察和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得出结论为: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在的这些权威性文献,都没有全面地反映云南文庙的历史和现状。因此,可以说,笔者所做的实地考察这一基础工作是有意义的。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些问题,在…  相似文献   

6.
很多年前,有人约稿,说是给青年学生推荐点文史类的经典,很多人写,然后凑成一本书。写什么好呢?约稿人说,你就拣历史方面自己觉得重要的书,随便写,字数在三千字左右,当然,最好通俗一点。我依命行事,临动笔,想了一下,在我心中,什么够得上“重要”二字?好像很多也很少,千挑万选,未必合适,为稳妥起见,还是写两本我比较熟悉也比较喜欢的书吧,一本是《史记》,一本是《观堂集林》。但文章写成,没有下文(眼下,这类书倒是大为流行)。最近,承张鸣先生不弃,要我为《新东方》奉献小文,我素无积稿,翻箱倒柜,只有这点东西在。现在拿出来,真不好意思。书是很  相似文献   

7.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及一系列政策主张。这是对台工作和两岸关系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8.
历史如书一样一页一页翻,如韭菜一茬茬割,陕西文学的历史,既然选择了我们,这是我们的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我个人的体会是:没当作协主席时,我没有感到有什么缺失,当了作协主席,也没有感到有什么增补。这不是说我个人宠辱不惊,而是对于一个写作者,职务实在是等闲之事,有的只是会议多、活动多。一个作家的分量,应该是让人知道他写了什么作品,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论“三个代表”》一书,在全党学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高潮中出版了。这是一部系统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性著作,是我们深入学习、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切实贯彻“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教材。 一、《论“三个代表”》一书的重要篇目 《论“三个代表”》一书收入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2月至2001年7月期间的重要讲话12篇,全部文稿都经作者本人审定。卷首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如何做到“三个代表”》,这是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讲话的一部分。在本篇中…  相似文献   

10.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是一句被说烂了的名言。但若换成:读一本好书,我就能改变世界——你信不信呢?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一个世界的命运,甚至改写人类的历史。美国人曾写过一本名叫《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的书,其中包括:马克思的《资本论》、牛顿的《自然哲学和数学原理》,当然其中还有一本希特勒的《我的奋斗》。  相似文献   

11.
李世凤  许儒慧  张凌云 《创造》2003,(11):60-61
为了写<云南文庙>一书,2001年起,笔者花了近两年多的时间,自费对现在的云南文庙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共考察了56座文庙,其中有31座文庙,现为我省各地有名的重点中、小学所在地.考察的依据是民国<新纂云南通志>、1992年出版的<云南文物古迹大全>,这两份文献资料记载的云南文庙,是我省目前有关文庙较全面的历史记载.经过考察和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得出结论为: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在的这些权威性文献,都没有全面地反映云南文庙的历史和现状.因此,可以说,笔者所做的实地考察这一基础工作是有意义的.在调查中笔者发现一些问题,在此提出,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唱响主旋律     
今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大事喜事多,难点热点也多,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很重。新的一年,对宣传思想工作来说,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既要稳妥又要热烈,工作大有可为,这又将是经受考验的一年。宣传思想工作要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做到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做到营造团结奋进、欢乐喜庆、昂扬向上的氛围,迎接建国五十周年,迎接澳门回归祖国,迎接新世纪。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兢兢业业地工作,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有力的思想保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这是江泽…  相似文献   

13.
写《特别谍案》一书,与我写其它 作品不同。写《沧海风流》,主人公胡征是我的大学老师,与李辉与胡风案件有点相似,他是“胡风分子”贾植芳的学生,历史把两代文化人安排作师生关系,就有了后来的文化人对上一代文化人命运思索。写《百战将军·肖永银》,是因为我要替我的老师还一份历史情债,因为当“胡风分子”胡征沦落在陕西最偏僻的陇县山中的时候,他写了数百封求助信均石沉大海,是当年他在战场上被俘时的旅长肖永银救拔了他的苦难。写《黄河大移民》和《天国葬礼》,我都是追寻着一个信息很快地见到了我笔下的主人公们。吕出情报…  相似文献   

