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按:本刊第2期登出举行有奖征文的启事后,我们陆续收到一些征文来稿。这里选登宋从文同志的文章,今后我们还将陆续选登部分征文来稿,希望广大读者踊跃参加征文活动。无罪推定,起源于古罗马法的“有疑,为被告人的利益”原则。所谓无罪推定原则,就是指被告人在未被证明有罪,并为法院确认以前,应被推定为无罪。明确而系统地提出无罪推定思想,最早见2于近代刑法学之父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在没有作出有罪判决以前,任何人都不能被称为罪犯”,“如果犯罪行为没有得到证明,那就不应折磨无罪的人,因为任何人,当他的…  相似文献   

2.
《天津检察》2008,(5):54-54
《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条规定,在理论界和司法界都认为是“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具体规定。“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对任何人,在法院没有以确实、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有罪之前,不得认为其有罪或者推定其有罪。然而,在职务犯罪初查中却不能适用无罪推定,这是由初查工作的性质决定的。职务犯罪案件,特别是贪污贿赂案件不同于其它刑事案件。这类案件起初受理的往往只是一封举报信,其中有的内容还十分简单。这类案件的侦破,就是要在认真分析举报线索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刑事诉讼法》虽没有明确规定"无罪推定"原则,但规定的"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自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自诉人承担"、"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等内容,笔者认为已初步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履行刑事诉讼侦查职责的侦查员应以"无罪推定"为指导原则来进行刑事诉讼,但是侦查员在刑事诉讼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诉讼法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罪推定,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为反对封建司法“有罪推定”的专横而提出的司法主张。即刑事被告人在未经法院判决为有罪的情况下,应推定他是无罪的。这一原则要求,如果要对犯罪嫌疑人定罪科刑,则必须证明其确实有罪,不能证明的,则为无罪。而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应由控诉方承担,被告人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的责任,对被告人罪行轻重有怀疑时,亦应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结论。无罪推定原则为十八世纪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利亚所首倡,他认为在法院没有作出有罪判决以前,任何人都不能称作罪犯;在没有判决被告人的确违反了他应遵守的条件之…  相似文献   

5.
在否定中世纪纠问式诉讼制度的基础上,无罪推定作为一种完整的法律思想.首先出现在意大利刑法学家贝卡利亚的著作《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在没有作出有罪判决以前,任何人不能叫罪犯。……因为任何人,当他的罪行没有得到证明的时候,根据法律他应当被看作是无罪的人。”①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在法律上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法国的《人权宣言》第9条规定:“对任何人.凡未宣告为有罪之前,皆应视为无罪”;《美国联邦宪法》第5条和第14条修正案都规定“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  相似文献   

6.
论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罪推定是指任何人在法院未依法确定其有罪以前,应该假定其无罪。它是国际通行的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原则,是联合国在刑事司法领域推行的最低限度标准之一。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法原则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刑诉法》较好地把握了无罪推定原则的涵义和特征,确认了它在刑事诉讼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本文从无罪推定原则的形成及其理论基础入手,对于我国目前对无罪推定原则的贯彻程度及其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无罪推定是指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在未经法律程序被宣告有罪以前,应当被推定(也有的西方学者使用“假定”一词)为无罪。无罪推定作为贯穿刑事诉讼全过程的一项诉讼原则.对于保障被告人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有人将其与罪刑法定原则并称为刑事司法的两大基石。无罪推定原则是随着刑事司法的文明进步,由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首先提出的,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针对封建司法制度的酷刑拷问,提倡刑事司法制度的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他讲:“在没有作出有罪判决以前,任何人都不能被称为罪犯;任何人…  相似文献   

8.
无罪推定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条规定极大程度地反映了无罪推定的精神实质,标志着我国第一次将无罪推定的基本内容作为一项基本诉讼原则确立下来。这是我国刑事诉讼和司法制度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因此,正确理解和适用这项原则,已成为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内容 所谓无罪推定,是指犯罪嫌疑人在未被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判决确定有罪以前,应当认为他是无罪的人。无罪推定最初是由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  相似文献   

9.
无罪推定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刑事诉讼法原则乃至宪法原则。无罪推定在各国立法例中虽然有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表达方式。但其基本内涵却是相同的,即:任何人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并由法院判决确定有罪之前,应作为无罪公民对待,作为一种关于正义的规范性命题,无罪推定原则具有内在的基本特征和诉讼程序规则,具有深厚的社会哲学基础和重要的政治法律意义,在建议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无罪推定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成为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0.
论无罪推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无罪推定原则许康定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刑事被告人在未经法院判决确定有罪之前,只应将被告视同无罪的一种原则。也就是说,在审判机关没有用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确定被告人为有罪之前,都应推定该被告人为无罪。无罪推定原则的核心,就是在判决没有确定之前,运用...  相似文献   

