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在拓展卢克斯"权力维度"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政治域中的主观博弈模型和不同域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来探讨公共行政模式演化的一般路径,并通过分析公共行政模式演化路径背后政府与公民及官僚两两博弈,得出权力维度背后公共行政模式演化的一般规律:随着政治域中政府与公民及官僚间内在博弈规则的改变和不同域中共时性关联和历时性关联的演化,政府对公民及官僚权力维度将向纵深化发展。最后,提出了公共行政模式演化规律的几个命题及其对我国行政模式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网络空间是一个基于信息技术发展而形成的全球性和地方性交叠的人类生活的新场域。全球网络空间的竞争与博弈是技术发展和资源分配不均的必然产物,技术和信息日益成为至关重要的权力资源。在美国主导的"多利益攸关方"管理机制下,发展中国家始终处于权力的边缘,没有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话语权。"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网络空间人类共同处境和出路的创造性提法,要求各国在尊重主权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合作形成互利共赢、秩序良好、共享共治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3.
《新东方》2016,(1)
伴随全球信息化潮流,网络空间对当代国家安全与发展的影响如此之深远,以至于围绕全球网络安全问题的国际博弈愈演愈烈。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博弈中,规则之争已经成为网络安全国际博弈的制高点,"自由与监管""霸权与公平"两大核心矛盾逐步凸显,立场尖锐对立的两大阵营初步形成。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兴大国,中国在网络安全国际博弈中有着自身明确的立场和主张。  相似文献   

4.
崔子修 《前沿》2010,(13):20-25
从微观角度研究网络政治,主要涉及网络空间中的具体政治问题,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在具体的受到网络知识权力结构宰制的生活情景展现中体现出的生活政治,如网络民主、网络空间中的权力、网络性别政治(尤其是女性政治)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业主维权的发展,城市社区正陷入利益博弈中。业主维权中各利益主体间存在四大博弈行为:权力之争、不完全契约、公地悲剧及羊群效应等。博弈背后存在"侵权与维权"的现实逻辑。唯有增强业主自身力量,实现社区利益的均衡和力量制衡,才能推进业主维权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彭小丁 《求索》2012,(6):30-32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加快建构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机制,确立农业资源环境领域各行为主体间权力-利益博弈的规则。在协作型博弈中,强化政府有关部门对农业资源环境宏观调控能力尤显重要。在协调型博弈中,则需要通过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立法来协调多方利益博弈。在劝说型博弈中,颁布、实施能为行为主体较易普遍接受的政策是成功的关键。在保证型博弈中,要求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农业环境资源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曲星 《时事报告》2011,(12):26-27
西方的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是零和关系,反对党的政治前途寓于执政党的失败之中。当权力的相互制约异化为朝野的零和博弈,受损的就是公共服务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2013年"棱镜门"事件爆发后,各国对网络空间和信息安全的关注度明显上了一个台阶,世界各国分别从国家安全战略、网络演习、强化互联网管理、产业自主可控、加深国际合作等方面来提升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的防御水平,而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必须由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才能解决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本文论述了中国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国际形势;分析了在"全球公域"和"国家主权"、"联合国"和"伦敦进程"及"管什么"和"怎么管"等方面形成的网络空间安全国际对话两大阵营;并提出了中国夺取网络空间安全治理规则制定主导权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类社会矛盾问题越来越多地反映到网络空间,形成了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网络博弈,对社会稳定产生了极大影响。网络空间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博弈与众不同的要素特性。网络博弈的产生与社会利益格局调整、民主政治发展、虚拟社会管理、社会心理变化、多元文化共存等因素有密切关系。从未来发展趋势看,网络博弈给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正确应对网络博弈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战略问题,应在思想认识、攻防策略、工作方法上实现转变。  相似文献   

