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破产域外效力的最终实现必须依赖于外国法院的承认与执行。近来香港特别行政区高等法院作出的一个判决承认了广信破产程序在香港的效力。本案是我国法院开始的破产程序第一次正式得到境外法院的承认 ,对于管辖权、程序的透明度等问题无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1.呈请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呈请人”)在2003年5月21日发出本案的破产呈请书,申请法庭颁令债务人招天盛先生(“债务人”)破产。债务人反对申请,其所持抗辩理由是呈请人较早前执行法庭判决时不当地毁灭了他的财产,令他蒙受损失,同时导致他无力偿还欠债。  相似文献   

3.
一、基本情况,为了学习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金融机构破产案件的先进经验,2005年6月1日至3日.由省高院是二庭庭长吴剑平带队前往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学习和考察。参加这次考察的成员有海南、海口、三亚中院审理破产案件的庭长和审判骨干,以及海南五家股份制信托租赁公司行政清算小组组长。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优化重组中,一些企业破产兼并,这一改革举措在实践中已显示有效成果,但也出现了诸如突击破产、借破产逃债、甚至趁机捞私利等违法现象。必须进一步完备具体的破产法律法规:1.以法律手段保障优化投资增量,规范破产,鼓励兼并,推进再就业;2.建立规范化的考评程序,时破产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考察,依法任用和处理;3.建立、完善有关产权交易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5.
跨国破产是指在一个破产案件中,债权人、债务人或破产财产位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法域。对于跨国破产的承认和执行则是确定外国法院破产判决法律效力和执行力的一个关键所在。本文在分析各国的立法和实践的基础上,对于我国即将生效的破产法中跨国破产的承认和执行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2001年12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百事公司、耐克公司诉广州粤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侵犯商标专用权、不正当竞争纠纷两案作出一审判决,百事公司一案判决“pepsi.com.cn”域名由原告百事公司注册使用;被告广州粤经信息网络有限公司赔礼道歉:赔偿原告百事公司为本案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5,060元;  相似文献   

7.
一、基本案情2000年10月8日.法院裁定某市水工设备厂(系国有企业,以下简称水工设备厂)进入破产还债程序,并指定某区水利水产局副局长张某为破产清算组组长。张某作为水工设备厂破产清算组组长,明知水工设备厂有100余亩土地,  相似文献   

8.
资讯:人物     
《法人》2005,(8):75-75
美国前世通公司2002年的系列财务丑闻曾经震惊华尔街。公司破产3年后,曾经显赫一时的前首席执行官伯纳德·埃伯斯终于等来对他的判决。当地时间7月13日上午.曼哈顿地方法院法官巴巴拉·琼斯宣布了对埃伯斯的最后判决——监禁25年。2002年美国第二大长途电信运营商世通公司爆出了财务丑闻,迫使公司在当年7月申请破产保护.并以一千多亿美元和119亿美元刷新了企业破产和财务丑闻的两项世界纪录 。  相似文献   

9.
<正> 联邦德国破产法制定于1877年2月10日,它由初级法院的特定部门实施。在这个领域里,主管部门的法官都是些很有经验的专家。破产意味着根据一项特别程序作出决定,使债务人陷于破产的境地,这就是破产程序。主管法院通常叫做破产法院,破产人或破产公司的财产管理人叫做破产管理人。联邦德国破产管理人与英国的破产管理人很相似,但他不是受托管理人,因为财产所有权并没有授予给他,而仍保留在破产的债务人手里(包括破产公  相似文献   

