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著名作家茨威格在一本书中曾写道:“在欧洲,几乎没有一座城市像维也纳这样热衷于文化生活。”的确,在维也纳人眼中,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不是商业,不是军事,也不是政治,而是文化艺术。一个普通的维也纳市民每天早晨看报时,第一眼看的往往不是国会的辩论或者重要国际...  相似文献   

2.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在最近一次“你好,总统”电视直播节目中说,委内瑞拉全国已经建立了6000个公共食堂,每天免费就餐人数已经达到90万人。这对一个有2700万人口的国家来说,比例相当高。在查韦斯眼中,免费公共食堂不是单纯接受食品的地方,而是“通往生命的大桥,是社区组织的场所、公社工作的场所、建立人民政权的场所、建设社会主义的场所”。为了支持政府的计划,一些文化中心、青年中心、体育组织、  相似文献   

3.
《党课》2009,(10):109-111
成功是每一个人的梦想。可成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不断修炼、积累才能获得。下面这“十商”就是修炼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有人看到了中国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占有量更少的现实,认识到彻底的资本原则的可怕后果。但是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常常是鸵鸟式的,他们不是去面对这个现实,承认市场竞争逻辑的内在问题,而是拼命地诅咒中国众多的人口,因为它妨碍了市场经济神话的传播。更有甚者,他们把中国人多的原因归结为“错批一个人,多生几亿人”,由此把人多的罪过推到毛泽东身上。这里我们忍不住想说几句公道话。不错,是新中国的成立导致了1950年以后中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在每一个有良知的普通老百姓看来,这首先是生活和健康水平提高的结果。旧中国人口倒是长…  相似文献   

5.
乡村邮路上没有邮局,张俊就成了这条路上的“流动邮局”。邮路上的每一天,他都穿着那身绿色的邮政制服。他略带腼腆的说:“山里乡亲们其实盼望的不是我,而是盼望穿这身制服的人。”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3,(20):53-54
贯彻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一些人不禁发问:“群众在哪里?”可能有些人会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并不简单。群众,不是一个泛化的概念,不是一个空洞的词汇,而是具体化的人,是无处不在的工作对象。对于党员干部来说,不仅白云深处有群众,  相似文献   

7.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由于人口剧增,导致了世界资源的日趋枯竭,食品大量短缺,自然环境严重恶化,人类的生存受到了严重危胁。因此人口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高度重视,控制人口增长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研究课题。目前世界上已有54亿人口,许多人对人口过快的增长感到震惊和不安。据历史记载,公元1,800年全世界只有10亿人口,经历了二百年的时间,现在世界上平均每分钟就要增加180人,每天增加25万人,每年增加1亿人,这样的增长速度怎能不使人担忧  相似文献   

8.
1995年9月,在张家港市南丰镇,富裕的永联村兼并了邻近的永新和永南两个穷村。永新和永南两村的建制取消,永联村的人口一下子从900多人增加到5331人,增加了5.9倍;面积从0.5平方公里增加到4.52平方公里,增加了8.2倍。自此,永联村不仅在张家港市,而且在全苏州也成为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村。 目前,象永联村这样的村村兼并,在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呈现着越来越发展的趋势。可以认为,这是“苏南模式”内涵的一个新发展。本文拟以永联村的并村活动为“麻雀”,对之进行“解剖”,以求取得某些理性认识,并提出对实际工作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同时,我们又不能不看到人类的富裕和优越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我们人类的朋友——自然(生态环境),以地球母亲的满目疮痍为代价,并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1.人口爆炸的危机 在每一秒钟的“滴答”声里,地球上便有3个婴儿出生,每天增加26万人,每年人口增长超过9500万人,世  相似文献   