10.
从处于权力中心不同力量之间的博弈关系来理解权力的本质,是分析权力系统的一个重要思路。女村官是村治中进入村庄权力系统中心的特殊群体,以女村官与政府的关系、女村官与男村官的关系、女村官与村民的关系为变量,以它们的不同表现形式考察三个变量之间的组合关系,可将女村官在村庄权力系统中的地位分成三种类型,即弱势型、强势型和均衡型。分析这三种类型将有助于深刻理解村庄政治,积极推动农村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由于城市公共工程评价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与权力地位差异,导致其评价过程本质成为各评价主体间权力博弈的过程,而城市公共工程评价制度的健全性成为影响该权力博弈均衡的关键因素。本文尝试通过对城市公共工程评价制度内涵以及不同制度环境下评价主体间权力博弈均衡的分析,指出影响城市公共工程评价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在于其评价制度是否健全,并在明确城市公共工程制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重构城市公共工程的数学评价模型,即通过修正传统城市公共工程评价模型提高城市公共工程评价结论的科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张蕾蕾 《求索》2012,(9):211-213
从领域划分的空间维度上考察政治认同建构的空间逻辑,人类历史演进历程在某种程度上是公权力与私权利不断排列组合的历程。公权力与私权利的"零和"博弈导致政治认同走向失衡与异化。如何促进权力与权利的"非零和"博弈,使得公私领域达成合理互动与和谐,是政治认同建构的空间轴心逻辑和重建当今社会建设的政治基础,也是全球化时代重塑政治认同的必要考量。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物业关系中的权力博弈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燕  朱光喜 《前沿》2010,(16):71-74
单位制社会解体和货币分房政策推行的结果,是城市社会形成了由多元权力主体参与的社区物业关系,这些多元的权力主体之间由于利益逻辑的差异相互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博弈。然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国家、市场、社会三者之间权力再分配的不对称性决定了社区物业关系中的权力博弈是力量对比失衡的非均衡性博弈,其现实影响就是侵犯业主合法权益的物业纠纷的大量产生和业主维权的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4.
解放区文学对身体的多种阐释与修辞,不仅折射出种种权力对身体的渗透与支配,而且折射出身体对权力的反抗与质疑。这种身体与权力的博弈,不仅折射出解放区社会的巨大转型,更凸显出身体的属己与属他之间的终极悖论。  相似文献   

15.
在推进简政放权改革中,一个关键问题是,权力下放在上下级政府之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如何调整和分配。结合对社会组织的行政审批权的改革,寻求行政权力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地方行政审批权力的配置会寻求法律法规及其原则的支持或者得到国务院和相关部委的授权;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会对权力配置的改革进行政治风险与社会压力的权衡。这种法律与政治的博弈是影响地方行政权力配置的重要力量。这对新时代全面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中进一步解决层级政府之间与部门之间权力配置问题,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个稳定和有效运作的国际金融体系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利的,但是金融动荡、危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除了经济方面的因素,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政治困境是导致不稳定的重要因素。金融结构中的权力和金融制度的运行规则是政治困境产生的根源,国际金融中的权力突出表现为结构性权力和联系性权力,这两种权力又塑造了金融制度的运行规则。因此,在对国际金融困境的治理中如何改变现有的权力结构和改革制度的运行规则是极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17.
杨海明 《桂海论丛》2003,19(5):15-17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党要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关键的和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实行民主政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民主、高效、科学、廉洁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权力监督体系,加强对决策和执行环节、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来实现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8.
村庄权力结构的多元利益分析主要关注村庄权力结构的多主体性和多元利益的特点。村庄权力结构包含的多主体凭借不同资源互动,并根据拥有的权力份额而拿回各自的利益份额,村庄权力结构会随着互动发生变化。对历史上"皇权—士绅—小农""国家—农民"和"国家—体制精英—非体制精英—普通村民"三种村庄权力结构的多元利益分析表明,村庄权力主体间的均衡利益是一种村庄权力结构稳定存在的核心内容,当这种均衡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村庄权力结构就要发生质的变迁。对湖北G市国家主导建构的新村庄权力结构的多元利益分析可知,只有当各权力主体确实满足其从权力结构中获得的利益并常态化地进行博弈互动时,新的村庄权力结构才可能模式化存在,并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否则就只能是一种没有实质内容的概念化和形式化存在。此外,一种稳定的村庄权力结构应该包含村庄中所有参与博弈的重要主体。  相似文献   

19.
尉洪池 《求索》2013,(3):240-242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普及和国际格局转型的背景下,国际关系日益呈现出权力流散的趋势。主权国家对权力的垄断遭到了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和个人等非国家行为体的挑战,权力的行使超越了主权领土的界限,从国家到个人自上而下的权力结构也趋向扁平。尤其在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权力格局发生明显变化,权力集中于少数大国手中的局面逐步向由更多行为体参与全球治理和决策的趋势发展,以绝对权力缺失,多中心、多力量为特点的新国际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20.
古今中外的政治体制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权力制约方式,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总的结论是"对权力的制约力量来自此种权力之外的权力".这种"权力之外的权力"来自"纵"、"横"两个方向.从历史的宏观视角,纵向权力制约虽然具有局部的有效性,但从整个政治架构中却容易导致集权,从而失去权力制约的终极功效;横向权力制约坚持了对等时抗性、突显利益冲突、法治等制衡原则,能够有效地制约权力的膨胀,实现权力制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