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一部分在华日人有识之士、觉悟了的日本士兵和日俘直接加入到中国人民的抗日行列,先后建立了日本士兵觉醒联盟、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日本人民解放联盟等反战团体,成立了日本工农学校,开展了有组织的反战斗争,形成了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在华日本人民反战运动。本文从下述几个方面,对这一运动的概况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李红喜 《党的文献》2005,1(5):53-58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及时提出了关于在华日本人反对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的重要思想,积极支持其开展形式多样的反战斗争,并高度评价其反战成就.中共领导人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使在华日本人的反战斗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国亮 《湘潮》2021,(4):28-30
全面抗战时期,毛泽东在领导敌后军民逬行抗日斗争的同时,还身体力行,关心、指导、支持日本人民开展反战运动,不仅阐述了运动的必要性、可能性、发展规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大力支持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毛泽东支持日本人民反战运动的理论及实践极大地丰富了其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日本反战进步人士纷纷投入到中华民族的抗日洪流之中,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其中,在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进行反战工作最为有名的是日本共产党领袖、延安日本工农学校校长、在华日人反战同盟负责人冈野进(即野坂参三);而另一位则是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  相似文献   

5.
肖冬 《党的文献》2002,(6):54-58
抗日战争时期 ,部分日本共产党党员和在解放区战场被俘的日本士兵 ,在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帮助下 ,逐渐觉醒起来 ,自愿留在中国解放区 ,创建日本工农学校。日本工农学校从开学伊始到胜利完成它的历史使命的这段时期内 ,在日本士兵的思想转变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培养出大批反战勇士。  相似文献   

6.
回顾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收复台湾的斗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被日本强行割占。从此,海峡两岸人民为收复台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这种斗争达到高潮。本文就抗日战争期间海峡两岸人民为收复台湾而进行的斗争作一简要的回顾,并对当时我国何以能万众一心抗战救国、收复台湾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在冀南军区的“日本士兵反战觉醒联盟支部”的成员最多达到17名。他们去敌占区写标语,夜晚向敌炮楼喊话,宣传我军优待俘虏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去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联合编写的《在华日人反战纪实》一书,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向社会公开发行。全书50万字,以深刻的主题、独特的角度、翔实的资料,生动再现了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华发动  相似文献   

9.
正抗日战争中,许多日军官兵被八路军俘虏后,经过教育和感召而觉醒,转而积极参加反战工作,与中国军民并肩奋战。小林清就是这样一名日本人,他被俘后经历了痛苦、绝望、思索和觉醒等过程,最终成为一名坚定的国际主义战士。从入侵中国到悲观厌战卢沟桥事变后,随着日军侵华战局的不断扩大,战线越拉越长,兵员越来越紧张,日本  相似文献   

10.
<正>"是八路军的国际人道主义政策,让我摆脱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魔爪。加入八路军后,我发现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美好,这样有意义。"90多岁的前田光繁一语道出了当年"日本八路"的心声。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从日本鬼子到反战盟员,其人生由灰暗转向光明,其心灵从苦闷转向自由,并踏上终老一生都为和平与友好事业而奋斗的征程。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纷纷发表看法。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外国学者,例如英国剑桥大学中国近代史教授、亚洲与中东研究院院长方德万、英国知名专栏作家戴维·皮林等,从大历史的角度,把抗日战争和后来的新中国诞生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认为":中共的合法性来自它在驱除日本侵略军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台湾的一些学者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起止时间,国外许多学者给予极大关注.日本学者与西方学者对"十四年抗战"有不少表述和分析.其中日本学者的"十四年抗战"研究视角集中体现在学术界的"十五年战争"论,西方学界也出现一些以"九一八"事变作为中国抗日战争开端,从"十四年抗战"视角研究中国抗日战争以至世界反法斯战争的看法."十四年抗战"研究观点在国际学术界的客观存在,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研究留下学术交流和对话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原载日本中国研究所发行的《中国研究月报》1993年1.2月号。原文共5节,本文节译其中三节.──译者注我为什么要研究毛泽东我之所以会从事毛泽东的研究,是由于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当时,在日本的我们这一代年青人,受此影响,奋起投身于共产主义运动,以及反对美国入侵越南的反战运动。我也卷入时代的激流,处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之中。现在看来,当时的中国实际上是处于大动乱之中,但找对此毫无所知,一心想到的是全国人民努力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生气勃勃地建设与苏联不同的社会主义。我们开展的运动,完全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翻…  相似文献   

14.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笔者从研究历史的角度,发现了近百年来台湾有两个50周年的历史巧合。即1895年,腐败的满清政府根据《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使台湾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从那时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为止,中华民族为收回台湾,奋斗了整整半个世纪,我暂且称之为“第一个50周年”。而从中国抗战胜利,特别是蒋介石集团逃台之后的1949年开始到今年,海峡两岸同胞又为早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努力了近半个世纪,我称之为“第二个50周年”。在这两个50周年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5,(6)
<正>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亚洲主战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东北人民、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战,是东方及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运动的先锋,开始得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东北抗战长达14年之久,牵制和消耗日本的大量军力,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战,对于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6.
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两岸领导人的第一次会面,不仅对发展两岸关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且对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895年沦陷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后,中国人民一直梦想两岸统一.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都提出了统一台湾的问题.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相似文献   

17.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甲午年)8月至1895年4月,日本在发动侵略朝鲜战争的同时,对中国也发动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由于清朝政府腐败,中国方面遭到失败,1895年4月17日,日本强迫清政府订立关于结束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即马关条约),台湾被割让给日本。然而,中国人民并未放弃收复台湾的愿望,抗日战争时期尤其如此。抗战一爆发,中国各界便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一定要收复台湾的愿望和决心,中国共产党则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安然 《求是》2005,(19):17-18
台胞抗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回顾台湾同胞用鲜血和生命抵御外侮的悲壮历程,挖掘他们在那场伟大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气壮山河、辉同日月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1895年4月,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宝岛台湾被日本军国主义者侵占。从那一刻起,台湾同胞就开始了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广大台胞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命运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与内地同胞一道打败日本侵略者,台湾才会得到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19.
一个时期以来,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台湾岛内的抗日运动,学者们列举了众多的台湾人民反  相似文献   

20.
在南路人民游击队里,谁都知道有个鼎鼎大名的“日本良”。他就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前来中国的日本起义兵——佐藤政一。他祖籍台湾,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爱国同胞。在参加祖国解放战争和四化建设中,他忠心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