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是当今世界仅有的一个尚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其自然资源储量不仅极其丰富,而且品种繁多,潜力巨大。中俄合作开发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有利于两国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有利于两国贸易额的扩大,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振兴,有利于促进东北亚乃至亚太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中越关系正常化后,中越经贸关系已获得很大发展1.中越两国发展经贸关系有优越条件两国是水陆相交的邻国,有数千公里的共同边界,文化相同,消费习惯相近,历史上经济文化关系就很密切,贸易往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2.发展两国经贸关系是经济社会规律使然。只要两国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有差异,价格差存在,贸易有利可图,两国间的贸易活动就会存在和发展。这样就应该正确引导它,让其向着有利于两国的经济发展,对双方都有好处。3.中越两国在贸易、投资、旅游等方面的经贸关系有了很大的发展。据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商务…  相似文献   

3.
中俄两国转轨时期经济增长因素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处于转型经济中的大国。其转轨以来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引起世人的瞩目。究竞是哪些因素导致两国经济迅速增长,是内需作用大还是外需作用大,拉动两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有何不同,学界始终存在着争论,本文从需求角度考虑的GDP增长公式出发,建立中俄两国经济增长模型,并利用统计软件对模型进行多元回归,比较分析带动两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而提出未来几年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4.
蒙美关系发展的动力是互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蒙美经过60 多年的建交酝酿,终于在1987 年实现正式建交,至今刚过11 年,两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发展之迅速却令世人瞩目。蒙古视美国为第三领国和巩固其国家安全的保障,而美国极力支持蒙古的民主化运动,更看重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尽管蒙美两国根本的战略出发点不同,但是双方相互需要是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动力,而蒙美超乎寻常的关系对中、俄两国无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宾雪花 《东南亚纵横》2009,(12):111-116
日本、韩国经济迅速发展,产业政策法对两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以演进历史为视角对两国的产业政策立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其演进的规律,发现两国产业政策立法完善;注重发展中小企业;灵活运用反垄断法;关心产业政策法内部结构的协调;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更加关注产业技术立法,产业组织法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中国产业政策立法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沙特俄罗斯关系发展的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传华 《西亚非洲》2002,55(5):25-29
俄罗斯希望与沙特建立和发展良好关系,但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缓慢,一直处于冷淡状态,主要原因有两国在石油领域的矛盾和斗争,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迟缓,俄罗斯担心沙特支持其境内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分裂势力,沙特担心俄罗斯向其邻国尤其是伊朗和伊拉克出售武器,美国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起国和创始会员国在其中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两国在上合组织中拥有广泛的共同战略利益,这使其发展与中俄关系形成了一种互动。上合组织的建立为两国在军事安全、政治合作、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方面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这些合作和交流也不断充实着上合组织,使其发展壮大。但是中俄两国在上合组织中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分歧和竞争。  相似文献   

