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信任理论是公信力这一重要命题的直接理论来源。政治公信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核心价值,政治信任与执政党公信力密切相关。政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规范、执政绩效、制度规范与法则以及民主法治等方面。政党要赢得民众广泛而持久的认同与信任,必须善于开发其意识形态、权力配置、利益整合能力、施政有效性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的合法性资源。政治信任的动态构建与执政党公信力提升的路径选择主要有:加强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执政能力建设,社会资本与政府绩效的持续积累,民主政治与有限政府的运作,建设和完善公共权力的运行制度以及制度化不信任的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近现代政治理论对公共权力本质属性的表述是: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公共权力赋予的对象是国家政权机构,其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也就是说,公共权力只能是由国家政权机构代表广大人民来行使运用。一个政党获取了执政地位、成为执政党,也就获取了公共权力,但并不代表其获取和运作公共权力必然具有合法性。执政党要取得对公共权力的合法性,从权力的来源上看,要通过合法程序,符合人民的意志和意愿;从内容上看,应当超越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协调、整合各种社会利益,成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从形式上看,只能采用间接的方式,通过国家政权机构来体现  相似文献   

3.
现代政党执政,不管其最初的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如何,要使自己保持足够的合法性,就必须获得民众的支持。为此执政党就必须建立一种较好的体现执政党与民众之间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既要保持执政党对政治体制的控制,同时又要建立保证民意得到舒畅的表达制度和机制。这是执政方式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段时期以来,发生了一些较大规模的突发性的群体事件,引发社会热议。可以说每一次  相似文献   

4.
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芽上海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程伟礼日前指出,执政党要善于吸取外国政党的执政经验和教训,有效实行民主执政程伟礼说,上世纪90年代,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纷纷失去了执政资格。政治学界还出现了一个理论观点“政党寡头论”。是指一个政党取得政权以后,很多人把建党初期的公共目标忘记了,最后由少数比较专业、比较稳定的人来掌握党的权力,这些人只关心政党组织的存在、政权的生存,以及自己在政党组织里的地位,把公共目标放在第二位。他们控制了政党,党内没有民主,又缺乏监督,政党由少数寡头说了算,以致失去了…  相似文献   

5.
政党财政补助指国家基于政党所担当的公共任务和特有的民主功能而为之提供财政支持,国家补助政党已经成为趋势。在多党制国家,国家必须平等补助政党,贯彻政党平等原则,不得蓄意拉大或者缩小政党间的实力差距,更要防止执政党借执掌国家权力之机为本党谋利的自肥行为。政党补助必须遵循有限原则,不得侵害政党的独立性,政党独立构成了政党财政补助的绝对界限  相似文献   

6.
追求合法性是现代政党的重要政治目标.具有强大合法性的执政党必然拥有强大的政治动员力、广泛的民众支持率和各项事业的推进力.根据现代政党的实践,构建合法性基础应当关注民众对执政党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政绩认同和利益认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构建合法性基础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7.
政党政治的中心问题,是政党如何合法有效地行使公共权力、有效执政的问题。如何处理政党与公共权力间的关系,目前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系列通行的规范或日惯例,这些规范和惯例不是由哪些人或哪些特定党派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民主政治的规律性使然,基本上属于“必然王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已有八十余年,但由于传统上长期将这种政治模式自外于一般的政党政治,因此在如何处理执政党与公共权力的关系上,出现过“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以党代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政党政治是当今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民众、政党、公共权力是政党政治的三大构成要素。在政党政治条件下,政党是民众利益表达的工具,政党只有获得足够多的民众的支持,才能获得或巩固执政地位。自我革命符合政党与民众、公共权力三者关系的规律,它源于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特殊利益。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刀刃向内清除毒瘤毒素;不讳疾忌医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学习自我提高。坚持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征程中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获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支持,巩固了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9.
西方公共管理的改革,启迪我们执政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重视宪政改革,促进政府权力向 社会回归,形成政府与公民社会合作善治。  相似文献   

