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高薪养廉”非良策上海市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胡训珉自“高薪养廉”说提出后,引起我国社会的强烈反响,不少人往往把“高薪养廉”视为整肃政风的前提。其实,这是一个误导。“高薪养廉”说为腐败分子开了方便之门不可否认人们当年提出的“高薪养廉”说,对于激起社会...  相似文献   

2.
古代官员待遇之优,以宋朝为最。然而“文官依然爱钱,武将照旧怕死”……一段时期以来,“高薪养廉”理论颇为流行,论者以为给予公务人员高薪,解除其后顾之忧,可令官员“不必贪”。其实“高薪养廉”既非舶来品,也非现代人独创,中国古人早已实践这一理论千年,却以失败告终。其中官员待遇之优渥,尤以宋朝为最。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期间,高管的高薪问题显得格外令人瞩目,由此引发的民众不满乃至愤怒,最终促使一些国家开始出台“限薪令”。我国同样存在不合理的高薪现象。有些人或许并不懂得现代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4.
“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俭朴,反对奢侈。历史上的仁人志士,不仅把俭朴视作美德,而且倡导俭以养德,以作为培养道德、砥励精神之“道”。 关于何以养廉的问题,曾一度有人持“高薪养廉”的观点。高薪固然好,  相似文献   

5.
“高薪养廉说”不应一概否定──兼与胡训珉先生商榷复旦大学闵明在《探索与争鸣》第8期,读到胡训报先生的《高薪养廉非良策》一文,但笔者认为“高薪养廉”有其合理之处。在整饬政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高薪养廉说”不是一个新思路。大约10年前就有人在全国政协会...  相似文献   

6.
“高薪养廉”论者.经常举的例子是新加坡。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几年前.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成立由独立人士组成的检讨委员会.重新制定合理的部长薪金制。这宣示了新加坡高级公务员的高薪制需要“检讨”,因其并不“合理”。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针对腐败现象,有人开出一剂药方,叫做“高薪养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高薪不适合中国国情。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不允许官员高薪。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是党的优良传统。如果实行“高薪”,领取高于普通群众几倍、十几倍的薪金,就会在干部与群众之间产生一堵无形的墙,使干部脱离群众。 社会主义制度不允许官员高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官员只能是人民的公仆。在对全体劳动人民创造的财富的分配中,如果政府官员取得过多,劳动人民能同意吗?  相似文献   

8.
腐败现象严重地危害着我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为解决腐望败问题社会各界提出了种种对策,“高薪养廉”既是对策之一。对此笔者持有异议。新加坡是当今世界上最为清廉的国家之一,其推行的“高薪养廉”政策更为很多国家所青睐。从70年代后期开始,新加坡经济高速增长,政府为了遏制优秀人才从政府机关中流出,大幅度提高政府官员的待遇,有效地缓解了政府人才危机。后来,为了保证政府的高效廉洁,经过新的领导人对“高工资待遇”的发展完善,形成了“高薪养廉”政策。这项政策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的涵  相似文献   

9.
崔志宁 《人事管理》2000,(12):32-32
人才作为劳动力资源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流动十分活跃,单位职工跳槽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掌握原单位商业秘密的职工,由于利益驱动,将原单位的商业秘密泄露给第三方,或干脆“自立门户”当老板,利用这些商业秘密与原单位搞经营竞争;还有些企业为了商业利益热衷于以高薪挖人才,说到底就是“买”这些人掌握的商业秘密。  相似文献   

10.
招才纳贤莫使“鸷鸟累百”舜云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更新日益加快的今天,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类招贤纳才的“绝招”不时翻新,但我们一些地方和企业似乎认为人才多必财多,见了人才不惜一切代价一揽子纳进。如某市在全国性的大报上刊载高薪引进人才的广告,只要是...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特殊的“掘金部落”,他们靠给中外公司挖取精英人才挣高薪,有人一年拿到几十甚至数百万元佣金不足为奇……这就是被人称作“博士经销商”的都市猎头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今我国已拥有上千家猎头公司。那么,猎头们颇富传奇色彩的职业生活到底怎样?目前记者在京、沪和广州等地对一些从业人员进行了采访,他们的经历令人吃惊!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他“傻”:6家单位出高薪聘请,只要他点头,他便不再是拿几百元津贴的小兵。有人说他“痴”:军事素质强,文化功底好,考个警校不成问题,可他捷径不行,偏走“蜀道”  相似文献   

13.
浙江义乌的干部考核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干部薪酬福利制度,有人说是“高薪养廉”的初步体验,有人认为是平均主义的“复辟”。然而,一贯保持“不论先干”作风的浙江人,悄然实施这项制度已经四年有余。对于他们来说,保持改革的“进行时”意义甚至大于改革手段本身  相似文献   

14.
“疯子”的选择:远离都市,辞去公职,放弃高薪……怀揣30万,扎进茫茫黄沙  相似文献   

15.
“创造良好的雇主品牌”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最根本趋势。如果在人才的心目当中,你是“最佳雇主企业”,你留任的员工者和你—样具有相同理念、能够创造高绩效且以公司为荣,那么良好的雇主品牌效应将使你在自己的领域里更出色,不仅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关键人才也不易被高薪挖走或另起炉灶。  相似文献   

16.
赵奕 《小康》2005,(1):27-29
浙江义乌的干部考核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干部薪酬福利制度,有人说是“高薪养廉”的初步体验,有人认为是平均主义的“复辟”。然而,一贯保持“不论先干”作风的浙江人,悄然实施这项制度已经四年有余。对于他们来说,保持改革的“进行时”意义甚至大于改革手段本身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新世纪海外人才战略的重要举措,2003年年底,深圳市政府首次赴欧洲下“人才订单”。“人才订单”总共有502个中高级职位虚位以待,包括CEO、技术总监、学术带头人等核心职位。引人关注的是,不少企业不仅开出高薪,而且把赠送  相似文献   

18.
追求长寿     
近来,有一“四高”流行语:高职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此中褒贬不去纠缠,这里的高寿,看来还是受到人们备加推崇的。 是啊,如今各方面的条件、环境都已是今昔非比,“天天都是好日子”,谁还不愿意追求长寿、高寿? 人是如此,作为人的组合体的经济组织——企业,又何尝不追求高寿呢! 长命百岁、长命千岁,永远的兴旺,永远的存在,这是任何一家企业都企盼的。 但企盼归企盼,现实是现实。我国的现实情况是:中国相当部分企业寿命之短,衰落之快,  相似文献   

19.
顺应分配制度改革内在要求适时推进高薪养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宪浩 《前沿》2004,(5):51-54
高薪养廉可以作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突破口 ,这是由于高薪养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按劳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 ,也是确保公务员队伍优秀素质的必要措施 ,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天然地要求高薪养廉。高薪养廉的实施需要合适的社会条件 ,主要包括精干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较为雄厚的国家财力 ,社会公众的理解、认可等方面。虽然上述条件目前我国尚未完全充分具备 ,但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启动高薪养廉的改革进程。文章就此提出了明确高薪养廉的改革目标、设计科学可行的高薪养廉推进实施方案、积极创造完善高薪养廉的实施条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字圈点     
《干部人事月报》2010,(5):57-57
近日,一项题为“大学生是否愿意做高薪民工”的调李数据显示,有60%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接受”,21%认为“可以考虑”,而仅有19%因为转行难,受岐视等原因而选择“不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