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在国际私法发展史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萨维尼的“法律关系本座说”被视为国际私法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开创了一条解决法律冲突、进行法律选择的新路子 ,在国际私法的方法论上实现了根本的变革 ,对国际私法理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大大推动了各国国际私法成文立法的发展 ,对国际私法的趋同化进程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萨维尼本人也因此被誉为“近代国际私法之父”。  相似文献   

2.
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历史沿革及在我国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历史沿革最密切联系原则(TheDoctrineoftheMostSignificantRelationship)是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项冲突法理论或原则、它是指涉外民事关系应适用与之有最密切联系国家的法律。最密切联系原则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萨维尼提出的“法律关系本座说”,萨维尼认为,“任何法律关系,按其本质.都要归向一个特定的地域,这个特定的地域.就是法律关系的本座,适用于该法律关系的.就是这一地域的法律。”萨维尼所指的“本座’与最密切联系区则的含义有某种相通和相似,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但是,萨维尼认为每一法律关系只有一个的“本座”要…  相似文献   

3.
国际私法,从过去到现在,其法律内涵和功能一直致力于为解决国际民商法律关系中产生的法律冲突问题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因此,国际私法常等同于冲突法。意大利的法则区别说,被认为是国际私法作为科学理论形态的开始,后由法国、荷兰继受发展,德国法学家萨维厄独辟蹊径,在此基础上创立“法律关系本座说”,实现了方法论的变革,大陆法系至今仍在沿袭他的思路,强调私法的抽象概念和对法的识别制度;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基础,以既得权理论为指导原则,强调对案情事实的识别,也创立了解决法律冲突为主的国际私法制度。然而两大法系殊…  相似文献   

4.
确定准据法的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准据法 ,是冲突规范的基本功能和根本目标。传统的国际私法理论主要就是确定准据法的理论 ,而确定准据法的理论则是传统国际私法存在的精神基础。从“法则区别说”到“法律关系本座说”再到“最密切联系说”等 ,既标志着国际私法的历史进程 ,也反映着人们探寻确定准据法的原则、规则和方法的思索轨迹。这些理论的宗旨是解释和调和适用外国法与内国国家主权 (或属地优越权 )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5.
由于“一国两制”方针的推行和一些特殊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大法系,四个法域”的复合法域国家,区际法律冲突不可避免。在大量出现的区际民事法律关系中,继承关系占据了一定比例。由于我国四法域的继承法律制度差异很大,且区际继承关系较其它的民事关系复杂,所以,区际继承法律冲突及其解决途径问题则更加复杂。本文在比较四法域继承法律制度异同的基础上,详细评析了区际继承法律冲突各种解决途径的优劣利弊,认为通过准用(或类推适用)国际私法解决区际继承法律冲突是目前最现实、最可行、最稳妥地选择。  相似文献   

6.
传统国际私法以主权为逻辑基础,具有明显的缺陷.萨维尼的理论试图否定国际私法的主权基础,但遭到失败.20世纪否定主权基础的新理论没有正确看待主权在法律选择中的应有地位.在主权分立的现实背景下,需要合理确定国际私法的主权基础,坚持“私人权利-主权权力”主辅型范式,承认主权因素是国际私法的辅助性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际私法理论问题再探讨赵恒宇国际私法“等于”或“基本上等于”冲突法;冲突法并未调整实体关系,而又似乎调整了该关系。这类不确定性的出现,提示国际私法的理论问题已不仅是概念的广狭问题。考察国际私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发现,调整国际民事关系,选择法律不是必经程...  相似文献   