10.
“去年市政管理工作打了个翻身仗!”2011年1月5日,市市政委办公大楼,黄奇帆市长的这句话,温暖着被誉为“城市管家”的市市政委每一个人。“这是市领导对我们工作的鼓励。”市市政委主任王元楷说。翻身仗的背后,是干部考核指挥棒的悄然转身。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4,(11):124-124
本顿维尔在美国阿肯色州是排名第10的小城,人口3.8万。那里最有名的企业就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雷德蒙德市人口5.4万,不但是微软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还是任天堂美国公司的“根据地”。该市还有一个自傲之处,就是其每年举办的自行车街道赛和室内赛非常受全美自行车迷的欢迎,也因此被人称作“美国西北部的自行车首都”。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12,(4):44-45
1949年初北平解放后,首任市长叶剑英所面对的是国民党留下的一个“烂摊子”。其中一“乱”便是摊贩占道、拥堵交通问题。当时,大量失业城市贫民为维持生计,不得不在街边摆个小摊,经营小本买卖,艰难度日。摊贩的畸形发展,反映的不是城市工商业的繁荣,而是失业人口的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12,(11):61-61
宫秀川在9月17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什么是开会?开会原本的目的就是及时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集思广益,是充分发扬民主,特别是基层许多会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等级的研讨平台,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平等的,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会”字是由“人”和“云”组成。就是要每个参与者都能各抒已见,不让人云,那不是会场,而是剧场,是表演。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尊严     
犹太裔汉学家舒衡哲说,我们今天常说纳粹杀了六百万犹太人,日本兵在南京杀了三十万人,数字把大屠杀给抽象掉了。他说:“抽象是记忆最疯狂的敌人。它杀死记忆,我们不再记得住:大屠杀不是六百万,而是一个人,加一个人,再加一个人……”  相似文献   

15.
近两个月登上美国谷歌搜索热词前列的,不是延坪岛,也不是感恩节火鸡,而是肘子。但千万别望文生义以为是中国美食“东坡肘子”,这与饮食无关,而是与一个打烂了美国总统嘴巴的人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祖国站岗     
有一则短信这样写道:“不是每一朵花都代表爱情,但玫瑰做到了:不是每一种树都耐得住严寒,但松柏做到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甘于奉献,但军人做到了。”在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一家不圆万家圆,由于有了军人的无私奉献,  相似文献   

17.
争光与增辱     
刘洪波 《唯实》2001,(1):72-72
有些“为国争光”行为 ,其实为国家增加了耻辱。曾读过一本苏联的科学史著作 ,是“向老大哥学习”年代的汉译本。那里面即有许多“为国争光”的材料。蒸汽机是谁发明的呢 ?不是英国人瓦特 ,而是俄国工匠波尔祖诺夫 ;电灯的发明者不是美国人爱迪生 ,而是俄国的亚布洛奇科夫 ;无线电发明人不是意大利的马可尼 ,而是俄国的波波夫 ;把飞机飞上天的不是莱特兄弟 ,而是俄国的莫扎伊利基……按这套历史讲下来 ,我深信如果受教育者是一个俄罗斯人 ,肯定会大大地增强民族和国家的“荣誉感”,写历史的人“为国争光”的用心似乎是实现了的。这搞法还能…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廉政瞭望》2011,(6):3-3
现在不是权势时代,而是粉丝时代。 ——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解释自己开微博的原因 ◇中国的奇妙就在于此:幸福的人装痛苦,痛苦的人被幸福。一个“装”,一个“被”,道尽了人间万象,世态炎凉。 ——有网友感慨  相似文献   

19.
“树高千尺,叶落归根”,这是人们常用来形容人与故乡关系的一句话。的确,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那么老家并不是树下的那片阴影,甚至也不是落着阴影的那片地面,而是深藏在落叶下的土壤、水分和养料,是树根与它们的不解纠结。树根在地下扎得越深,纠结得越紧,树就会长得越高越大,此所谓“根深叶茂”。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乡村是城市的童年,童年是人类的乡村”,那些散落在中国大地上的大小乡村,不少与今天的大小城市相比,  相似文献   

20.
运动,并不是花大钱去买健康,而是回到最简单的行走上,每天都让自己有机会迈开双腿,启动这自身的“1l”路,花钱少,效果好,最后走出健康。 为什么说“1+1:11”呢?“1+1”本身指的是“管住嘴”、“多动腿”,这两个看似是具体的行为,但是加在一起对生命的支持和激励可能是要达到11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