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律的性别平等评估是落实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工具,也是实现性别平等的制度化机制.我国尚没有国家层面的法律性别平等评估机制.梳理我国地方法规性别平等评估的发展线索,借鉴国外法律性别平等评估的经验,明确法律性别平等评估的理念和目标,对我国法律的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主体、范围、程序、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提出建立我国法律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对策和建议,对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性别平等评估机制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男女间真正的平等 ,公共政策的制定应当具有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理论认为 :男女之间的差异是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 ,是“社会体制习俗”把人组织到规范好的“男性”“女性”的活动中所产生的结果 ,而不是因为男女的生理特征而自然产生的。其分析方法要求考察女性与男性面对的不同的社会现实、生活期望、经济环境等因素 ,分析社会公共政策对女性和男性的不同影响 ,尤其是可能给女性带来的负面影响 ,进而修改社会公共政策 ,以期消除男女之间的实际不平等。我国 2 0 0 1年修订后的《婚姻法》仍坚持男女平等的基本原则 ,规定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中享有平等的权利。但以社会性别平等理论来分析审视现行婚姻法 ,其结婚、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离婚等具体制度中 ,某些规定仍缺乏性别意识 ,并不能真正使女性获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法律保护 ,特建议从社会性别平等的角度对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就业平等是两性平等的重要表现,在上海成立专门的性别平等就业监督与咨询机构是促进上海就业平等的可行方式。同时,国内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机构在性别平等就业方面还有诸多空白,成立专门的性别平等就业咨询机构是现实的迫切需要,而国外发达国家这些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情况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推进性别平等不仅要求有完善的法律机制作为支撑,更需要有公正的法律保障。反思传统法律制度中的性别盲点,是消除性别歧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性别平等——特别是保护女性平等受教育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基于政策文本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的教育性别平等政策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政策之间缺乏衔接,对宏观行动方向表述较多但对微观行动策略制定较少,教育系统内部以及其他行政部门的配套措施不完善等.结合有关教育性别平等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其他国家相关政策,本文从转变教育性别平等的行动主体、行动方向、行动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2年以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推动的地方法规的性别平等评估在评估主体、评估范围和评估程序以及评估依据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建立国家层面的法律性别平等评估机制应该总结地方成果,借鉴国际经验,明确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性别平等评估的理念和目标,建立专业、中立、客观的第三方专业评估主体,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指南,最关键的是政府要把性别平等评估作为落实社会性别主流化的主要工具和策略落实到国家立法的具体过程中,成为立法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国家层面的法律性别平等评估机制是中国性别平等的制度化落实;是中国落实性别平等的制度创新,也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实践与推动.  相似文献   

7.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注意协调性别利益,将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规则的进一步完善.在维护女性权利的同时,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正义性和权威性,可以使政府变得更负责任和更有效率,并使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文化理念更加普及和深入人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需要政府运用社会性别方法分析两性差异和利益需求,加强公共政策的性别针对性,提高政策执行的性别自觉,承担起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性别平等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基布兹是具有以色列特色的以集体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主的组织模式。早在基布兹成立之初,性别平等就被作为一条基本原则确立了下来。对基布兹建设者来说,性别平等不仅是社会主义理想社会要实现的目标,也是基布兹建设实践要达成的目标。基布兹性别平等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性别理论、西方现代性别平等理论和西方激进的女权主义理论。在110多年的基布兹实践历程中,其性别平等实践可分为4个主要的阶段:早期的经典共产主义式的平等时期、强调两性自然差异时期、不平等现象的集中爆发时期、改革及多样化发展时期。关于性别平等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是基布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妇女权益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当今,性别平等的议题已然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性别平等意味着男性和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等诸多方面的平等。政治平等是性别平等重要的考察维度,妇女参政是时代的潮流,世界妇女广泛、深入地参与国内国际政治生活,必将对全球的和平与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目前,世界上促进妇女参政使用最广泛的机制是配额制。所谓的配额是指选举中为某一类或几类候选人设定的比例要求。例如,1994年比利时议会批准了配额法,并于同年10月第一次应用于省级和地方选举,1999年第一次应用于联邦议会选举。该法律规定,政党提供的候选人名单上,单一性别的比例不得超过一定限制,以便促进男女候选人的平衡分配。配额的最低比例为1:3,2002年法律又将最低比例提高到40%。该法律对于促使政党提出更多女性候选人产生积极影响。又如,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行动纲要》要求,各国在立法机构和决策职位中实现女性至少占30%的目标。研究表明,30%是临界值,至少达到这一比例,女性才能在决策机构中形成力量,将相关利益和需求表达出来。近年来,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引入配额制,以切实提高女议员比例。本期选译的是两位比利时女议员所写的《比利时政党政治和选举中的性别问题》一文。这两位女议员多年来致力于推进性别平等的相关工作。这篇文章梳理了1994年比利时议会批准的配额法,阐释了佛兰德基督教民主党及其领导的妇女运动在选举前后运用新的法律架构提高性别意识和抬升女性候选人的方式,探究比利时的女性政治家如何寻获政治上的性别平等。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妇女在政党内部拥有重要影响的法律条件和积极姿态对获取性别平等而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构建性别平等社会保障制度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以公平为基本原则,以保护人民的基本生活权利为底线,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进国民福利为目标.女性占人口的一半,女性社会保障权利能否依法得到实现关系到社会保障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也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建设.妇女的保障权主要包括两块,一是工作期间,二是退休后的养老,中间涉及到一个关键点退休年龄.近年来,我国政府运用经济、法律等多种措施努力保障妇女的平等权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忽视的是,在社会保障领域,仍缺乏足够的社会性别视角,导致妇女社会保障权益的受损.因此,需要将性别平等理念纳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公正、平等地保障所有人权益的作用,推进男女协调发展与社会公平正义建设.  相似文献   

