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是历史鲜活经验的生动结论,具有生成发展的合理性、内涵的丰富科学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理论创新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的新发展,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共同富裕思想的深刻践行。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胸怀天下,为推进共同富裕提供政治保证和支撑力量,体现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发展与探索中形成的一个新的重大理论创新性成果。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形成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思考和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本质概括,科学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所蕴含的制度性、人本性、渐进性等重要特征,深刻回答了中国与人类文明以及历史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的共同富裕,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形成具有鲜明的时代逻辑,宣告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的客观形成,彰显了中国共同富裕思想对人类文明的重大原创性理论贡献,主动承担着21世纪社会主义兴盛的理论使命与历史自觉。  相似文献   

3.
透过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可揭示其贯穿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深化;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历史逻辑旨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实践逻辑看,只有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才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时代价值集中体现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与人民立场相结合;始终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理论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应有之义。从历史逻辑出发,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创造根本的政治条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共同富裕进行初步探索;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共同富裕的探索全面加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入探索共同富裕实现路径。从理论逻辑出发,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同时汲取了毛泽东、邓小平对“共同富裕”探索的宝贵经验。从现实逻辑出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现实要求、是解决我国当前和长远问题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大报告所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八个明确"与"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6.
大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运用大历史观从文明逻辑、理论逻辑和发展逻辑三个维度把握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共同富裕在两种制度的较量中彰显了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在两种现代化并进中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在人类文明多样性中展现了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因而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它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体,四大逻辑相互作用形成的巨大历史合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要掌握其来龙去脉,厘清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并且还要在实践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实现了创新性发展。从理论创新看,历史传承中彰显强烈的“中国逻辑”和浓郁的“时代关怀”;就制度创新言,新时代更加致力于构建科学有序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从实践创新讲,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并取得丰硕成果。新时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创新性发展,是党和国家顺应时代发展新需要的战略选择,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生动体现,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协商民主在未来发展中,仍将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推进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奠定重要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要求,也是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式现代化包括人口、富裕、自然和谐、文明、发展道路等五个方面内容以及特征,蕴含丰富的政治价值理念。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政党领导逻辑,更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从政党领导逻辑探析,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政治政党领导逻辑在理论维度有所区别。在历史实践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发展过程循序渐进,从历史经验汲取政治逻辑构建“营养”。从全过程人民民主逻辑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总概括,也是新时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参与实践的标准。因此在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政治逻辑本质要求上,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现代化提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条件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中国式民主方面的最新理论概括和生动阐释,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经验结晶。我们可以从理论逻辑、价值超越和实践指引三个方面来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从理论逻辑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继承和发展党的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回应时代要求;从价值超越层面,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相结合,真切实施人民当家作主;从实践指引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给予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撑,为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提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人民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性。人民性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属性的继承发展,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本质特征的生动诠释。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导向、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追求、以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指标,超越了资本至上的西方现代化。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中,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立场,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发挥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作用;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回应人民现实诉求;要推进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12.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关系。指出:在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共同富裕的研究亦与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无法割舍。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相互交织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历史逻辑关系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理论逻辑关系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统一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从实践逻辑关系来看,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同富裕是对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世界热议“中国问题”的一种回答。  相似文献   

13.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农民共富是关键和短板。新时代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深刻的必然逻辑: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宗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也是农民实现美好生活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但当前,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也面临着一些现实难题,表现在:大部分农民收入较低,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大多数农村地区产业发展较落后,部分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等方面。要坚持和完善农村集体所有制,加快农村产业振兴,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激发农民勤劳致富内生动力,扎实促进新时代农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基础上对共同富裕内涵作出的新调整,是新时代历史方位下美好生活的彰显,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视阈内,在理论层面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在价值层面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在实践层面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衡量标准。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当从推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推出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等方面探寻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人类文明新形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统筹推进“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体现了社会主义文明的优越性。作为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人类文明新形态标志着“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运动和发展积蓄中国力量,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模式、新道路,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回应时代之需所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具有中国特色、超越了资本逻辑的现代化模式,既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历史经验的继承总结,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的深刻凝练。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对于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形成了关于青年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理论逻辑来看,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是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的需要,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需要,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需要;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青年是党领导人民伟大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关心重视青年团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是肩负时代使命和完成历史任务的需要;从实践逻辑来看,培育新时代中国青年符合世界发展变革和国际开放合作的客观实际,顺应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明确的实践要求和现实的路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战略高度上进一步强调了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性。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重点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从战略高度来弄清楚其内在逻辑和重大意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扬奋斗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保障其他各方面顺利发展,形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理论逻辑。中国发展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彰显党的初心使命,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构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历史逻辑。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完善党的建设制度规范体系,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构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具有丰富内涵,在重要特征上体现为实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向前迈进了新的一大步,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依然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效率与公平的两难问题、新发展阶段对共同富裕提出的新要求等挑战。为此,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科学规划共同富裕;深化改革创新,激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发挥制度优势,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