10.
李传兵 《人民论坛》2012,(14):194-195
当今世界各国政党普遍重视构建党群关系,一些国家的执政党建设呈现出了"全民化"的倾向。但是,世界政党仍然具有阶级性,资本主义国家执政党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始终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的利益,二者都不是全民党。要正确看待执政党的阶级性。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附着在权力上的咒语,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腐败".而政党是公民控制公共权力之手的延伸.政党与公共权力之间密切的联系,衍生了政党活动领域特有的腐败形式.从德国前总理科尔的献金丑闻到英国工党的卖官鬻爵.政党腐败充斥着世界的各个角落,以至于在以色列,政党被评估为最腐败的单位.政党腐败不仅严重损害政党的公信力,甚至还会威胁民主政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政党腐败已被纳入国际社会反腐败的框架中,成为反腐败斗争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构筑良性互动的党群关系,是政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在执政条件下,执政党及其领导下的公共权力,其运作的各方面各环节,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民群众对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政党调适""政党收缩-调适""韧性威权"等概念框架把中国共产党解释为仅能适应环境的执政党,未能解释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轨道上的发展,尤其是最新的发展。在执政轨道上,中国共产党发展执政要素,也推进革命因素的发展,其发展模式为"革命性执政党"。"两个伟大革命"提出以后,"革命性执政党"成型。革命性执政党兼容革命和执政两种因素,而且内含长期执政逻辑。革命性执政党之革命,有内、外两个层面,外部革命由社会主义道路本身的革命性来体现,内部层面的革命则是自我革命,持续维持"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的政党状态。"革命性执政党"具有政党学意义,可以作为一种执政党类型,有助于破解西方执政党话语逻辑。  相似文献   

14.
评价是为了做到心中有"数"。构建科学、系统的服务型政党评价指标体系,应首先解决评价主体,即由谁来评价的问题。然后,在遵循执政党责任、人民主权、公开透明、价值导向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服务型政党评价体系的层级指标。设定服务型政党评价体系,对于党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改革与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促进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执政中沟通民意的逻辑过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江山 《前进》2006,(2):31-32
现代政党执政,不管其最初权力的合法性来源如何,要使自己保持足够的合法性,就必须获得民众的支持。为此执政党就必须建立一种较好的体现执政党与民众之间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既要保持执政党对政治体制的控制,同时又要保证民意得到舒畅的表达制度和机制。一段时期以来,发生了一些较大规模的突发性的群体事件,引发社会热议。可以说每一次事件的发生都是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经历从萌芽、发展到发生的过程。有专家指出,这些事件反映出社会的分化程度和政府官员与人民之间矛盾的聚集程度,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障碍。化解这些矛盾,关键在于当政者,这就要求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党员都要同群众做好良好的沟通,说到底就是我们要认真对待民意的问题。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永远是一个常谈常新和摆在当政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对政党执政规律的探源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执政规律是蕴含在执政党取得、控制和行使公共权力过程中的必然联系,是政党政治活动的内在属性。探索和研究政党执政规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关于政党执政规律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突出表现在执政规律经验化、政治化、环境化、主观化、狭隘化等几个方面。对执政规律的基本内涵进行反思,是探索和研究执政规律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西方代议制构成了西方政党国家的制度基础,西方政党因而具有民主和权力制约的宪政价值。西方政党的民主价值体现在:政党事实上成为直接民主的代用品和政党促成民主政治和责任政治的实现。西方政党的权力制约价值体现在:政党间的分权、反对党对执政党的监督与制约,事实上成为宪政体系中权力制约的重要机制。现代国家通过立宪,形成政党宪法条款,确认政党的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18.
曲彦 《岭南学刊》2013,(2):59-63
政治公信力是判断执政党是否具备执政合法性的重要指标。执政党通过自身的纲领凝练和引领公共价值,通过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的有效输出获得社会大众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对于国家的合法治理。因此,政策的公共性是执政党维护政治公信力的基础。要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在处理政党与政府的关系上,要密切政党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明确政府与社会公众的关系。在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的途径上,要坚持政治活动宪政化,公民参与制度化,公共政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西方国家地方治理改革的兴起,政党政治与地方治理的关系、执政党在地方治理中的行为逻辑和实践经验等成为政党研究的重要内容。竞争性的政党制度及其权力运行规则决定了西方国家政党在地方治理中的行为更多地体现出作为治理中多元主体之一的特点,它们主要通过选举获得合法性,成为执政党之后通过影响各层级的议会活动推行其理念与政策,在地方治理改革的过程、关系、网络中发挥领导、协调、统合作用。西方国家执政党在地方治理中的实践表明,通过提高政党的适应性、强化政党的社会功能、加强政党的自身建设,执政党可以更好地将政党意志转化为公共政策,维护政党的利益,提升地方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20.
"人民主权"是依法执政的理论基础.要做到依法执政,需要制定规范政党活动和政党执政的法律规范.在政党法律规范中,应确定政党权力有限制度、政党权力程序制度,政党权力责任制度.要保证政党制度的落实,离不开违宪审查机制的作用.比较世界上三种违宪审查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作用,我国应选择或借鉴宪法法院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