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接班人思想初探赵丽娟培养和选拔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历来为我们党和领袖所重视,毛泽东同志作了开创性的工作,而真正在理论上完善、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当推邓小平同志。我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接班人思想对指导当前改革开放实践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毛泽东执...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十分关注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关于培养接班人的论述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关于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领导干部战略任务的时候,认真学习和全面领会邓小平关于培养接班人的思想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一、要把培养接班人作为全党的一个战略任务来抓所谓战略任务,是指影响全党大局和命运的大事。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培养接班人作为党的一个战略任务提了出来。他指出:“我们历来讲,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决定我们命运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84页)。…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执政党的腐败问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复杂、艰巨而又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毛泽东最先思考这个问题。对于解决我党执政后出现的腐败问题,他的基本思路是:以史为鉴,警钟长鸣。他这一方面的思想至今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谈邓小平的用人思想祝福恩,于丽邓小平用人思想体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用人理论的最高成就。在世纪之交,在中国改革的关键时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用人思想,对于培养跨世纪的接班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一、政治坚定论邓小平用人思想是...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战略特点马国钧邢绪斌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二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思想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是...  相似文献   

6.
一、坚持、发展邓小平理论首先要解决方法论问题在这个问题上讲方法论问题,主要是指从方法论上解决坚持什么、发展什么,如何坚持、如何发展的问题。这是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真正的共产党人在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否则,既不可能坚持也不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邓小平是继毛泽东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的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光辉典范。从方法论意义上讲,邓小平的胆识,邓小平的巨大贡献,就是在高举…  相似文献   

7.
试论邓小平关于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思想的特色武园萍邓小平选拔培养中青年干部的思想内容十分丰富,范围相当广泛,笔者认为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一、始终把选拔培养好接班人看成是事关党和国家兴衰与有亡的战略问题组织路线是贯彻执行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保证。邓小平...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一生贯穿整个二十世纪,他的业绩、理论与风格,决定了他不光在中国近现代和中共党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都是叱咤风云的伟大人物。研究邓小平的历史地位,有助于我们继承邓小平遗志,学习邓小平理论,发扬邓小平的伟大风格,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本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长时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但在明末清初之际,当西方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时,我们却印关自守,因循守旧,大大落后了。鸦片战争后,中国…  相似文献   

9.
认真做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工作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张建民民族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大事。在《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中,包含了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是我们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崭新历史...  相似文献   

10.
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命题藏乃康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邓小平首次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即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这一科学命题是迄今为止对社会主义本质最科学、最完整...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领导思想中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 :即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史上首次把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作为全局性问题 ,作为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提了出来 ,并对体制改革的性质、目标、内容和方针 ,作了系统的阐述。对这个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建国后有过两次较为集中的论述。一次是在党的八大作的修改党章的报告中 ;一次是在 1980年参加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作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报告中。这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 ,也是邓小平领导理论的重要特色。在邓小平这一突破性思想当中 ,引人注意的是他把改革领导体制与…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构想作为我们党和政府解决香港等问题的伟大决策,在圆满解决香港问题等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随着香港归期的临近,这一构想的影响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深入探讨和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决策思想和决策艺术,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提出这一构想所体现出的领导决策的实践性原则作初步考察。(一)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国两制”的提出“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01页)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实践性。这就说明邓小平同志在提出这一构想的过程中坚…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 ,对社会主义国家彻底摆脱两重困境 ,最终战胜资本主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文章对邓小平“根本任务”的思想 ,从起点、切入点、对比点、归宿点进行了分析 ,从多个层面论证了这一种学论断 ,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一 )   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江泽民视察南方发表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性质。这两个重要讲话,都是对马克思主义重大理论问题的概括、发展和创新。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和加强党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邓小平 1992年春天在视察南方时,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其后,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干部队伍的基本思想黄会强邓小平新时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新时期培养和选拔接班人的战略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一再强调,党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他对领导班子的建设作了深刻的论述,提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他的这一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而且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是新时期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领导班子建设的战略意义邓小平认为,领导班子问题决不是一般性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局问题。首先,这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以坚持的问题。早在70年代中期,他就提出:“领导班子问题,是关系到党的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  相似文献   

17.
围绕如何将中国由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农业国,争取在尽可能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课题,毛泽东在批判吸收、综合借鉴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和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两种模式、两条道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论述、观点和主张,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具有独特的生成逻辑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场景中,在人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灌输原则要坚持 具体方法应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原则到底应不应该坚持?这是几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讨论思想政治工作传统问题,不能不讨论灌输问题;而灌输作为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根本原则,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在理解它、实施它的时候,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从而导致了人们对“灌输”的种种误解。什么是“灌输”?《现代汉语词典》中注:输送(思想、知识等)。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对“灌输”最权威的阐述,无疑是列宁了,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就灌输谈了这样几个意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国际问题思想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初探张中云邓小平国际问题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形成为一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基本理论、世界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长期被忽视不仅仅是中国思想理论界的失误,也是20世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带有普遍性的重大失误.在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研究开始起步.三十年来,这一研究涉及到利益、需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需要与利益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等十多个问题领域,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认识成果.让利益思想"回到马克思"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马克思主义利益思想研究尚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