8.
我国由于历史等原因,成为一个复合法域国家,出现"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局面.由于继承关系产生于亲属之间而以人身关系为基础,以转移物权为目的而涉及物权关系,因遗债清偿为实际继承的先行而与债的关系有联系,故继承关系非常复杂,以致调整不同法域之间继承关系所涉及的准据法的确定和法律适用也十分复杂.我国没有专门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法律,各法域在处理区际法律冲突类推适用各自的国际私法,这种法制不健全的状况更增添了我国区际法律冲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如何解决我国不同法域间所出现的区际继承法律冲突问题,是当前审判实践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际私法的任务是解决法律冲突还是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在国际私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其实解决这一争议涉及到澄清国际私法的历史起源,只有追本溯源上才能真正理解国际私法的任务。那么国际私法的任务是什么?本文从国际私法发展的历史角度并结合国际私法与冲突法之间的关系,得出国际私法的任务是解决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实体权利和义务,而且国际统一实体法是国际私法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0.
在国际私法中,合同领域的“意思自治”原则是指合同当事人有权在协议一致的基础上选择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来支配其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一旦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受理案件的法院、仲裁机构应以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作为合同的准据法,以此确定其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意思自治”原则可追潮到15世纪柯迪乌斯的论述.他指出合同之所以适用行为地法,是因为“当事人默示同意适用该法”。但这一思想并未引起当时人们的普遍关注,直到16世纪法国的查理·杜摩林大力倡导这一原则,它才在国际私法领域得到了广泛地接受和应用。现在,这一原则已成为合同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之一,在法律选择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刑法中"包庇"的整体性研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包庇"的主体、"包庇"的对象和"包庇"的行为。"包庇"的主体,从解释论的角度看,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可以包括被包庇者本人,从立法论的角度看,应当包括"单位"。"包庇"的对象,各个犯罪的要求有所不同,既可能是一般意义上"犯罪的人",也可能是特定的违法犯罪分子。"包庇"的行为,在具体罪名中的表现形式存在差异,但都是以作为的方式帮助违法犯罪人逃避刑事处罚,既不同于"纵容",也有别于"知情不报"。  相似文献   

12.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是核裁军领域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条约,由于它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核大国与无核国通过斗争妥协所得到结果,因而它在确定有核国与无核国权利义务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衡"现象,尤其是无核国应当获得的"不受核攻击"的安全保证在条约中未得到很好的体现,引起了无核国家的不满和质疑.目前所爆发的朝美"核危机"也从侧面说明该条约到了需要修改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理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大环境逐步进入法制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理”在组织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管”。“理”在企业不同管理层次包含不同内容,只有实行“理管”,并辅之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半个世纪之前,毛泽东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大理论,半个世纪之后,胡锦涛提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这说明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内部矛盾"逐步转变为"公共供给不足"。这一转移,肯定了中国当代社会主体从"人民"到"公民"的转变,同时也进一步要求政府职能要按照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保证社会各个阶层对于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  相似文献   

15.
析我国著作权中的“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使用"是对著作权人个体利益的一种限制;"合理使用"的对象,是作品而不是作者的权利;"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中为平衡著作权人的个体利益与社会信息传播公共利益而创设的一种制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部门法,"环境法"比传统的"环境保护法"称谓更科学;"环境法"应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生态利益中心论"不妥当;环境法调整环境保护关系,而不是调整所有"与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环境法通过调整人与人的行为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不直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犯罪成立的问题上,有些学者主张推翻传统的平面型四要件理论,用德日的阶层型理论取而代之.但是所谓的四要件理论的缺陷是否不可弥补?事实上,只要不把该理论作"一存俱存,一失俱失"的理解,打破德日的阶层型理论的话语霸权,采取"分析地成立,系统地综合"的思路,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8.
"犯罪心理结构"之争,已经集中在"犯罪心理"或"犯罪人心理"这个焦点上.反对"犯罪心理结构"者认为,犯罪心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犯罪人心理在很多方面(甚至一切方面)同守法公民没有区别.因此,犯罪心理学实际上是一门研究"犯罪人心理"的学科.这是一种违反逻辑的、必将导致取消犯罪心理学的推论.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野中,"以人为本"中的"人"有三层涵义,即"人"是人类、"人"是现实的个人、"人"是指人民群众。正确地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的涵义,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自《君主论》诞生以来,马基雅维利这位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以及该著作就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后世在肯定马氏和《君主论》中划时代宝贵思想的同时,又对著作中强调的"性恶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充满非议。然而,我们应该客观评价马氏和《君主论》,挖掘其中深刻的思想价值,而《君主论》中所表达的政治管理理念无疑是该著作的精髓,对后世影响也较为深远。因此,我们应抱着审慎的态度对其进行一番理性的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