14.
顾准同志的遗著《希腊城邦制度》一书于198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以后,引起史学界的重视,被认为是我国关于城邦史的开山之作。其可贵之处还在于它是对中外历史作比较研究的专著。作者对问题的分析和所作的结论既使不能说全部都正确,至少也可以说有许多是正确的,是能够给人以启迪的。《世界历史》1984年第3期曾发表过廖学盛、修海涛两同志的书评。读了《希腊城邦制度》和书评之后,有些不同看法,写出来向各位学者请教。  相似文献   

15.
爱心铺出金光道○张兴元郭景露行驶在商丘地区的公路上,你会不时发现一个个水泥标牌,上写某某交通安全村。有的墙壁上也写着这类十分醒目的大字,像路牌广告一样。这是出于一种宣传的需要?还是这些村真的做到交通安全无事故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一个个安全村,...  相似文献   

16.
曹建勋 《世纪行》2008,(11):35-35,39
近三十年来.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毋庸讳言,我既是见证者,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且不说“见证”与“参与”。单就“受益”而言,都够写一部厚厚的书的了。因之,在“受益”这方面,我在这篇短文里,也只能就一定的时间段和这个特定时间段某个方面的事情说一些切身感受。  相似文献   

17.
手记:嗜书的缘份与寂寞较劲□艾晓明与寂寞较劲假如光看书,看着玩儿,不必为上课、为写书、为吃饭、为工作看,想看什么便看什么,大约蛮惬意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诗!好诗!最好再有几个知心好友,一桌好酒,几碟风味菜看,明月当空,纵论古今……也许2000年以后,中国知识层不仅达到了小康水平,而且也可以号称中产,这等美事就不稀罕了。如今却不成。好的成果,需要很长时间潜心用功。学问是创造,是发现,是做前人未做或做得不够的.是在已有的学术积累里再添加,久什么。写书,写学术性著作,便是这么一回事。如今,和书沾边的事很多,做书商、卖书、改书、编书。光是写书,便有各各不同的写法。我有过5年写一本书的经历,也创下过30天写一本书的纪录;前者是我的博士书稿,后者是一本传记性小说。因此我也就更知道在各种书中,写学术专著顶不易。写小说,每天下得楼来心里真快话!想想看,一页页稿低,今天揭齐了20页,多么有满足感!又回到往日时光,重新与诸般人物生活,分享人生,情感得到发泄又得到满足。再举目四顾,花也红了,草也绿了,昨天花骨朵般的杨树芽长成了小巴掌似的新叶,生命中充满了复苏的感觉。写论文,全不是这回事!一桌子18报纸、旧书,要看要  相似文献   

18.
斯大林时代     
今年3月5日是斯大林辞世45周年,我们再次发表斯特朗(1885-1970)写的《斯大林时代》一书前言,以兹纪念。──编者我想,人们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将把它叫做“斯大林时代”。千百万人民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他则是工程师。是他首先道出了这样的想法:在俄国这样一个农民国家可以做到这一.乏。从那时起,包括所有的成就和所有的坏事上面,都留下了他的印记。总结这一时代还嫌过早,但是总得试一下。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引起了争论,世界各地许多人的信念发生了动摇。赫鲁晓夫所揭露出来的在第一次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发生的千百…  相似文献   

19.
刘统 《同舟共进》2008,(5):8-10
1946~194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短短3年间,在军事上、经济上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蒋介石政权,被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离大陆。时间过去了60年,国民党将领不断反思失去大陆的原因和教训,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段极为苦涩的回忆。一位台湾学者写了本厚厚的书《为什么失去大陆》,笔者也以此为题,探讨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杨怀榕 《现代领导》2011,(11):24-24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学习的宣言书、动员令,三者辩证统一,为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政党提出了科学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