10.
破产管理人制度是破产立法中尤为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2006年8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破产管理人制度.这是我国破产立法的一大历史性进步。由于我国的破产管理人制度是新破产法创设的一项全新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1.
略论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个人破产制度无疑是各国破产立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个人破产立法的历史演变过程 ,论证了当前在我国采用一般人破产主义建立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在比较、借鉴他国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对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作出思考 ,并进一步指出推行个人破产制度尚需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政法学刊》2017,(6):98-106
目前我国现行破产债权确认诉讼程序在前置程序、性质、管辖、起诉主体及裁判形式等方面呈现出有别于一般普通民事诉讼的特点,但因立法不完善及司法操作的困难,其在诉讼主体、程序适用、保障力度、对既定已开展程序效力及诉讼时效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宜从明晰诉讼主体、完善程序设计、提高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力度、明确判决效力和诉讼时效等方面完善我国破产债权确认诉讼制度,从而有效解决破产债权确认中的纠纷,以保证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破产犯罪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多角度论证了破产犯罪的概念、构成特征、犯罪形态、罪名罪状和立法体例。在界定破产犯罪概念上提出全新见解;在破产犯罪性质上,论述了其特殊经济犯、法定犯、智力犯、预谋犯及其抗法性特征;提出了其主观方面的唯故意性,宏观方面时间的特定性,在罪名设置上首次提出“逃避破产清算罪”,并通过详实的分析否定了通说的过怠破产罪;在刑罚上提出自由刑和资格刑在惩治破产犯罪上的重要意义而阻却财产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4.
在认定债务人是否达到破产界限时,应注意核实资产、负债,防止“假破产、真逃债”和债权人借破产申请毁损债务人商业信誉;管理人报酬应当综合考虑破产案件的复杂性等因素确定,且不包括审计、评估费用,因债务人及其经营管理人员舞弊行为失去的财产,管理人予以追回的,应调整相应的报酬;债务人为第三人提供保证或财产担保的,第三人的债权人可债权申报。  相似文献   

15.
人物点评     
贝卢斯科尼:政坛常青树的倒下10月26日,意大利米兰地方法院以税务欺诈罪一审判处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4年监禁,同时判处他支付1000万欧元赔偿金,并禁止其在5年之内担任公职。贝卢斯科尼在法院宣判后对媒体说,判决结果"令人难以置信",他说"这是一个政治判决",他本人就是带有政治目的"司法迫害"的目标。贝卢斯科尼的辩护律师也对一审判决结果表示不满,要求提出上诉。据统计,贝卢斯科尼从政以来曾经卷入过33宗刑事和民事的指控,但是都没有一个最终获  相似文献   

16.
董红  王有强 《行政与法》2003,(11):123-124
本文分析了建立我国个人破产制度的必要性。认为将来的个人破产制度应对个人的破产能力、破产原因、破产和解、自由财产、破产免责和破产复权等问题作出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7.
梅新育 《法人》2009,(5):24-25
破产对于许多不久之前还神气十足的企业巨头而言,这个令人惊恐的字眼已经是他们面临的现实威胁。昔日的世界最大汽车巨头通用汽车高管宣布破产风险正与日俱增;与270亿美元巨额负债奋斗了几个月之后,美国大牌房地产公司GGP于4月16日正式宣布向纽约曼哈顿地区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从而跻身美国房地产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破产案行列;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跨界破产法:现状、问题及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石静遐 《中国法学》2002,(1):114-126
在研究中国破产法的现状(集中在有关跨界破产的立法空白及不成熟的司法实践)和引起广泛关注的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案的基础上,作者根据国际上的最新发展,特别是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跨界破产示范法和欧盟破产程序规则中的一些重要原则,对中国的跨界破产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在普遍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的基础问题上,应当采取较为开放的态度,并应设计具体的制度去支持;在管辖权方面,既要维护中国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需要适当的管辖权自限;最后,应注意加强跨界破产案件中的国际合作,对外国破产程序给予适当的承认与协助。  相似文献   

19.
从学理上而言,“破产的取消,是指根据对破产决定不服之申请而取消破产决定,或者作出破产决定的原法院经再度审理后取消该破产决定”。取消破产的决定一经确定,破产宣告即失去效力,破产取消后,债务者不受破产宣告的约束,其所受的限制不再存在,而债权人因破产宣告而被禁止行使个别权利的限制也将不再存在。  相似文献   

20.
《商务与法律》2005,(4):51-52
日本新破产法已于2004年6月2日公布,此次修改对日本破产法律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在申请开始破产程序问题上,扩大了管辖法院的范围,对大规模破产案件的集中处理进行了合理化安排。(2)为了防止破产人财产的流失以及确保债权人之间的公平,引进了综合性禁止命令以及保全管理命令的制度;还设定了与撤销权相关的保全措施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