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世界性的行政改革浪潮中,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也经历了一个渐进的改革过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具体实践过程还存在问题与不足,应明确的是公用事业市场化不是目的,而是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手段.因此,认清公用事业市场化所潜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是我国公用事业市场化过程中应进行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对以往市场化成果的总结和下一步市场化方案的制订需要全面、系统和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西方国家对公用事业的市场化问题也存在一个逐步认识和完善的过程,并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公共物品特性转化理论、自然垄断特性的再认识、有效竞争理论、可竞争市场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等。这些理论分别论证了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可能性、必要性、新思路、基本途径和管理机制,对我国市政公用事业进一步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内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式确定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方向已经有几年时间了,但各地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明显地暴露出了对市场化的内涵认识不清晰,对市场化改革的规律性把握不准确等问题。本文对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公用事业改革的实质是市场结构变革和竞争机制培育.民营化无法代表公用事业改革方向,如果公用事业改革民营化很可能把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变成单纯的所有制改革,而忽视市场结构的变革,这样既无助于实现市场化,同时又影响公用事业的社会利益和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特许经营作为民营化的一种常见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公用事业领域,但我国相关立法却严重滞后,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改革蕴藏着巨大风险.在国家统一公用事业特许立法尚未制定的情况下,一些省市已经先期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需要对我国目前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基本制度和立法难点进行系统梳理与评析,以期加快统一公用事业特许立法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经过100余年的发展,香港政府在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经营与管制方面积累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其成功运作举世瞩目.笔者凭借参加为期一年的"西部地区中青年干部赴港在职培训"的机会,深入考察研究了香港特区政府对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经营与管制,以及对加快我省市政公用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所具有的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公用事业市场化的一种发展模式,但由于公用事业的公益性,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对政府的主导性需要有客观的认识。只有明确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行政特征,才能坚持市政公用事业的社会公共利益本质,促进我国市政公用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市政公用事业实行的是政企不分、政事不分、垄断经营的体制,造成亏损严重、服务不足、效率低下等种种弊端。2003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决定,从此走出了一条顺应时势、适合国情的公用事业改革成功之路。本研究报告遵循新公共管理理念,对厦门水务改革从组织架构、产权安排、价格调整、准入规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并遵循公用事业管制基本理论和博奕策略,对政府角色转换、公用事业价格管制的关键所在、特许经营权的法律关系、水务管理中的博奕制衡等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全局性、前瞻性、策略性问题提出了求解思路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变我国公用事业领域政府垄断经营的模式,提高公用事业产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近年来我国公用事业进行了民营化改革。但在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存在两大风险:一是公用事业由政府垄断经营变成企业垄断经营的风险;二是政府设租机会增加的风险。为了有效地化解这些风险,可以在企业取得公用事业经营权之前和之后两个阶段。采取强化政府监管责任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晶晶  李斌 《工会论坛》2003,9(4):58-59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三年计划已经进入尾声 ,如何解决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对经济增长不构成冲击的条件下顺利实现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分析比较了欧美和亚洲几个国家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客观条件和主要改革进程 ,得出了若干结论 ,希望能对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犯罪要素应遵循裁判过程予以序化,形成由客观到主观的阶层递进模式,中国刑法犯罪构成体系可在借鉴大陆法系递进式犯罪论基础上,对通说"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予以分解重构,使传统平行结构体系融入递进因素,以犯罪构成体系的变革推动刑法理论发展与司法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日益突显,本文认为,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异常的心理现象。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文章着重从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的角度来寻找对策,以促进大学生生命意识健康发展,减少生命意识缺失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期刊统计分析与评价》相关数据,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0-2012年《天水行政学院学报》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客观描述刊物整体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期对刊物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常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不特定的、包括地下部分在内的组合体、抽象的矿产资源、地壳中的不动产等.由此而将采矿权归属矿业权、特许物权、准物权等形成虚无的物权体系.通过逐一甄别认为,采矿权的客体是单一而特定的矿产,采矿权人对矿产支配的权利状态具有自物权属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等的分析与论证 ,对我国现有的担保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希望能对完善制度起到一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风建设制度化,是党风建设的必然趋势和必要条件。只有制度化,才能保证党风建设沿着规范有序的轨道进行。制度化关键在“化”,即在制度化条件下,制度是最高权威,一般来说它不因任何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也不因任何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党风建设制度化应在建立健全党风建设的规范体系、制度程序、制度机制等方面努力,并且要与加强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教育权可诉性的理论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几起学生状告学校的行政诉讼案一度成为传媒的热点 ,也向法学界提出了新的问题 :学生不服学校处分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校方处分学生的行政行为能否成为诉讼标的 ?本文作者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18.
“量刑基准制度”是指法官在对刑事被告人定罪量刑时可供参照的具体客观的基准。作为韩国法务部“变化战略计划”重要课题内容,韩国近年来开始着手推进刑事“量刑基准”改革方案。本文将通过对韩国“量刑基准制度”引进背景、量刑委员会及“量刑基准”促进动向及方案内容、韩国法院及法务部量刑调查主导权之争及韩国“量刑基准”制定的基本经验等进行考察,以期对我国刑事量刑制度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判断行使财产权行为是否构成夺取罪方面存在司法上的困惑和理论上的缺失.传统观点认为,行使财产权行为不具有侵犯他人所有权的客体,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且是一种自助行为,不构成夺取类犯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夺取罪构成要件需要进行重构.夺取罪犯罪客体采用以平稳占有说为基础的财产秩序.行使财产权利行为的非法占有目的虽然具有债权的法律依据,但其夺取行为和手段不符合法律规定.自助行为的成立需在主体、标的、主观目的、紧迫性和手段强度上符合要求.因此,行使财产权行为应构成夺取罪,除非其符合自助行为阻却违法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刑法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本文对“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和“可以剥夺政治权利”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应当让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的范围明确化,并建议以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宣告刑作为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