11.
宪法视阈下的劳动权是指宪法规定的有关取得和选择工作的权利及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它是一项综合性权利,由择业自由权与就业援助权为核心要素构成的一系列权利束。劳动权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双重属性,它应受到宪法合理的限制。劳动权与公权力、私权利存在冲突,应通过比例原则与平等原则、倾斜原则与协调原则调适。宪法视阈下的劳动权具有可诉性,建立宪法主导下的法律保障体系,同时借鉴域外立法构建包括公益诉讼制度在内的司法救济和宪法救济模式,以确保劳动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人的性别有两种:一是生理性别,指男女在生理结构方面的差异,这是人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二是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性或女性群体特征、行为方式和两性之间差异的理解,它是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现实中存在着社会性别的不平等,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机构有责任也有可能通过政治、法律和宣传的影响来改变这种社会性别不平等状态。只有把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的实践中,推进性别平等,才能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宪法视阈下的劳动权是指宪法规定的有关取得和选择工作的权利及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它是一项综合性权利,由择业自由权与就业援助权为核心要素构成的一系列权利束.劳动权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双重属性,它应受到宪法合理的限制.劳动权与公权力、私权利存在冲突,应通过比例原则与平等原则、倾斜原则与协调原则调适.宪法视阈下的劳动权具有可诉性,建立宪法主导下的法律保障体系,同时借鉴域外立法构建包括公益诉讼制度在内的司法救济和宪法救济模式,以确保劳动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性别平等不仅仅是单纯的妇女的事情及其妇女组织的事情,或某一部分人、某一个具体领域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行动,没有男性的改变和参与,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性别平等问题。在项目实践中如何调动男性参与的积极性、发挥男性的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社会性别发展项目的顺利开展,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实现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和谐文化催生和谐性别文化的发展。和谐性别文化与和谐文化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和谐文化的提出,为性别文化赋予了新的内容;和谐性别文化的发展,又能够有力地促进和谐文化的建设。和谐的性别文化具有主导性、本土性、现代性和动态性的特征。构建和谐的性别文化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以性别平等为前提、区别对待、博采众长等原则,建设反映和谐性别关系的制度文化,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正面引导作用,强化女性自身的主体性意识,注重发挥妇女组织在和谐性别文化建设中的监测和宣传功能。  相似文献   

16.
平等、发展与和谐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妇女运动发展的主题。平等与发展互为条件,只有在平等与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性别间的和谐。在平等与发展基础上促进性别和谐的主要途径包括:将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纳入立法和公共政策,逐步消除社会领域以及家庭领域中制度性的性别歧视壁垒;将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纳入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划,保证妇女在参与发展中实现性别的平等与妇女赋权;从构建平等和谐的先进性别文化入手,为实现性别和谐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社会性别理论与法学研究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性别理论是20世纪以来社会科学研究所采取的一种崭新方法。将社会性别理论引入法学研究,有助于开拓法学研究的理论视野,为法律规范赋予新的活力。法律的社会性别分析,不仅关注法律规范的表述模式,而且关注立法的价值取向,关注法律的目标实现,关注法律的功能和实际作用的发挥,关注法律实施的社会效果。社会性别分析理论,对如何实现法律权利的实质平等,提供了分析的视角,尽管在如何操作的层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展开深入的思考和论证。  相似文献   

18.
当今女中学生的性别压力与性别理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当今的整体社会文化环境中,性别观念呈现出两极共存、互相对立的状态。法律和政策所倡导的性别平等与市场经济所催生的性别偏见,构成了青少年女性生存环境中的性别压力,影响着她们的性别理想。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北京市部分中学女生所面对的性别压力,分析了存在于她们的性别理想之中、展现在她们对“完美女性”的展望之中的各种矛盾。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的根据地建立的性别平等政策奠定了社会主义性别平等制度的基础;新中国男女平等政策与法律的颁布,建构起了社会主义性别平等制度的内涵;1995年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和贯彻,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性别平等制度.  相似文献   

20.
劳动权是国际人权公约确定的基本人权之一 ,是我国法律保护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明确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中劳动权的内涵 ,是保护公民享有这一国际普遍确认的人权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