11.
无罪推定原则的意义解读——一种诉讼法哲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罪推定已经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刑事诉讼法原则乃至宪法原则。无罪推定在各国立法例中虽然有肯定式和否定式两种表述方式 ,但其基本内涵却是相同的 ,即 :任何人在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并由法院判决确定有罪之前 ,应作为无罪公民对待。作为一种关于正义的规范性命题 ,无罪推定原则具有内在的基本特征和诉讼程序规则 ,具有深厚的社会哲学基础和重要的政治法律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中 ,无罪推定原则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成为当代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和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2.
王静 《天津检察》2008,(6):25-26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符合无罪推定的基本原则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该条规定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该原则主要包括三层涵义:第一,被追溯者在被起诉前处于犯罪嫌疑人的地位,被起诉后处于被告人的地位,不得将其视为“罪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第一百六十二条第三款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上述规定体现了无罪推定的基本精神,是对无罪推定原则合理内核的吸收。而无罪推定又是刑事诉讼程序法律的基础原则,它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始终,是保障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人权的逻辑起点,是当前打击犯罪与依法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14.
无罪推定原则是指法律事实裁判者确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有罪以前,假定其无罪的法律原则。根据无罪推定,在案件终结时,如果法律事实裁判者不能作出有罪认定,则推定无罪。从逻辑认知基础上来说,如果不能认定有罪,则事实上仍有无罪和有罪两种可能性。但根据无罪推定原则,不能认定有罪,就要推定其无罪,这一推论过程具有非单调的逻辑特征。文章将从法律论证的视角下,从证明责任和缺省推理两方面剖析无罪推定原则存在的合理性基础,以期为法官裁判提供正当化的逻辑依据,从而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刑事司法公正,并推进其他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无罪推定原则三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条规定极大程度地反映了无罪推定的精神实质,标志着我国第一次将无罪推定的若干内容作为一项基本诉讼原则确立下来。①这是我国刑事司法诉讼制度一次历史性突破。因此,正确理解和适用这一原则,已然地摆在了刑事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界的面前。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内容 所谓无罪推定,是指被告人在未被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判决确定以前,应当假定或者认为他是无罪的人。(2)无罪推定最初是由资产阶级为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司法的罪刑擅断和有…  相似文献   

16.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修正的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是我国对无罪推定原则的立法移植。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无罪推定成为我国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这就要求我国具体的刑事...  相似文献   

17.
论无罪推定     
裴苍龄 《河北法学》2015,33(1):2-12
推定是认定事实的特殊方法,它有三大要素构成。法国《人权宣言》第9条规定:"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以前应被推定为无罪"。这一推定并不具有推定的构成要件,且既不能发生法律效力,也不能执行,故为虚假推定。中国社科院林欣研究员认为:这个原则"应该译为‘无罪假定’"。法国《人权宣言》第9条的规定如果是无罪假定是可以成立的,也具有一定的价值。需要澄清几个问题:一是现代法治国家并没有普遍确立无罪推定原则;二是无罪推定并不能构成扼制刑讯逼供和保障人权的理由和根据;三是真正的无罪推定是指,不能证实有罪,应推定为无罪。  相似文献   

18.
一、无罪推定是苏维埃社会主义法的民主和人道主义原则无罪推定是苏维埃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之一,通常与保障被告人的辩护权原则联系在一起。不过,经常是被列为苏维埃刑事诉讼法的一个独立的原则。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这一点在1977年苏联宪法通过以后变得更加明显。该宪法第160条明确规定了无罪推定的基本内容:“非经法院依法判决,无论任何人都不得被认为是有罪的人,并受刑罚处罚。”由此  相似文献   

19.
无罪推定探究傅宽芝无罪推定是指法院对刑事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都推定他是无罪的人。这一思想最初见之于1764年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的《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他说,任何人,当他的罪行没有得到证明的时候,根据法律他应当被看作是...  相似文献   

20.
刑诉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刑诉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胡石友刑事诉讼法(修正)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一规定对进一步完善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加强我国公民人权的司法保障,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无罪推定”原则的含义及其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