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大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的严峻挑战,要把发挥比较优势和增强竞争优势结合起来,要正确处理企业改革、企业管理、技术进步的关系,要认真研究国内外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经验,从而制定适合大企业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津夫 《新视野》2002,(4):26-29
现代企业发展正处在一个战略转型阶段,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战略的重点选择。现代企业竞争不单纯是规模与价格的竞争,根本的是核心能力的竞争,竞争的实质是看谁能赢得持续的领先优势。这就要求企业以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作为长期制胜之本。为此,一些大公司、大集团都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上,企业发展正面临以核心竞争力为基础的战略转变。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对中国企业的意义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企业面临一系列新的国际竞争环境,能否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并形成自己的优势?关键取决…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我国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将逐步丧失,企业将在更为广泛深入的层面上应对国际竞争.这无疑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客观上要求我国企业转变战略,根据自身独特的资源,从战略高度培育提升其持续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阐释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内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状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4.
白津夫 《新视野》2003,(6):29-31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竞争的加剧、产业边界融合与变动、技术变革的加速, 以及顾客需求的多样化等,使企业形态、企业理论和企业战略发生了一系列大的变化,其中尤以企业战略的变化最为突出。核心竞争力战略是基于优势而建立起来的战略,实质上是一种优势战略,扬长而不是补短。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有准确的战略定位,加强战略合作,加快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加快人力资本能力建设,加强组织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历史表明,西部地区的高位资源禀赋,既没有转化为增长优势和总量优势,更没有转化为收入优势。这种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悖论,迫使我们必须把西部开发的着眼点转移到培育和增强企业竞争优势上来。为此,需要根据竞争的市场和时间范围,采取有效的战略措施,鼓励和推动企业以核心竞争力为最高目标,努力提高自己的竞争水平,形成包括各个层级在内的企业竞争优势群,以此奠定西部经济腾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战略定位:企业走向成功的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成功的源泉来自于有效的战略定位。从有效战略定位的特点可以看出,它有独特的价值链和价值诉求;战略具有长期性和连续性;战略具有与时俱进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能量源泉,是企业战略定位的核心,实践中,必须集中企业的资源于关键领域;成功塑造企业品牌;特别关注营销战略定位的前瞻性,唯此,企业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余家骏 《世纪桥》2008,(9):60-61
市场经济环境的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生存的原动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有相应经营战略,而且要重视创新经营战略,本文认为要重视企业供应链,企业品牌,企业联盟,赢得客户等创新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环境的企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优势是企业生存的原动力.提高企业竞争力要有相应经营战略,而且要重视创新经营战略,本文认为要重视企业供应链,企业品牌,企业联盟,赢得客户等创新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竞争优势对某一国家、地区或某一行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尤其是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发表竞争优势理论以来,竞争优势被引用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企业战略、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因此,从行业的角度来研究区域竞争力就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实证研究,从分析外商投资企业的产业竞争力的角度人手,探讨跨国投资(FDI)对福建产业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一、研究方法的选取跨国投资(FDI)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是指在同一行业中跨国公司投资企业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所具有的竞争力的强弱程度,以及由此造成的对整个区域产业竞争能力的影响。它最能直接地反应出跨国公司与投资地之间的博奕情况和博奕结果,从而使东道国政府能够随时调整博奕手段。  相似文献   

10.
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我国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从企业规模、创新资源、创新主体、资金、创新战略等角度,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高的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相应地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