8.
中日两国的茶文化,既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交流,又有其共同的和不同的文化内涵。两国的饮茶习俗也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各自不同文化的背景。正是这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反映了两国人民在个性上、心理趋向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朱振明 《东南亚》2007,(3):32-38
在中越两党、两国确定的发展中越关系的“十六字方针”指引下,中越两国关系顺利稳定发展。中越两国政治互信的增强,促进了两国经贸关系的持续发展。以“两廊一圈”构想为中心,中越两国经济贸易合作出现新的发展势头。面对新形势、新机会、新挑战,进一步采取措施促进“两廊一圈”构想的实现,是中越两国共同面对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俄两国政治上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正式确立,两国边境地区的最后划界,中俄“国家年”活动的成功举办,特别是中俄两国经济分别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幅度加快发展、中俄两国分别做出振兴东北和东部开发的战略决策,这为中俄两国特别是中俄两国毗邻地区的项目合作与经济发展提供了诸多重大商机。概括起来,至少有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印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摩擦事件时有发生。本文深入探讨了其原因,强调指出,印度采纳的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以及两国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分别是导致两国发生贸易摩擦的最为重要的主、客观原因。此外,中国实行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也为印度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抬头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印巴水资源之争由来已久,近年来更是频频出现在两国交涉的议题中。引发印巴两国水资源纠纷.既有政治因素,又有经济因素。政治上,水资源与两国在克什米尔领土争端相互交织;经济上,地理环境决定了两国的生存与发展对共同的水资源的依赖。水资源稀缺已经成为两国所面临的共同压力,随着两国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而气候环境变化导致全球性缺水趋势加剧,这种压力会越来越大。印巴两国只有在加强政治互信的基础上,在水资源安全问题上加强对话并建立协作机制,重视和加强相关技术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里海问题是苏联解体后围绕里海权限划分而出现的,并因“拥有国”的增加而日益凸显。目前,除阿塞拜疆、俄罗斯和伊朗外,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也成为里海问题的直接相关国。在里海的划分问题上,目前沿岸五国还未达成共识。阿塞拜疆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立场不尽相同,阿哈两国较为接近,阿土两国分歧较大。里海由于其蕴含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及优越的地缘战略位置,不仅成为里海相关国家的竞争对象,也成为外来大国的争夺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印两国在信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面临共同挑战,而且也有互补性,两国在该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因此开展中印信息产业合作,不仅可以促进两国该产业的发展,也可以深化两国经贸关系。应当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双重作用,重点加强在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宛程 《国际安全研究》2019,37(4):76-107
对于“伊斯兰国”而言,建构和输出意识形态至关重要。特定内容的意识形态不仅催生了“伊斯兰国”组织,并最终实现了其“领土”形式。在内容上,“伊斯兰国”汲取了之前政治伊斯兰的理论建构成果,并在“圣战”组织的实践过程中确立了复归的“哈里发国”和暴恐化的“圣战”两大核心意识形态。不仅如此,“伊斯兰国”还对两大核心意识形态进行了激进化实践。在复归的“哈里发国”方面,“伊斯兰国”试图通过宣示权力和荣耀来奠定其合法性基础,并以此来操弄族群身份认同,以吸引更多支持者;在暴恐化的“圣战”方面,“伊斯兰国”致力于对暴力进行形塑和展示,推动“暴力仪式观”的传播,从而造成了新恐怖的弥散;此外,“伊斯兰国”还试图通过篡改伊斯兰教义教法的方式来建构复归的“哈里发国”同暴恐化的“圣战”之间的联系。在“伊斯兰国”遭遇地面战场的失利之后,这些意识形态及其实践会为其续命。鉴于这种情况,需要对“伊斯兰国”的核心意识形态及其实践给予更多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供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6.
论1990年以来越南与日本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南与日本的经济关系快速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两国的贸易、日本对越南的投资以及日对越ODA为主的经济援助等方面。两国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反映了两国在追求各自国家利益上的一致。一方面,越南为发展国内经济,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国外投资以及外国经济援助,积极同日本发展经济关系;另一方面,日本为逐步扩大对越的影响力,通过贸易、投资以及经济援助等方式推进对越经济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与日本两国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两大领域。俄日两国几乎同时于19世纪中叶走上实现现代化之路,但由于两国文化的差距,两国的现代化却是通过不同模式实现的。这种不同发展模式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不同的强国意识和不同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中印经济比较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印经济发展迅速,令世界瞩目。但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印度,这是由于中印经济改革的不同轨迹、两国经济发展的环境差异、资本形成与经济结构等原因所致。两国经济发展潜力也有差异,两国未来经济竞争力主要取决于两国经济改革是否深入。  相似文献   

19.
中泰经贸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中国成立后,因受战后冷战格局的影响,中泰关系曾有过长达20多年的疏远和隔阂,两国经贸关系自然也处于低落和中断的状态。1975年中泰建交以后,两国经贸关系取得了空前、长足的发展。1997年比1976年,两国的贸易额增长了32倍。两国相互在对方的投资及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也从无到有,目前已具相当规模。展望未来,中泰经济关系发展前景广阔。因为国际形势及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等因素对中泰经济关系的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0.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中俄(苏)两国经济转轨之前,两国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就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工业化程度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中国均落后于苏联。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时间长、覆盖面广、刚性程度强,中国的计划经济是从苏联搬用来的,不如苏联那样刻板、僵硬。两国经济转轨的条件是相似的,但由于两国实行不同的改革路线和政策,使两国的经济转轨出现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